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壹、古代詩文閱讀(27分)
(壹)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6分)
1.(6分)
1.(1)芳與澤其雜糅兮(2)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3)幾處早鶯爭暖樹
(4)只是當時已惘然 (5)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 (6)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二)文言文閱讀(15分)
2.(3分)
C(謝:辭謝,推辭)
3.(3分)
B(①得到幫助的是重耳的弟弟夷吾;④談論的是報答的話題;⑤說的是楚成王對重耳及其大臣的評價。)
4.(3分)
C(“楚成王非常失望”有誤,原文是楚成王理解重耳的處境和心境。)
5.(6分)
(1)您是壹國的公子,走投無路才來到這裏,您的這些隨從把您當作他們的命根子。
(判斷句、“窮”、“以”各 1分;譯文不通順的酌情扣分。)
(2)君王對待晉公子太好了,如今重耳出言不遜,請殺了他。
( “遇”“至厚”“孫”各 1分;譯文不通順的酌情扣分。)
[參考譯文]
晉文公重耳是晉獻公的兒子。獻公二十二年(前655),獻公派宦官履鞮追殺重耳。重耳爬墻逃跑,宦官追趕,砍掉重耳的袖子。重耳就逃到狄國。重耳在狄國住了五年,晉獻公逝世了。後來,晉國迎接(重耳的弟弟)夷吾並擁立了他當國君,這就是惠公。惠公七年(前644),惠公因害怕重耳,又派宦官履鞮帶著勇士去謀殺重耳。重耳聽說這個消息,就與趙衰等人商量說:“我當初逃到狄國,不是因為它可以給我幫助,而是因為路途近容易達到,所以暫且在此歇腳。歇腳久了,就希望遷到大國去。齊桓公喜好善行,有誌稱霸,體恤諸侯。如今聽說管仲、隰朋去世,齊桓公也想尋找賢能的人輔佐,為什麽不前往呢?”於是,重耳就踏上了去齊國的路途。
重耳經過五鹿,挨餓而向鄉野平民乞討食物。重耳到了齊國,齊桓公厚禮招待他,並把同家族的壹個少女嫁給重耳,陪送十二輛馬車,重耳對此感到很滿足。重耳在齊國住了兩年,齊桓公去世,恰巧豎刁等人發起內亂,齊孝公即位,諸侯的軍隊多次侵犯齊國。重耳在齊國總***住了五年。重耳愛戀在齊國娶的妻子,沒有離開齊國的意思。趙衰、咎犯就在壹棵桑樹下商量離開齊國之事。重耳妻子的侍女在桑樹上聽到他們的密談,侍女把它告訴了主人。主人竟把侍女殺死,勸說重耳趕快走。重耳說:“人生來就是尋求安逸享樂的,哪裏管其他事!我壹定死在齊國,我不能離開。”妻子說:“您是壹國的公子,走投無路才來到這裏,您的這些隨從把您當作他們的命根子。您不趕快回國,報答勞苦的臣子,卻貪戀女色,我私下為妳感到羞恥。況且現在妳不去追求,什麽時候才能成功呢?”她就和趙衰等人謀劃,灌醉了重耳,用車載著他離開了齊國。重耳經過鄭國,鄭文公不以禮相待。
重耳離開鄭國到了楚國,楚成王用對待諸侯的禮節招待他,重耳辭謝不敢接受。趙衰說:“您在外逃亡已達十余年之久,小國都輕視您,何況大國呢?如今楚是大國卻堅持厚待妳,希望您不要辭讓,這是上天在讓您興起。”重耳於是按諸侯的禮節會見了楚成王。成王熱情地接待了重耳,重耳十分謙恭。成王說:“您將來回國後,用什麽來報答我?”重耳說:“珍禽異獸、珠玉綢絹,您富富有余,我不知道用什麽禮物報答。”成王說:“雖然如此,到底應該用些什麽來報答我呢?”重耳說:“假使不得已,我在平原、湖沼地帶與您兵戎相遇,請讓我為您退避三舍。”楚國大將子玉生氣地說:“君王對待晉公子太好了,如今重耳出言不遜,請殺了他。”成王說:“晉公子品行高尚,但在外遭遇坎坷很久了,他的隨從都是國家的賢才,這是上天安排的,怎麽可以殺了他呢?況且他的話又該換成什麽說法呢?”
重耳到了秦國,秦繆公十分高興,親自與重耳宴飲。這時是晉惠公十四年秋。惠公在九月死去。十二月,晉國大夫欒枝、郤谷等人聽說重耳在秦國,都暗中來勸說重耳、趙衰等人返回晉國,想做內應的人很多。於是秦繆公就派軍隊護送重耳返回晉國。重耳在外逃亡***十九年才得以返回晉國,重耳這時已六十二歲了,晉國百姓大多歸附他。
(三)古代詩歌閱讀(6分)
6.(6分)
(1)答題要點:本詩以時間為線索展開景物描寫。(1分)首聯“朝徑”“夜煙”點明晨景,頷聯柳花如雪、雨水漲溪寫的是白天景象;頸聯古剎鐘聲、破月高懸寫的是傍晚景物,石火照魚寫的是夜景(2分)。
(2)答題要點:“古剎疏鐘度”的“疏”意思是古剎的鐘聲間隔較久,“遙嵐破月懸”的“破”字意指“不圓滿”。(1分)“景語皆情語”,“疏”字暗指自己歸隱的疏懶心態,“破”字在這裏暗示自己對現實的不滿,(1分)表現了作者在仕途失意後歸隱田園孤寂落寞的心情。(1分)
(意思對即可)
二、文學名著、文化經典閱讀(16分)
(壹)文學名著閱讀(10分)
7.(5分)
B、E (B.這是鳴鳳投湖自殺後,覺慧在湖畔對覺民說的話。E.①伽西莫多沒有遞小鐵哨,而是把它放在地上便走了開去;②愛斯梅拉達沒有把小鐵哨拾起來,更沒有“珍藏這只鐵哨”。)
8.(5分)
(1)答案要點:①曹操采用謀士荀彧“二虎競食”之計,②奏請詔命實授劉備為徐州牧,並附密信讓劉備殺呂布。③劉備不忍殺呂布,此計失敗。④曹操接著采用“驅虎吞狼”之計,向袁術通報說劉備欲吞其州縣,又明詔劉備討袁術。⑤導致劉、袁兩方交戰。(各1分)
(2)答案要點:①涅赫柳多夫請了壹個律師,為馬斯洛娃寫了上訴狀。②他親自到彼得堡,把上訴狀遞交到樞密院。③盡管他托人幫忙,但上訴仍被駁回。④涅赫柳多夫再次請律師寫了上訴狀,遞交到最高當局。⑤最後禦狀獲準,馬斯洛娃被改判為流刑。(各1分)
(二)文化經典閱讀(6分)
9.(6分)
(1)答題要點:①嚴以律己,寬以待人;②不計較過去的仇怨。(2分)
(2)答題要點:“反求諸己”,就是自我反省的意思。(1分)孔子強調自我反省,他認為多責備自己就可以大大減少別人對自己的怨恨。(1分)孟子也強調自我反省,他認為凡是行為得不到預期的效果,都應該反過來從自身找原因。(2分)
[參考譯文]①孔子說:“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就可以遠離怨恨了!”②孔子說:“伯夷、叔齊,不計較過去的仇怨,(人們對他)怨恨因此就少了。”③孟子說:“愛別人,別人不來親近,就要反問自己仁的程度;治理別人卻治理不好,就要反問自己智的程度;禮貌待人,別人卻不理睬,就要反問自己恭敬的程度。行為有得不到預期效果的,都要反過來求問自己。”
三、現代文閱讀(24分)
(壹)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
10.(3分)
B(原文7自然段,作者指出調查表明美國的學生做義工自私的動機是很多的。)
11.(3分)
在壹個遠離基層、以高爾夫運動為門檻的屬於特權階級的交際圈子裏,建立起所謂的精英之間的社會關系。(能解讀“排他性”是遠離基層,1分;“高層次”是特權階級,1分;“近親繁殖的方式培養封閉性的社會網絡”是“所謂的精英之間的社會關系”,1分。表達不通順酌情扣分。)
12.(3分)
不重視培養大學生與下層社會建立關系的能力;(1分)不重視培養學生的工作經驗;(1分)不重視培養大學生現實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分)
(二)文學類、實用類文本閱讀(選考)(15分)
(甲)文學類文本閱讀(15分)
13.(5分)
B、D(B.非正面描寫,而是通過張丙的敘述,側面描寫了二人的沖突;D.“是由於張丙打抱不平的行為深深感動了我”有誤,應是為國人的不爭而傷心,為他們所受的屈辱而難過。)
14.(4分)
寫他的瘦小是為了反襯他打抱不平的行為,突顯他的正義和勇敢;(2分)寫他的眼睛會發光,表現他對國人國事並未完全失去熱情;(1分)顫動的嘴唇則表現人物內心的痛苦。(1分)
15.(6分)
示例壹:我認為是徹底的絕望,不是覺醒。因為即便是國恥日,即便街上到處貼滿了“打倒帝國主義”的條幅,然而還是有人恃強淩弱,依仗身體氣力的優勢欺負同胞;在洋人孩子面前卻甘當奴才,仗勢欺人;而自己竟也無能為力,淪為那無望的中國人中的壹個。
(觀點1分,理由壹點3分,兩點5分。言之有據,即可酌情給分。)
示例二:我認為是覺醒。(1分)因為主人公的遭遇使他深刻領會了洋人帶來的屈辱和同胞的不爭氣,進而激發了內心對國恥日的深刻感受;又受到街上到處張貼的“打倒帝國主義”條幅的觸動;便不再說“中國人無望”的話,不再空發議論,毅然走了出去。
(觀點1分,理由壹點3分,兩點5分。言之有據,即可酌情給分。)
(乙)實用類文本閱讀(15分)
13.(5分)
B、D(B.“所以了無遺憾”有誤,楊絳舉重若輕是她堅強柔韌的性格使然;D.“夫唱婦隨”有誤,楊絳因為“照顧人,男不如女”,所以才希望“夫在前,妻在後”,體現了妻子對丈夫深沈的愛。)
14.(4分)
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方式,更真實地表現了楊絳獨特的人格魅力,突顯了楊絳在錢鍾書心目中獨壹無二的地位。
(側面描寫1分,增強傳記的真實性1分,人格和地位各1分)
15.(6分)
示例壹:贊成,因為沒有楊絳在背後的支撐就沒有錢鍾書的學術成就。(1分)①她在生活上給予了錢無微不至的照顧;②甘心犧牲自己的才學、時間、精力,成就錢的治學和創作;③錢鍾書去世之後,她又擔當起整理其學術遺物的工作。楊絳先生不失為錢先生背後的偉大女性。
(觀點1分,理由壹點3分,兩點5分。言之有據,即可酌情給分。)
示例二:不贊成,因為楊絳先生堅強自立,擁有著獨立而豐富的人格內涵。(1分)①她有著獨當壹面的生活能力;②她自己也翻譯和寫作並有突出成就;③親人的相繼離去,都不曾把她壓垮,依舊平靜生活。所以把楊絳說成錢鍾書背後的女人是有失公允的。
(觀點1分,理由壹點3分,兩點5分。言之有據,即可酌情給分。)
四、語言文字運用(13分)
16.(3分)
(1)遐邇(1分)
(2)第④處,“令對手自慚形穢”改為“令對手自愧不如”
第⑥處,改為:“如果貴校能錄取我,那將是我終身的榮幸”。
(指出並修改正確壹處得1分,***2分。)
17.(10分)
(1)(3分)
清華教學樓冠企業品牌名引發熱議(各方對清華大學“真維斯樓”的命名看法不壹)
(“冠名”1分,“熱議”或“爭議”1分,句子通順大意正確1分。)
(2)(7分)
示例壹:此舉有損清華聲譽。其壹,清華“真維斯樓”商業味太濃,等於變相做廣告,大學不能做商業的奴婢;其二,這樣做風險太大,壹旦企業出現“假冒偽劣”之事,會傷害清華作為中國教育標桿的聲譽;其三,冠名壹事暴露出清華功利化傾向,大學冠名要把握分寸,體現尊嚴,大學是社會良心的最後堡壘,應該多點學術的氛圍。
示例二:清華大學此舉無可厚非。首先,此舉是國內外學校籌集資金的通行做法,無論是在美國還是中國香港,這種行為都被認可;其次,此舉符合國家相關法規規定,清華大學也設有這樣的捐贈項目;再次,真維斯大樓是對社會資源的利用,也是企業社會責任感的表現。冠名並未影響大學的尊嚴,高校應該以開放的胸懷來接納企業冠名資助。
(觀點2分;壹條理由2分,兩條理由4分,語言表達1分。其他觀點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