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七夕的詩句加賞析

關於七夕的詩句加賞析

1.請寫有關“七夕”的古詩及賞析

古詩十九首之壹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七夕 唐 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壹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壹年。 他鄉七夕 唐 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年代:元 作者:喬吉 作品: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內容: 崔徽休寫丹青, 雨弱雲嬌,水秀山明。

箸點歌唇,蔥枝纖手,好個卿卿。 水灑不著春妝整整, 風吹的倒玉立亭亭, 淺醉微醒,誰伴雲屏? 今夜新涼,臥看雙星。

年代:南宋 作者:朱淑真 作品:鵲橋仙 內容:七夕 巧雲妝晚,西風罷暑,小雨翻空月墜。 牽牛織女幾經秋,尚多少、離腸恨淚。

微涼入袂,幽歡生座,天上人間滿意。 何如暮暮與朝朝,更改卻、年年歲歲。

年代:宋 作者:楊樸 題 :七夕 內容: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織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年代:北宋 作者:李清照 作品:行香子 內容:七夕 草際鳴蛩, 驚落梧桐, 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 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 浮槎去, 不相逢。 星橋鵲駕, 經年才見, 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 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 醍兒雨, 醍兒風。

年代:唐 作者:趙璜 題 :七夕詩 內容: 烏鵲橋頭雙扇開,年年壹度過河來。莫嫌天上稀相見, 猶勝人間去不回。

欲減煙花饒俗世,暫煩雲月掩樓臺。 別時舊路長清淺,豈肯離情似死灰。

年代:唐 作者:徐鉉 題 :驛中七夕 內容: 七夕雨初霽,行人正憶家。江天望河漢,水館折蓮花。

獨坐涼何甚,微吟月易斜。今年不乞巧,鈍拙轉堪嗟。

年代:唐 作者:唐彥謙 題 :七夕 內容: 露白風清夜向晨,小星垂佩月埋輪。絳河浪淺休相隔, 滄海波深尚作塵。

天外鳳凰何寂寞,世間烏鵲漫辛勤。 倚闌殿北斜樓上,多少通宵不寐人。

年代:唐 作者:權德輿 題 :七夕 內容: 今日雲輧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兢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霄。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商隱 作品:馬嵬 內容: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蔔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賀 作品:七夕 內容: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壹年秋。

年代:唐 作者:崔顥 題 :七夕宴懸圃二首 內容: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時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年代:唐 作者:崔塗 題 :七夕 內容: 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自是人間壹周歲,何妨天上只黃昏。 年代:唐 作者:林傑 題 :乞巧 內容: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題 :七夕 內容: 煙霄微月淡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年代:唐五代 作者:崔顥 作品:七夕宴懸圃二首 內容: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時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年代:唐五代 作者:曹鄴 作品:古相送 內容: 行人蔔去期,白發根已出。

執君青松枝,空數別來日。 心如七夕女,生死難再匹。

且願車聲迫,莫使馬行疾。 巫山千丈高,亦恐夢相失。

年代:隋 作者:陳子良 作品:七夕觀新婦隔巷停車 內容: 隔巷遙停幰,非復為來遲。 只言更尚淺,未是渡河時。

+1 已贊過 其他回答(2) 鵲橋仙 宋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比較著名的是第壹首和最後壹首。

2.七夕這首詩的賞析和詩句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魯迅詩)?林則徐到達古城貴定的這天,正好是古歷七月初七,步出驛館,眺望風爽露涼的遠山,仰首滿天閃爍的星鬥,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神話傳說和故鄉福州“七夕”乞巧的風土人情,使林則徐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遠在老家福州的夫人鄭淑卿,於是寫下了《七夕》、《寄內》等纏綿繾綣小詩。

?

七夕

壹穗孤擎對酒澆,旅懷偏值乞巧宵。

人間多少銀河隔,烏鵲能填第幾橋。

天孫織錦燦如雲,玉剪聲中壹霎分。

遙見七夕機上字,行行應是寄回文。

?

3.《七夕詩》詩詞賞析

七夕詩很多,妳說的是哪壹首的賞析?

古詩十九首之壹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壹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韓莊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淡碧月眉黃。

4.《七夕詩》詩詞賞析

賞析:這首詞詠調名本意 ,是為送別友人陳令舉而作。

全詞在立意上壹反舊調,不寫男女離恨,而詠朋友情意,別有壹番新味。上片落筆先寫陳令舉之風度,他高情雲渺,如侯家人於緱氏山頭的王子晉在風簫聲聲的新月之夜,沒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飄然而去。

與友人在七夕夜分別,詞人自然想到牛郎織女,但陳令舉不像他們那樣癡心於兒女之情。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來到銀河之中,當他回到人間時,就挾帶著天上的天風海雨。

接著他評價二人的友誼能夠相逢***壹醉,那是前世有緣,當天風海雨飄飄散去之後,友人也將隨風飄去。寫送別,壹般人都會徒增傷感,而詞人卻是豪氣縱橫,馳騁想象,遨遊天界銀河,如陸遊所說“曲終覺天風海雨逼人”。

壹般寫七夕銀河,總是“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之類的柔情淒景,而詞人筆下那天風海雨之勢,正顯露了他不凡的氣魄與胸襟,這種逼人的天風海雨,便是他豪放詞風形象性的說明。這首詞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鵲橋仙·七夕》,具體原文如下: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癡牛騃女。

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

相逢壹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譯文為: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壹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

聽說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壹路上還挾帶著天風海雨。今天相逢壹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誰知道各自向何方?這首詞不但擺脫了兒女艷情的舊套,借以抒寫送別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緊扣七夕,格調上以飄逸超曠取代纏綿悱惻之風,讀來深感詞人逸懷浩氣超乎塵垢之外。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壹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壹;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壹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5.白居易的七夕詩句

1、《七夕》白居易

煙霄微月淡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2、賞析

《七夕》是壹首七絕。這兩句是說,牛郎與織女的歡情和離恨,年年都在七月七日這壹個晚上,這是天帝造成的。對牛郎織女寄予無限同情與憐憫。

3、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漢族,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6.七夕 (唐)徐凝的古詩賞析

《七夕》是唐代詩人徐凝創作的壹首七言絕句。

作品名稱

七夕

創作年代

唐代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作者

徐凝

作品內容

壹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作品譯文

壹道仙鵲架起的小橋橫臥在那茫茫的銀河上, 聽著織女的佩環丁冬,看她款款地過橋而來。我和伊人的離別是不會停息地壹年復壹年,悵然間擡頭望去,只見到牛郎星依舊閃爍,亙古光華不變;我的哀愁啊,就漸漸不那麽明顯。

作者信息

徐凝,約公元八壹三年、唐憲宗元和中前後前後在世。字不詳,睦州人。唐分水柏山(今桐廬縣分水鎮柏山村)人。與施肩吾同裏,日***吟詠。初遊長安,因不願炫耀才華,沒有拜謁諸顯貴,竟不成名。南歸前作詩辭別侍郎韓愈:“壹生所遇惟元白,天下無人重布衣。欲別朱門淚先盡,白頭遊子白身歸。”抨擊了當時只重名望,不重真才實學的社會現象。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嘗於杭州開元寺觀牡丹,見徐凝題牡丹詩壹首,大為贊賞,邀與同飲,盡醉而歸。後與頗負詩名的張祜較量詩藝,祜自愧勿如,白居易判凝優勝題牡丹詩,為白居易所賞,元稹亦為獎掖,詩名遂振於元和間。至長安,不善幹謁,僅遊韓愈之門,竟不成名。將歸,以詩辭韓愈,有“欲別朱門淚先盡,白頭遊子白身歸”之句。唐元和中,舉進士,官至金部侍郎。

遂歸裏,優悠詩酒以終。(唐詩紀事引郡閣雅談雲:“官至侍郎”,與此全不同。此依唐才子傳)凝所作詩,《全唐詩》錄存壹卷。

7.要求描寫七夕的現代詩

《七夕》

妳是七月的七,我是初七的七

我們註定在這個日子裏鵲橋相會

任憑時光匆匆,銀漢迢迢

生生世世追隨妳,寸步不離

今天,那麽多的花兒都開放了

喜鵲和花兒簇擁著我們,河水輕輕流淌

每壹個聲音,都是頌歌,都是真愛的祝福

每壹個動作,都是愛撫,都是甜蜜的擁抱

我對妳的愛從沒改變過

請不要說妳我各在天涯

我們的心都是長著翅膀的天使

更何況還有鵲橋飛渡呢

愛妳,是壹生的幸福,是我前世的積德

牽著妳的手,走過春夏秋冬

而不僅僅是夢裏對妳千百次的呼喊

《寫給“七夕”》

(壹)

這壹天

弄筆的夕陽

在晚霞上寫滿詩句

壹行飛鵲悄然馱去

墜入銀河

天地間

浮出壹道連接符

(二)

謝女的黯然傷懷

檀郎的欲說還休

把塵世間的愛情

在悲與喜的劇本裏

反復吟哦了幾千年

最終,泛成壹汪遲疑的秋水

在秋日的銀河裏

翻滾,沈浮

(三)

我在江南的月下遙望

妳在北國的夜裏倚欄

不知妳我,誰將接到牛郎織女的第壹滴淚

然後小心翼翼的染成壹抹藍

從此,塵世間所有饑荒的眼神

全都蒙上壹片溫柔

《七夕遺夢》

(壹)

我,常常掰起手指

點數歲月的距離

卻怎麽也算不出

壹天,究竟該是多長

在淺草和蘆雪的褶皺上

我變成壹尾無齡的魚,企圖

在妳落淚的影子裏

反復浸泡

(二)

從未改變, 想妳

假如想妳

僅僅是壹種奢望

高雅,傲慢,淒美,悲壯

安靜,迷亂,深沈,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