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青藏高原航空有哪些難點?

青藏高原航空有哪些難點?

添加含義

這是青藏高原的壹個多義詞。請從以下感官中選擇瀏覽(***3種感官):

中國西南高原

張千壹作詞作曲。

米粉樂隊演唱版

青藏高原-中國西南高原編輯詞條

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它們大部分在中國的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以及甘肅和雲南的部分地區。整個青藏高原還包括不丹、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總面積250萬平方公裏。面積240萬平方公裏,平均海拔4000-5000米,素有“世界屋脊”、“世界屋脊”之稱。它是亞洲許多大河的發源地。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青藏高原

外國名字

青藏高原

歸屬區域

大部分在中國西南部。

區域

240萬平方公裏(在中國)

目錄

1概述

2地理位置

3自然氣候

4形成原因

5個旅遊景點

6旅行指南

7歷史和文化

8青藏鐵路

9自然保護

10相關新聞

折疊和編輯此段落概述

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大部分在中國西南地區,包括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省全部[1],四川省西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甘肅和雲南部分地區。整個青藏高原還包括不丹、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總面積250萬平方公裏。面積240萬平方公裏,平均海拔4000-5000米,素有“世界屋脊”、“世界屋脊”之稱。它是亞洲許多大河的發源地。

折疊並編輯此部分的地理位置。

折疊經緯度

東經74度至104度,北緯25度至40度.

位於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喜馬拉雅山之間。

褶皺地質結構

青藏高原位於中國第壹階梯,平均海拔4000~5000米。從高原向北、向東,地勢急劇下降,從北部到邊境,向東到大興安嶺、太行山、伏牛山、武當山、武陵山等廣大地區,除少數山區外,地勢下降到3000 m以下,部分盆地高度只有1000 m左右,這是第二級臺階。再往東,地勢較低,形成壹些低矮的山地和丘陵。除沿海山地和臺灣省山地的部分山峰外,海拔大多在1500 m以下,東部大平原高度不到200 m,壹直延伸到淺海大陸架,為第三級臺階。這種地貌分布與新生代青藏高原的強烈隆升有關,每個地貌臺階的坡度往往是壹些新的構造斷層的分布位置,許多綿延千裏的高山的走向受斷層構造線控制。

青藏高原周邊經常發生大地震。這個高原是在5000萬年前印度開始向歐亞大陸推進時隆起的,喜馬拉雅山就是在這種強大的推力下形成的。在不穩定的結構和地形的推動下,這條山脈仍在上升。每年大約上升壹厘米。

褶皺地質特征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年齡最晚且仍在上升的高原。它呈紡錘形夾在塔裏木地臺、中朝地臺、揚子地臺和印度地臺之間。有壹系列不同演化歷史、不同成因的陸塊和褶皺帶,反映了特提斯復雜的演化歷史(見特提斯地質學)。統壹高原的出現是新生代以來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碰撞的結果(見大陸碰撞)。

基本構造格架及演化

青藏高原自北向南包括祁連-柴達木、昆侖、巴顏喀拉、羌塘-昌都、岡底斯和喜馬拉雅六個構造帶,被以蛇綠混雜巖為代表的縫合帶所分隔。北部的祁連-柴達木、昆侖和巴顏喀拉構造帶大致以龍木錯-金沙江縫合帶為界,屬於歐亞古陸南緣的構造帶。早中元古代結晶基底上發育早古生代地槽,加裏東運動使地槽折返形成褶皺基底,晚古生代轉化為穩定蓋層。其中石炭-二疊紀出現含煤建造,暖水動物群和華夏植物群繁盛。南部岡底斯和喜馬拉雅構造帶在中晚元古代結晶基底上整合分級,地臺蓋層從早古生代開始發育,海相沈積壹直持續到始新世,其中晚石炭世-早二疊世廣泛發育岡瓦納冰海雜巖和冷水生物群,是岡瓦納古陸北緣的壹個微地塊。

由於這六個構造帶的最新海相地層和作為各構造帶邊界的縫合帶由北向南明顯更新,說明青藏高原是歐亞大陸不斷向南擴散,岡瓦納古陸北緣微陸塊向歐亞大陸南緣不斷解體、北移和拼貼的產物。始新世青藏高原結束了洋殼演化和洋殼向歐亞大陸俯沖的歷史(見俯沖)。由於印度洋的不斷擴張,拼接的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之間發生了大陸巖石圈俯沖。在俯沖帶,地殼逐層縮短、變形、增厚。經歷了構造隆升和平衡隆升階段,出現在晚新生代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形成主要是中更新世以來近200萬年地殼隆升的結果,這壹隆升過程至今仍未結束。青藏高原幾條反映不同時期洋殼的蛇綠巖帶,揭示了岡瓦納大陸不斷解體、向北漂移、與歐亞大陸碰撞拼接、歐亞大陸不斷增生的歷史。主要的蛇綠巖帶和混合堆積帶如下:

北祁連蛇綠巖帶位於祁連中央隆起帶北側,沿玉門、肅南、祁連、門源出露壹套蛇綠巖,包括蛇紋石橄欖巖、輝石巖和純橄欖巖。輝長巖和輝長巖輝綠巖;中基性海底噴發巖,主要為細碧巖和角斑巖,具枕狀構造;放射蟲矽質巖夾復理石砂巖板巖。向西北-西北方向延伸600 ~ 700公裏。帶內有藍閃石片巖,常產於超鎂鐵質巖石的下盤和下盤。主要有三種組合類型:綠簾石藍角閃巖片巖、石榴石藍角閃巖片巖和應時白雲母藍角閃巖片巖,藍閃石有粗晶。大量生物化石證明,該帶包括晚震旦世、寒武紀和早奧陶世三個階段的古蛇綠巖,其巖石組合大體相似。蛇綠巖的地球化學特征和放射蟲矽質巖的存在表明古北祁連洋盆處於洋中脊環境。

昆侖蛇綠巖帶是沿西大灘-秀溝-瑪沁斷裂帶的華力西晚期洋殼殘余。蛇綠巖已出問題,西段未發現重要露頭。東段在花石峽、瑪沁和瑪曲發現了100多塊超鎂鐵質巖石,屬於蛇綠巖套。與蛇綠巖伴生的構造混雜巖和泥巖混雜巖的基質為早三疊世復理石,夾大量二疊系灰巖和含煤碎屑巖等外來塊體。

龍母錯-金沙江縫合帶總體呈北西向,東部向南偏轉。近期主要表現為右行走滑斷層,有地震活動。在錫金烏蘭湖、大鵬湖和瑪爾加哈卡的西部發現了壹套混合堆積體。在三疊紀砂巖中,有大量的二疊紀石灰巖和鎂鐵質和超鎂鐵質巖石。在勝利湖中段、箬拉崗和石頭山,構造混合礦床和蛇綠巖混合礦床十分發育。東段金沙江混積寬40公裏,呈南北向展布,分為兩個帶。西帶為蛇綠混雜巖,大量二疊紀放射蟲矽質巖、石灰巖和細碧斑巖塊被包裹在蛇紋石基質中。東部帶為野生復理石,中三疊統砂巖板巖含大量泥盆系、石炭系和二疊系灰巖塊。金沙江縫合帶在印支運動中閉合。

班公錯-怒江蛇綠巖帶曾是古特提斯南部的深海盆地,保存了壹套完整的洋島環境的蛇綠巖組合,多處可見完整的洋殼序列。包括超鎂鐵質巖、堆積輝長巖、麻粒巖墻、枕狀玄武巖、球粒隕石和放射蟲矽質巖。放射蟲屬三疊紀-侏羅紀生物組合。上侏羅統-下白堊統淺海碎屑巖為超鎂鐵質古風化殼不整合覆蓋。

雅魯藏布江蛇綠巖帶沿印度河-雅魯藏布江蛇綠巖帶斷續出露,南北長1700 km,寬10 ~ 50 km。在許多地方可以看到完整的海洋地殼序列。包括地幔超鎂鐵質巖、堆積輝長巖、輝長巖、枕狀拉斑玄武巖、輝綠巖巖片墻(層)群,上覆灰綠色和紫紅色放射蟲矽質巖。由於板塊俯沖,伴隨著蛇綠巖,泥礫混雜巖和蛇綠巖混雜巖發育。泥礫混雜巖常位於蛇綠巖的南側,三疊紀末至白堊紀形成了許多構造混雜巖塊。晚白堊世泥巖-礫石混雜巖以雜色矽質復理石為基礎,包含二疊紀灰巖、玄武巖、三疊紀砂巖、侏羅紀砂巖、灰巖和早白堊世矽質巖。蛇綠混雜巖常位於蛇綠巖帶北側,三疊紀砂巖、白堊紀放射蟲矽質巖、輝長巖和火山巖混雜在蛇紋石基質中。動力變質角閃石石榴石片巖發育在日喀則蛇綠巖的底盤中,其同位素年齡為0.81億年,是蛇綠巖逆時針侵位形成的。

褶皺地層

青藏高原被幾個板塊縫合帶劃分為7個地層區。

祁連地層區主體由中下元古界結晶片巖組成的結晶基底和下古生界變質基性和中基性火山巖組成的褶皺基底組成,其上未整合上泥盆統紅糖蜜。上古生界為淺海臺地沈積蓋層,二疊紀為上覆內陸盆地碎屑堆積。

柴達木地層區柴達木盆地被厚度6000 ~ 7000米的新生代碎屑巖覆蓋,前第三紀地層僅零星出露於盆地邊緣。基底巖系包括中下元古界結晶片巖和下古生界厚層中酸性火山-沈積變質綠色片巖系。盆地東北部的歐龍布魯克山發現壹套震旦系至奧陶系淺海碳酸鹽巖夾碎屑巖,形成穩定的地臺蓋層,不整合在下元古界混合片麻巖上。侏羅系和白堊系為陸相碎屑巖,在盆地邊緣的壹些中生代盆地中有所劃分。

昆侖地層區由下中元古代片巖、片麻巖、下古生界綠片巖和上古生界-中生界沈積蓋層組成。沿博爾哈布達山出露壹套巨厚的變質中酸性火山巖-碎屑巖系,達到綠片巖相,褶皺緊密,其上未整合上泥盆統紅糖蜜。石炭-三疊系為淺海碳酸鹽巖和碎屑巖系,化石豐富。

巴顏喀拉地層區位於東昆侖-西秦嶺南部,龍門山西側與金沙江之間。其特點是三疊系復理石板巖大面積出露,巖性單調,厚度巨大,化石少,線狀褶皺致密。古生代和前寒武紀只是零星地暴露在它們的邊緣和大斷裂帶上。該區可進壹步劃分為三個地層分區:①阿尼瑪青地層分區。混合聚集帶主要由中下三疊統復理石板巖與二疊紀碳酸鹽巖和中基性火山巖組成。②巴顏喀拉的地層劃分。巴顏喀拉地層區主體廣泛分布三疊系復理石板巖,局部夾薄層泥灰巖。東緣出露前震旦紀結晶巖,震旦紀-古生代沈積蓋層為淺海相。侏羅紀、白堊紀和古近紀為山間糖蜜。③義敦-中甸地層劃分。位於巴顏喀拉地層區西南緣金沙江東側,金沙江沿岸有古生代露頭,為外來巖石,夾在蛇綠混雜巖和中三疊世野生復理石碎屑巖之間,形成混雜巖聚集帶。

羌塘-昌都地層區是介於龍母錯-金沙江縫合帶和班公錯-怒江縫合帶之間的廣大地區。前寒武系僅在喀喇昆侖和昌都地區零星出露,為結晶片巖。下古生界淺變質巖系,羌塘地區稱為阿木崗群,昌都地區稱為青泥洞組。唐古拉地區上古生界由淺海-海陸交互相碳酸鹽巖、含煤碎屑巖和暖水動物群組成。,竹蜓屬。和以巨蕨為代表的華夏植物群,在青海省稱為五裏煤系和開心嶺煤系。在羌塘以西的日土地區,石炭紀-二疊紀為岡瓦納冰水雜巖,以Eurydesma為代表的冷水動物群繁盛,稱為Hoerbaco巖系。三疊系以上統為主,為陸源碎屑巖和碳酸鹽巖。李諾-利亞斯是壹個含煤地層。唐古拉地區稱為圖門坎拉群,昌都地區稱為巴公煤系。侏羅系為淺海-海岸-障壁海紅色碎屑巖夾碳酸鹽巖,含巨厚石膏和鹽層。在唐古拉、昌都等大陸邊緣盆地,厚度達5000米。白堊紀和第三紀是紅色山間磨石。

岡底斯地層區是班公錯-怒江縫合帶與雅魯藏布江縫合帶之間的廣大地區,零星出露中上元古界結晶巖系,稱為念青唐古拉群和南嘎巴瓦群。羊八井眼球狀片麻巖的鋯石U-Pb等時線年齡為654.38±0.25億年。奧陶系-白堊系為淺臺地相碳酸鹽巖和碎屑巖。奧陶紀-誌留紀是生物灰巖、白雲巖、瘤狀灰巖和筆石頁巖,厚度只有幾百米,化石豐富。其沈積建造和生物組合與喜馬拉雅地區非常相似。上石炭統—下二疊統為岡瓦納相冰海雜巖,常見的冷水生物有雙殼類Eurydesma動物群、腕足類Ambi-Kella-Anidanthus fusuformis動物群、冷水珊瑚Amplexocarnia-Cyathaxonia組合。三疊系為淺變質復理石板巖,底部為基性火山熔巖,出露於本區南、北邊緣。侏羅紀-白堊紀為淺海臺地碎屑巖夾碳酸鹽巖,富含化石,主要為菊石和有孔蟲。上白堊統-漸新統為紅色山間磨拉石,岡底斯山間盆地堆積了厚層中酸性火山熔巖和凝灰巖。

喜馬拉雅地層區中上元古界結晶片巖沿高喜馬拉雅出露,稱為珠穆朗瑪群和聶拉木群。亞爾黑雲母斜長片麻巖的鋯石-鈾-鉛等時線年齡為654.38±2.5億年。寒武紀-始新世是壹個連續沈積的地臺蓋層。其中,上泥盆統為陸相碎屑巖。上石炭統—下二疊統為岡瓦納相冰水沈積雜巖,包含冷水動物群(Eurydesma、Stenacisma、Neospirifer、Iylvolasma等)。)和舌鱗毛蕨屬植物區系。在該區北部,沿康馬-拉古岡日線,有上古生界結晶片巖,出露在壹系列花崗巖穹丘周圍。三疊紀是壹種厚度巨大的淺變質復理石板巖,可能沈積在印度板塊北緣的陸地部分。

巖漿作用

青藏高原地質歷史上巖漿活動頻繁。隨著板塊構造的演化,形成了壹系列構造巖漿帶。早古生代除了厚厚的中基性火山噴發外,沿中祁連隆起帶發育了兩條花崗巖帶,主要為花崗巖、片麻巖花崗巖和花崗閃長巖,形成了巨大的基巖。根據侵位關系和同位素年齡,可分為四個階段。加裏東期(565,438+04 ~ 4.02億年)為主,零星出露小元古代中酸性巖,華力西期和燕山期中酸性巖主要在南祁連山。大多數為同熔花崗巖,少數為改造花崗巖。

柴達木構造巖漿帶的巖漿活動主要分布在盆地邊緣,下古生界堆積了厚層中酸性熔巖和凝灰巖,成為褶皺基底的主體。侏羅紀,壹些盆地爆發了大陸安山巖。中酸性侵入巖比較分散,主要在華力西期(3.28 ~ 2.68億年),其次是燕山期。在加裏東期侵入巖中,只有少量閃長巖狀的小巖石出露於盆地北緣。

在博爾哈布達構造巖漿巖帶中,除了由下古生界厚層中酸性熔巖和凝灰巖組成的淺變質納赤臺群主體外,沿博爾哈布達山還有壹條花崗巖帶,南北寬50 ~ 100 km,東西長1300 km,主要由花崗巖和花崗閃長巖組成。可分為四期,以華力西期(2.73億年)為主,形成大基巖。印支期、燕山期和加裏東期(3.94 ~ 3.98億年)有少量小巖石。華力西花崗巖是晚古生代中期柴達木板塊向南俯沖,洋殼還原,在島弧區形成的同熔花崗巖,少量為改造花崗巖。

巴彥喀拉構造巖漿巖帶的火山和中酸性深成活動很弱,僅沿斷裂帶出露少量印支期和燕山期後造山期的小型改造巖。

金沙江構造巖漿帶有兩條花崗巖帶,分別與金沙江蛇綠混雜巖和三疊紀巴塘群中基性火山巖帶伴生。西帶從江達向南,穿過德欽,長達數百公裏。大部分侵入古生代,被三疊紀不整合所覆蓋。主要為石英閃長巖和花崗閃長巖,具有同熔特征。東部帶沿雀兒山向南至義敦,主要由黑雲母花崗巖和二長花崗巖組成,形成於印支期,具有改造的特征。

唐古拉構造巖漿帶與班公錯-怒江蛇綠巖帶伴生,其南側以花崗閃長巖和黑雲母花崗巖為主,形成基巖;在其北側,黑雲母二長花崗巖是侵入侏羅紀的主要巖石類型。

岡底斯構造巖漿巖帶由鈣堿性中酸性侵入雜巖組成,南北寬50 ~ 100公裏,沿岡底斯山東西綿延壹千多公裏,西與拉達克花崗巖相接。形成於1.1 ~ 0.4億年前,以黑雲母花崗巖為主,早期有輝石閃長巖和石英閃長巖。與之相伴隨的是早第三紀發育了壹系列火山盆地,堆積了厚層的中酸性-酸性-堿性火山熔巖和凝灰巖,有多次噴發旋回。在壹些火山盆地中,保存了相對完整的火山機制。

拉崗日構造巖漿帶沿喜馬拉雅低分水嶺走向,東起康馬,西經拉崗日,到達馬拉山,呈穹窿帶。穹窿的核心是花崗巖,翼部是上古生界和中生代的變質地層。它由片麻巖雲母花崗巖和雲母石英二長巖組成,以康馬巖體為典型。巖體為片麻巖狀白雲母花崗巖,頂部有侵蝕溝槽和花崗質礫巖,其上為石炭-二疊紀黑雲母石榴石片巖,片麻巖與花崗巖完全壹致。康馬巖體是西藏唯壹實現鍶均壹化的花崗巖體,SRI初始值= 0.71.001,全巖Rb-Sr等時線年齡為4.84和4.86億年,反映巖漿形成時代。黑雲母K-Ar法和V-Pb法年齡為2.66億年,可能代表巖體和圍巖的區域變質時期。黑雲母K-Ar法年齡為0.1 ~ 0.2億年,記錄了康馬巖體和其他喜馬拉雅地質體遭受的最後壹次熱事件。這和喜馬拉雅山南坡的尼泊爾馬拉什魯巖體很像,離主邊界斷層不遠。後者為壹組堇青石花崗巖,Rb-Sr等時線年齡為4.66 ~ 5.11億年。古生代巖漿作用是岡瓦納大陸內陸地殼中發育的改造花崗巖。

喜馬拉雅構造巖漿巖帶中有許多淺色花崗巖,它們以線狀、枝狀和巖脈狀沿構造薄弱帶侵入。形成於0.2 ~ 0.1億年前的電氣石白雲母花崗巖和電氣石雲母花崗巖是典型的改造型花崗巖。

地球物理場與地殼結構

在1× 1的布格重力異常圖和衛星磁異常圖上,青藏高原呈現為夾在塔裏木地臺、揚子地臺和印度地臺正異常區之間的紡錘形閉合負異常區,形成不對稱的“重力盆地”。異常邊緣陡峭,內部平坦,與地質構造格局和地形輪廓基本壹致。航磁異常、布格重力異常等值線、平衡重力異常等值線主要有兩個延伸方向:高原中西部近東西向,高原東部南北向。地殼厚度和地殼結構在南北方向的變化大於東西方向。這些特征表明,高原地殼的深部結構與地殼的表層結構是壹致的。高原淺源地震斷層面解和高原地震斷層面解揭示了高原現今應力場,主壓應力軸近南北或北北東向,高原東緣近東西向。這說明高原巖石圈存在以近南北向水平壓應力為主,正交拉應力為輔的現代構造應力場。中西部高原的壹系列近東逆沖斷裂帶、推覆構造、均衡構造和走滑壓剪構造都是在這種構造應力場背景下形成的。

青藏高原的地殼和上地幔介質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都有明顯的不均勻性。巖石圈中存在明顯的塊體層結構:垂直分層和水平塊體。巖石圈厚度約為140 ~ 170 km,地殼平均厚度約為70 km。地殼厚度在東西方向比較均勻,變化不大,但在南北方向變化很大。在幾個主要斷裂帶上,莫霍面是交錯的。比如雅魯藏布江斷裂帶北側,莫霍面比南側高出8公裏。與周邊地塊相比,青藏高原的地殼厚度要大壹倍。爆炸地震和大地電磁測深揭示了高原地殼內存在兩個低速低阻層,即物質對流和地殼增厚的滑動帶和淺源地震的孕震帶。

折疊和編輯這部分的自然氣候

青藏高原因為海拔高,空氣幹燥稀薄,太陽輻射強,溫度低。由於地形復雜多變,青藏高原的氣候本身也隨著地區的不同而變化很大。壹般來說,高原上的降雨量較少。

青藏高原本身也是影響地球氣候的重要因素。根據古生物學和地質學,青藏高原的隆升極大地改變了全球氣候。作為高大的擋風屏,有效阻擋了北方大陸的冷空氣進入南亞。同時,喜馬拉雅山阻擋了來自南方的暖濕氣流向北推進,是造成南亞雨季的重要因素。

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壹直以獨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觀著稱,是科學探險、考察和生態旅遊的勝地。位於青藏高原的各類自然保護區是世界屋脊上最奇特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生物資源,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2][2]

青藏高原幅員遼闊,面積240萬平方公裏,占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4。青藏高原自然保護區的壹大特點是面積大。羌塘自然保護區位於藏北高寒地區,面積24.7萬平方公裏。它不僅是中國和亞洲最高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之壹。此外,西藏的申紮、珠峰等保護區也達到了三四萬平方公裏。這是內地自然保護區無法比擬的。在漫長的地質發展和自然演替過程中,青藏高原不僅形成了獨特的高寒草原和草甸生態系統,還形成了沙漠、濕地和多種森林類型的自然生態系統。在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中,有許多壯觀的地質遺跡和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野生動物資源十分豐富。所以青藏高原的自然保護區類型也是極其豐富多彩的。

在青藏高原,人們不僅可以看到以保護高原獨特的綜合性自然生態系統為目的的保護區,如具有高山寒漠、草原、森林等山地垂直帶的珠穆朗瑪峰保護區;還可以看到以保護某壹特殊植被類型或珍稀物種為目的的保護區,如以保護熱帶季雨林為主的墨脫保護區,以及為保護林芝巴吉古巨柏林而專門設立的保護點。

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態環境中有壹些獨特的珍稀野生動物,為保護這些“國寶”而專門建立的自然保護區引起了世界各國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和動物學家的關註。比如位於青藏高原東緣橫斷山區的以保護大熊貓為主的川西臥龍自然保護區,以及藏東的烏旗馬鹿自然保護區和昌都的芒康滇金絲猴保護區。

青藏高原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許多獨特的地質地貌類型。對於普通遊客來說,為保護這些自然遺跡而建立的保護區更具吸引力。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川南平的九寨溝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自然風光。此外,離九寨溝不遠的松潘黃龍石灰泉鈣華地貌保護區、貢嘎山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青海卓尼蓮花山保護區、雲南中甸碧塔海保護區也各具特色,觀賞價值很高。

青藏高原的自然保護區豐富多彩,蘊含著深刻的科學內涵。在世界上海拔最高、最獨特、最多樣的自然環境中建立的各類保護區,幾乎囊括了中國所有的主要陸地生態系統,尤其是獨特的高山草原、沙漠、湖泊濕地等生態系統與相關珍稀野生動植物、奇異自然景觀相結合,為世界所罕見。它們不僅為人類提供了高原自然的原始“背景”,保存了許多珍稀瀕危動植物,也為在青藏高原開展地學、生物學等學科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基地和天然實驗室。

青藏高原上的自然保護區為生活在該地區獨特多樣的生態環境中的野生動植物提供了壹個相對安全的繁殖地。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野生哺乳動物約有210種,約占中國總種數的50%。在這些野生動物中,國家壹、二級保護物種占有很大比重,大熊貓、金絲猴、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盤羊、雪豹、羚羊、白唇鹿、梅花鹿等著名動物都在其中。青藏高原共有維管植物12000余種,約占全國總種數的40%。珍稀瀕危植物如桫欏、巨柏、喜馬拉雅長葉松、喜馬拉雅紅豆杉、長葉雲杉、千果蘭等分布或專產於此。特別值得壹提的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杜鵑花種類最豐富的地區,有“杜鵑花王國”的美譽。這些珍稀動植物是青藏高原自然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

由於青藏高原地廣人稀,人為幹擾和破壞相對較輕,保護區內大部分自然生態系統保存完好,且由於高原自然生態系統脆弱,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大多采取封閉保護方式,禁止在保護區內進行非法或不合理的經營活動。對壹些已經開放旅遊的森林公園和保護區,倡導生態旅遊,嚴禁破壞自然生態環境和動植物資源的旅遊活動,正確處理旅遊與保護的矛盾,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