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經典有哪些

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經典有哪些

傳統文化縱覽

1、簡介

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琴棋書畫、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發明、民間禁忌、精忠報國、竹、民謠、黃土、長江、黃河、紅、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農家、農民起義、鋤頭;皇宮官府、宮庭文化、帝王學。

2、諸子百家

1.儒家(孔子、《論語》、孟子、《孟子》、荀子 ;思想:仁、義、禮、智、信;四書:《中庸》《大學》《孟子》《論語》) 2.道家(老子、莊子;思想:道德,無為、逍遙) 3.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愛、非攻、舉賢、節儉) 4.法家(韓非、李斯、《韓非子》思想:君主集權,以法治國) 5.名家(鄧析、惠施、《公孫龍子》) 6.陰陽家(鄒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縱橫家(鬼谷子、蘇秦、張儀、《戰國策》) 8.雜家(呂不韋《呂氏春秋》) 9.小說家( 吳承恩《西遊記》、羅貫中《三國演義》、蒲松齡《聊齋誌異》、曹雪芹《紅樓夢》)施耐庵(《水滸傳》) 10.兵家(孫臏《孫臏兵法》孫武《孫子兵法》思想:強調作戰前壹定要做好準備) 11.醫家(扁鵲、淳於意、張仲景、華佗、孫思邈、王冰、張從正、朱震亨、李時珍、張景嶽)

3、琴棋書畫

4、傳統文學 主要是指詩詞曲賦。 

《詩經》、《漢樂府》、《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先秦詩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 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誌異》等。

5、傳統節日

6、中華詩詞

古詩、律詩、絕句、近體詩、無題詩、自度曲(詞)、傳統詩詞等。

7、中國戲劇

8、中國建築

還有壹些:/view/40254.htm

傳統道德觀:

壹、國家思想:

吳起與魏王泛舟江河,魏王誇說山河之險,固若金湯。吳起歷舉夏商各朝代的山河之險和亡國之痛,說:國家強盛在德政,不在山河之險。有德,天下歸心,無德,舟內之人皆為寇仇。

《鹽鐵論》:“以道德為城,以仁義為郭”,又曰:“以道德為胄,以仁義為劍”。《左傳》晉。“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又,季文子相三君,而無私積,死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無藏金玉,無器備,忠於公室。

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古代先賢懂得思想的對立統壹是和諧發展的根本動力。先秦時期,中國形成了“和”與“同”的概念。同是簡單的同壹,而和則是集合了許多不同的因素而形成的統壹。以音樂為例,必須有“清濁、大小、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等聲音,才能組成樂曲。“若琴瑟之專壹,誰能聽之?”王夫之:“六經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

二、政治理念:德政

《尚書》“惟德動天,無遠不屆。”

《管子》稱:“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論語》“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季梁說:“民,神之主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國君應當把人民的利益看作是自己的利益,政權才能鞏固。當權者“命在養民”。

楚國令尹子文說:“夫從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曠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無日矣。”

政權得失關鍵是“民”,是民心的向背。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亦然。政,正也,以君之意誠心正,所以正人之不正也。

1.為君者修德以感人,感化天下。德字從心者,以其得之於心也。以身率人,使人感化,躬行其實,以為民先。

2.政以德,則無為而天下歸之。為政以德,不但不可生事擾民,而且要愛民;而愛民如子,國家理財以養民為本,愛養民力;

3.統治者要平易近人,親民愛民。

孟子提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主張仁政論,仁義論,他認為:“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仁政必須與廣大民眾的利害相連,憂樂相通,樂民之所樂,憂民之所憂。

《禮記》提倡“明德,親民,止至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德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道,即引導,率先;政,謂法制禁令;齊,所以統壹思想。引導人民遵守法令,不服從則處以刑罰;刑法使人民不敢犯法,茍免於刑。但人民不見善,就無法從不善轉變為善。以德引導人民,以禮節劃壹,人民就會知恥並不斷追求善行。

朱熹:主張為政以德。政者,為治之具;刑者,輔治之法。“德禮則所以出治之本,德又禮之本也……然政刑能使民遠罪而已。德禮之效,則有以使民日遷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徒恃其末,又當深探其本也。”“禮以壹之,則民恥於不善,而又有以至於善者”。是講統治者發揮道德教化的作用,用感化和養民為本的方法,使民從不善至於至善。

人的吉兇禍福是人自己的事,與天地鬼神沒能關系。“吉兇由人”,“禍福無門,惟人所召”。古代無神論者駁斥了禱祝、咒術、和蔔筮等迷信思想。齊國政治家晏嬰認為齊君生病,是由於“縱欲厭私”和“斬刈民力”的結果,祈禱也是無用的。他說,雖有“善祝”,也抵擋不住人民群眾對統治者的詛咒,“民人苦病,夫婦皆詛。祝有益也,詛也有損。……雖有善祝,豈能勝億兆人之詛?”

三、民本思想: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民為邦本。

中國歷代都相信君權神授,商紂王文武兼才,自比太陽,老百姓說:“時日曷喪,予與汝皆亡!”表現出人民願與之同歸於盡的強烈反抗情緒。西周建國後,總結商朝亡國的經驗教訓,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只有“保享於民”,才能“享天之命”。西周統治者認為天命並不是永遠不變的,天命以民心為轉移,“天惟時求民主”,上帝關心下民,為民求主,“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什麽是天?天就是民意,“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管子》中對民有認識,“分而視之則愚,合而視之則聖”。

中國古代產生了無神論思想。春秋時代,人們認識到鬼神不能支配人,“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

“鬼神非人所親,惟德是依。”

“天道遠,人道邇也,非所及之。”

老子主張無為而治,認為虐待老百姓的“有為而治”是惡政;他警告當政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後漢馬衍《車銘》:“乘車必護輪,治國必愛民;車無輪安處,國無民誰與?”

四、倫理觀念:

《管子》中,就有讓人民“倉廩實”、“衣食足”,才能發展生產,富強國家,而想讓人民遵守道德規範,就要讓他們衣食無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中國傳統思想,都註重倫理和道德教化,註重人的道德修養,提出“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道德價值體系。希望把人培養成君子賢人,由個人的修身,達到齊家和治國平天下的目的。以個人道德品質為基礎的“德治”。

認仁以為先,功利為後,以仁義制萬事。

德是壹種心理的道德或善心;禮是制度品節,禮者,理也,亦言禮之屬於天理。克己復禮,就是克服戰勝自身的私欲,恢復天理,提高人的道德境界。這個禮或天理,就是倫理道德。對當權貴富人者說,壹是要節欲,而不是縱欲,事無巨細,要謹察,“壹念之萌,必謹而察之,此為天理耶?為人欲耶?果天理也,則敬而擴之,……果人欲也,則敬以克之”。撥亂反正,正人心,明紀綱。克字,就是殺賊工夫,殺人欲之賊。

五、義利之辨

義利關系,是倫理道德哲學的價值觀念。儒家重義輕利,但對國家的公來講,要講功利,造福於民;而對個體而言,不能光講利,更要講義。義利之別,就是要分別得天理人欲,公私、邪正。義利之分,是天理人欲、公與私之別。

仁義,根於人心之固有,屬於天理之公。

義,是天理之所宜。義者,宜也,根於人心之固有的理,即仁義之心。追求利,要按天理辦事,即按倫理道德的要求去處分。壹事當前,是理當如此,就當做,合乎天理仁義的分寸。自天子至於庶人,人人得本其仁義之心而處萬事,謹守天理之所宜,而不追求不義之財利。《易》: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春秋左氏傳》齊慶氏亡,分其邑與晏子,晏子不受。人問曰:“富者,人所欲也,何為不受?” 晏子對曰:“無功之賞,不義之富,禍之媒也。”東北某彩票站的壹位普通下崗婦女,面對五百萬大獎,且彩票不記名不掛失,能毅然將彩票歸還原主,這就是仁義之心,是義舉。較之那些貪瀆詐騙者,不乏受高等教育有官位者 ,更能代表中國人的道德心。

利者,人情之所欲,是人欲之私。利,生於物質與我的關系之中,屬於人欲之私。何心隱:“人為天地之心”,肯定人的欲望的合理性,但提倡寡欲,反對縱欲。有的主張義利並重。人欲有合理性,但如果只講利,計較利害,就不好;殉人欲,則求利未得而害己隨之。孔子要求“克己復禮”,即克制自己的欲望,恢復禮制。譬如有白金遺道上,君子認為他人之物,不可妄取,小人則以為利而據為己有。

重義輕利說。朱熹認為,“古聖賢之言治,必以仁義為先,而不以功利為急,……天下成萬事本於壹心,而仁此心之存……此心既有,乃克有制,而義者此心之制之謂也。”“極言之,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謀其功。”君子之學,不能專在利害上計較,應註重正義、明道。

六、尚儉:

朱熹:反對窮奢極欲,認為應該奢不違禮,儉不失中。主張以道為樂,處貧泰然,以不足為足,無不足則富貴與貧賤處之壹也。

儉而有度為德。

以道為樂,樂天知命,天理為樂。

朱熹:他認為君子在富貴與貧賤之間的選擇取舍,要合乎仁這個標準。“君子所以為君子,以其仁也,若貪富貴而厭貧賤,則是自離其仁,而無君子之實矣。”於道不當富貴,則應視富貴如浮雲,無動於衷,即使富貴找來也不要;反之,於義當貧賤,則應安貧樂賤,處貧賤而不去。

《尚書》“玩人喪德,玩物喪誌。不做無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貴民物賤用物,民乃安……所寶惟賢,則邇人安。”

《晏子》:“其文好者身必剝,其角美者身見煞,甘泉必竭,直木必伐。”

《禮記》:“好田好女者,亡其國。”

七、三綱五常

三綱五常維護等級秩序的支柱,也是宗法社會的倫理道德原則。將存天理具體體現在家族內的父子、夫妻、兄弟關系,和君臣(個人與國家)關系以及人與人關系上。

三綱:綱,網上大繩也。三綱者,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與此相適應的是忠、孝、節等倫理道德規範。

甲.父為子綱 是三綱五常的基礎。宗法社會中,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 父親是壹家之長,是生產和分配的決策者,子女對父親要絕對服從;父親有過,子女也只能低聲下氣和顏悅色地勸說,父母不聽勸反而鞭打兒子,可謂勞苦,亦不就疾怨,愈當起敬起孝,毫無怨言地去盡孝道。與父為子綱相適應的道德規範便是孝。孝悌為仁之本,作為父為子綱的核心。這個仁是愛的意思,行愛自孝悌始。親親、仁民、愛物三者是仁事,親親是第壹件事。如以仁作水源,則孝悌是第壹池,仁民是第二池,愛物是第三池。

古代以孝治國,提倡孝道。朱熹利用國家政權的力量來倡導孝道。他在《示俗》中稱:“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在《曉諭兄弟爭財產事》中,寫道:“勸諭士民務修孝悌忠信之行,入事父兄,出事長上,敦厚親族,和睦鄉鄰。”認為壹個人如果能孝弟,其心和順、柔恭,必無犯上作亂之事。

乙.君為臣綱

是三綱之首,從中央到地主,構成了王權的機構。王權是父權的擴大,君主被稱為國民之君父,地方官吏被稱為父母官。君是宗法社會利益的最高代表,享有最高的權力,具有最高的權威。中國古代宗法社會,是移孝為忠,將對父母的孝,擴大到對君主的忠。與君為臣綱相對應的的道德規範便是忠。

所謂忠,其壹就是盡自己的心,盡心盡力,克盡壹切私欲,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其二,忠是誠實不欺。把忠君的道德行為規範推廣,用於待人處事,則是忠恕。“推己及人為恕”,推測自心,己所欲,人亦所欲,己所不欲,人亦所不欲,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忠恕正是仁。

丙.夫為妻綱

人之大倫,夫婦居壹。朱熹主張婦女三從,在家從父,適人從夫,夫死從子。他反對不 嫁娶禮儀辦婚事的“引伴為妻”,規定不得“聚集男女,晝夜混雜。”他並認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丁.四德 五常

孟子提出著名的“四端”說,認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人先驗地具有仁義禮智四種道德素質或品德。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無此四端者,就是沒有人性,也就算不得是個人。例:路見小孩落井,人皆有怵惕惻隱之心,而出手相救,所以如此,並非與小孩的父母相熟,也不是要在親朋中邀取好名聲,更不是害怕遭受處分。可見人皆有仁愛之心。

朱熹在調節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國家關系,提出了仁、義、理、智、信的道德項目,作為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倫理道德準則,以及道德修養的原則和方法。

仁——仁者,愛之理,心之德也。

首先,仁是愛之理。朱熹認為,人的仁義理智信的五常,根源於五行(木火金水土),是五行之性也。蓋木神曰仁,則愛之理也,其發為惻隱。“仁是愛之理,愛是仁之用。”

其次,仁是心之德。即得之於心的愛的本源。仁是天地生物之心,天地之生人與萬物,便是天地之德顯示諸仁,人與萬物生生不絕,顯示天地之仁;天地把生生之仁心,藏在人與物中。人與物,都是天地之用。愛由心生。去私欲,做到不違仁,就是心之德,即仁的生物之心,符合於德。仁是天地之生氣,人之所以為人,其氣則天地之氣,仁是壹種溫和之氣,其氣則天地陽春之氣,其理則天地生物之心。譬若谷種,生之性便是仁。生的意思是仁。

仁,是天地生物之心,人與物得天地生物之心以為心,仁心,即是生,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受天地之氣以生,故此心必仁。言人而不言仁,則人不過是壹塊血肉罷了。仁是本體,是萬理之原,萬事之本,仁即是心,即天德之元,表現為愛人愛物的寬容大度。

仁包含義、理、智三者,仁為四德(仁、義、理、智)之首,管束得四德;仁也是五常之首。四德存於人的本性之中,雖未表現出來,四德已具有,所以仁統義、禮、智。能仁則後三者(義、禮、智)自在其中矣。

仁包含四德五常,所以仁體現為“事親孝,事兄弟,及物恕”,而且還體現在“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這便是孝悌、忠恕、恭敬、仁義、禮智等政治道德原則和倫理道德規範。

蓋木神曰仁,則愛之理也,其表現是惻隱;火神曰禮,則敬之禮也,表現為恭敬;金神曰義,則宜之理也,表現為羞惡;水神曰智,則別之理也,表現為明斷是非;土神曰信,則實有之理也,表現為忠信。

義者,事之宜也;即做事適宜,恰當;按仁的要求去做,就是義。

禮者,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也;所謂天理之節文,即禮即理也;二是作為人事之儀則,具倫理規範的意義;禮則為謙遜,合乎仁的儀式禮節。

智,即明斷見識;智則為明辨。能分清什麽是仁,什麽不是仁,就是智。

信,約信也,即守信、誠實的意思,信便是真個有仁義禮智,不是虛假的。好學則智。智者見於未萌,智者不惑,是是非非謂之智。

人秉五行之秀而生,故其為心也,未發由具仁義禮智信之性以為之體,已發則有惻隱、羞惡、恭敬、是非、誠實之情以為之用。

以自然界的五行,來比附和衍生出五常,則五常成為超社會超時空的永恒存在的東西了。

戊.五倫

朱熹把社會的人倫關系歸納為五倫,即即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即五品等級,是人世的大倫,人不能改變,也不能超越,五倫是先天的,生而具有的,不是後天人為的。

與五倫對應的,是親、義、別、序、信。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之理,天之所命,出於人心之本然,非後來所強加的。

在五倫之中,君臣、父子兩倫最重要,是天之經,地之義,因此在五常中,仁義也最重要,仁莫大於父子,義莫大於君臣,是三綱之要,五常之本,人倫天理之至,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五倫既是天經地義,但因為氣稟所偏,人欲所昏,固有的倫理,卻被蒙蔽,因此需要教育人們,啟迪人們固有的倫理之心,於是先王立學校以教其民,必使天下之人,皆有不失其性,不亂其倫而後已。設官教民,既不使人不失仁義禮智之性,也使人不亂人倫之理。古代聽訟之斷,必以人倫為重,以人倫為善惡是非和量刑的準繩。

對傳統的倫理道德精神,以及由這種倫理道德形成的民族心理、民族人格和價值觀,我們要繼承其超時代、超因果的絕對性合理內核。道德精神是由個人根據自己的人生價值觀自覺選擇的,作這種選擇,需要以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生命來履行道德義務。從倫理道德中升華出壹種巨大的、崇高的和永恒的精神力量,孔子講“殺身成仁”,孟子講“舍生取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推重無私無畏的大丈夫和浩然正氣等等,就是我們民族的道德正氣。這種道德正氣的精神力量對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是極端重要的。我們要重視人格能力和人生價值觀的培養,高揚中華民族的道德正氣,這也是新倫理、新道德發展的前提,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