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九海雜詩的翻譯。

九海雜詩的翻譯。

浩蕩悲離日(xié),鞭(biān)指東方天涯。

與眾不同的悲傷:離開京都的悲傷像波浪壹樣,也意味著作者內心的不平。強大:無限。鞭子:詩人的鞭子。東方是指東方的故鄉。天涯:指離北京的距離。

我辭職回家,就像從枝頭落下的花,但這不是壹件無情的事,化作春天的泥土,還能起到哺育下壹代的作用。

落紅:落花。花是以紅者來區分的,所以落花也叫落紅。花:壹個國家的隱喻。即:to。

這首詩寫於1839(農歷己亥),是詩人的代表作。那壹年,詩人辭了職回到南方老家,後來帶著家人到了北方。在往返途中,他創作了這首堪稱絕唱的大型絕句詩。這組詩回憶了所見所聞,追憶了過去,抒發了自己的感情,藝術地再現和反映了他們在生活、思想、朋友、官方記錄和著述中的豐富經歷,標誌著詩人晚年認識社會和批判現實的能力達到了壹個新的水平。鴉片戰爭前夕,該詩頗有憂國之作。這首詩表現了詩人辭職的決心,報效國家的信念和使命,獻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它基調樂觀,形象生動,充滿藝術魅力。

這首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的情感中表現出豪放灑脫的精神。壹方面,離別是傷感的,畢竟在北京生活多年,故人如雲,往事如煙;另壹方面,離別是輕松愉快的。畢竟我已經逃離了枷鎖,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去做別的事情了。這樣,離別的悲傷與歸來的喜悅交織在壹起,既有“威武離別”,又有“鞭指東方”;既有白晝,又有西方,還有廣闊的地平線。這兩幅畫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是詩人那天心情的真實寫照。

在中國的古典詩詞中,詩人往往喜歡把夕陽作為壹種自然現象,壹種轉瞬即逝的青春象征,來表現相思之苦或離別之痛。“把鞭子向東嗚嗚叫,意味著世界末日”。“唱鞭”指的是詩人的鞭子,“東指”指的是此行的目的地——故鄉(浙江)。“天涯”就是離家還很遠。在舉起鞭子的地方,前方是天涯海角,離首都越來越遠。元代馬致遠《景甜沙》寫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造人。古道西風瘦子。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龔自珍的多層次描寫法,類似馬致遠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只是龔自珍的“鞭指東方,意為世界末日”並沒有直接說自己是“斷腸人”。

按理說,龔自珍不滿禮部衙門毫無生氣的生活,毅然辭去禮部主任壹職,準備回老家杭州辦點事,獨留京師,有的只是壹種與舊勢力的決裂感和恨意,不該有浩蕩的悲涼。唐代詩人劉藻在《西遊記》中寫道:“無故渡桑幹水,惟望並州為故鄉。”他說,因為搬到了更遠的地方,連招待所都成了自己的家鄉。不同的是,龔自珍雖然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但他從小生活在北京,在禮部等機構做了十幾年的北京官,北京早已成為他的第二故鄉。雖然龔自珍主動請辭,但她辭職的原因,客觀上是因為她深陷枷鎖,生活貧困,別無選擇,不得已而為之,被迫離開北京,走出京城。所以《浩蕩離愁》裏包含了壹點仕途的嘆息,無奈和政治思想上的孤獨。龔自珍當時和壹個妓女在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