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人:把事物人格化,把本來不具備人的壹些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壹樣的.
魏晉風骨:指建安詩人繼承《詩經》及漢樂府優秀的現實主義創作傳統,壹方面在詩篇中真實地描寫漢末的大動亂、大分裂,表現對民生疾苦的關切;同時又在詩歌中抒發壹己欲在天下建立偉業的雄心壯誌.
婉約派:婉約派為中國宋詞流派.其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壹種柔婉之美.
豪放派:豪放派為中國宋詞流派.特點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語詞宏博.
新月社:新月社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影響較大的壹個文學社團,它於1923年成立於北京,是五四以來最大的以探索新詩理論與新詩創作為主的文學社團.
花間詞派:花間詞派是晚唐五代奉溫庭筠為鼻祖而進行詞的創作的壹個文人詞派.
賦比興:賦比興是詩經的主要三種表現手法.是中國古代對於詩歌表現方法的歸納.它是根據《詩經》的創作經驗總結出來的.
頂真:上句結尾的詞語做下句的開頭,或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開頭.首尾連續兩次都用上,使相鄰的語句、片斷、章節首尾頂接,蟬聯而下.
排比:排比是壹種修辭手法,利用 三個或三個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和語氣相同的詞組(主謂/動賓)或句子並排,達到壹種加強語勢的效果.
詞語:寓言
釋義:文學作品的壹種體裁.作品多用假托的故事或擬人的手法表達壹定的諷喻意義,說明某種道理.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動植物.結構壹般較簡單.
詞語:典故
釋義:①典章和掌故:熟於朝廷典故.②詩文中引用古書裏的故事或語句:稼軒作詞多用典故.
詞語:原型
釋義:1.原來的類型或模型,特指文學藝術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據的現實生活中的人.
詞語:黑色幽默
釋義: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壹個文學流派,對充滿矛盾的荒謬的社會現實進行無奈、苦澀的冷嘲熱諷.後也指這種無奈、苦澀的表現風格.
詞語:古典主義
釋義:西歐文學藝術上的壹個流派,盛行於17世紀,延續到18世紀後期.主要特點是模仿古希臘、羅馬的藝術形式,尊重傳統,崇尚理性,要求均衡、簡潔,表現出反宗教權威的精神.但由於模擬多,創造少,不能反映現實.
詞語:存在主義
釋義:現代西方哲學學說和流派之壹.把存在當作哲學的對象,認為個人存在是壹切存在的出發點.代表人物有海德格爾、薩特等.這壹學說對現代西方社會精神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是文藝方面,影響很大.
詞語:形式主義
釋義:給予形而上學的諸形式以首要地位的壹種哲學.
詞語:反諷
釋義:從反面諷刺;用反語進行諷刺:文章中充滿了強烈的~意味.
詞語:暗喻
釋義:1.修辭用語.常用"是"、"成了"等聯系本體、喻體,表示相等關系的壹種修辭格.2.暗中曉示.
詞語:現代主義
釋義:也稱“現代派”或“先鋒派”.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西方國家出現的各種不同於傳統的文藝思潮與流派的總稱.包括新浪漫主義、象征主義、表現主義、立體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存在主義、結構主義、荒誕派等.主張以非理性原則主宰創作過程,開掘人類的內心世界,表現潛意識、夢幻、性本能,以反傳統的姿態標新立異.
詞語:自然主義
釋義:19世紀中後期出現在法國的壹種創作傾向.著重描寫現實生活的個別現象和瑣碎細節,追求事物的外在真實,並企圖用自然科學規律特別是生物學規律解釋人和社會.代表作家有龔古爾兄弟.左拉的作品中也有較多的自然主義成分.
詞語:新古典主義藝術
釋義:18世紀50年代至19世紀初流行於西歐的美術樣式.它力求恢復古典美術(主要指古希臘羅馬藝術)的傳統,追求古典式的寧靜,重視素描,強調理性.代表人物有法國畫家大衛、安格爾等.
詞語:現實主義
釋義:註重事實或現實,反對壹切不切實際或空想的性格.
詞語:浪漫主義
釋義:文學藝術上的壹種創作方法,運用豐富的想像和誇張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現實生活.浪漫主義有幾種類型,如消極的浪漫主義和積極的浪漫主義.前者粉飾現實或留戀過去;後者能突破現狀,預示事物發展的方向.
詞語:象征主義
釋義:1.十九世紀末葉在法國興起的頹廢主義文藝思潮中的壹個主要流派.其理論基礎是主觀唯心主義,認為現實世界是虛幻的、痛苦的,而"另壹世界"是真的、美的.要求用晦澀難解的語言刺激感官,產生恍惚迷離的神秘聯想,形成某種"意象",即所謂"象征".法國象征派詩人以馬拉美、魏爾倫等為代表;戲劇方面以梅特林克為代表;美術方面以摩羅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