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澱詩群出現於1970年代末,白洋澱知青點中有相當數量的家庭背景優越能夠接觸西方文學作品的高幹子弟知青。他們自發地組織民間詩歌文學活動,逐漸形成了白洋澱詩群。代表詩人有芒克、多多、根子等。
“白洋澱詩群”又分為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僅僅包括在白洋澱插隊落戶的知青詩人;廣義的“白洋澱詩群”還包括白洋澱的外圍成員,他們是“準白洋澱成員”,包括同時期在其它地區(如山西的食指、黑龍江的馬佳、內蒙的史鐵生等)插隊的北京青年(如北島),留在城裏的北京青年,後來聚集在民刊《今天》周圍的成員,如北島、江河、楊煉、顧城、嚴力、田曉青、阿城、齊簡(史寶嘉)等。
白洋澱詩群的代表詩人芒克與北島等創辦了民刊《今天》,白洋澱詩在整體上群屬於朦朧派詩群。
“白洋澱詩群”人員介紹:
芒克:原名姜世偉。
經歷:1950年生於北京,1969年到白洋澱插隊,次年開始寫詩。1976年返京,1978年與北島***同創辦文學刊物《今天》。作品被譯成多國文字,並先後應邀赴美、法、意、德、日、荷蘭、澳大利亞等國交流訪問。現居北京。
代表作:民間詩刊《幸存者》、民間詩刊《現代漢詩》、詩集《心事》、《陽光中的向日葵》、《芒克詩選》、《今天是哪壹天》;長篇小說《野事》;隨筆集《瞧,這些人》等。
多多:當代最有名望的抒情詩人,原名栗世征。
經歷:1951年生於北京,1969年到白洋澱插隊,後來調到《農民日報》工作。1972年開始寫詩,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1986年獲得北京大學文化節詩歌獎,2000年曾獲首屆安高詩歌獎。於1989年出國,旅居荷蘭15年。
代表作:詩集《行禮:詩38首》、《裏程:多多詩選1973—1988》、《多多詩選》等。
林莽:河北徐水人。
經歷:生於1949年11月,1968年畢業於北京第四十壹中學。1969年赴河北安新縣插隊務農,1975年後歷任北京第八十七中學教師,北京經濟學院教務處科長,中國作家協會中華文學基金會文學部副主任,詩刊社副主任,副編審。中國詩歌協會理事,北京作家協會理事。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代表作:詩集《林莽的詩》、《我流過這片土地》、《永恒的瞬間》等。
白青:天津詩人、作家。真名朱繼和。
經歷:1951年10月生,祖籍河北安新縣端村鄉,後移居天津楊柳青,69年回祖籍白洋澱大澱頭村插隊。其間與同村插隊的北京知青芒克、根子、多多、盧中南成為好友,並開始學習詩歌創作。
代表作:長篇小說《大船》、《新翻楊柳》、《天津現當代詩選》、《白青愛情詩選》《白青詩選 · 楊柳青》、《白洋澱詩畔》、《楊柳春風》等詩歌專輯;中篇小說《梧桐飄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