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北京的春節》仿寫作文指導

北京的春節》仿寫作文指導

1. 模仿《北京的春節》的作文

在每個嶄新的日子裏,快樂的吶喊著.不經意間.猛的擡頭發現世界變了.從昨日的簡單樸素變成了今日的絢麗和熱鬧.不知何時,那碩大的紅燈籠跳上了高樓,在風中調皮的搖動這發福的身軀;還有那壹瀉千裏閃著這金燦的亮光的對聯,在各自比拼著這看誰更有才……不經意間,春節卻踏著輕盈的腳步到來.逛廟會拖著沈重的步子終於來到這美麗山村的小鎮上.老遠就聽到了叫賣聲.走近壹看,傻眼了,眼前滿是姹紫嫣紅穿著艷麗服飾的人們在窄小的街道上移動著.既然來了,當然是沖啊."老板,這中國結怎麽賣啊 ""這個,這個好看著咧,買個掛在家可以保壹生平安,很便宜,五塊壹個.姑娘買幾個吧!""便宜點吧,老板四塊壹個怎樣,我買四個,大家都發財嗎!""好了,賣妳,下次再來!"……"老板,來幾串冰糖葫蘆!""好咧,冰糖葫蘆好看,紅似火,來年壹定紅紅火火!""小哥,夾幾片臭豆腐試試!""歐可,臭豆腐,十裏飄香……"廟會上,妳不僅可以購物,品嘗小吃,各取所需,熱鬧非凡.更重要的是妳可以欣賞到獨具民間風情的說書和皮影戲.說書先生穿著大紅棉襖,繪聲繪色的將古典名著給妳娓娓道來.時喜時悲,時緊時松,引得觀眾滿是喝彩.皮影戲我還是見頭回,挺有趣的.幾個小人兒互相叫囂著,時踢腿,時鞠躬,像是在給予觀眾們道祝福壹般……廟會上的壹切洋溢著濃郁的鄉土文化氣息.吃年飯壹波未來,壹波又起.大年三十沒有壹秒是平靜的,五點未到,炮聲四起.開飯了,在滿桌的佳肴中,有兩樣是必不可少的.其壹,年年有魚-—魚;預示著全家富貴吉祥有余.其二,是合家團圓的湯圓;預示著全家團圓美滿甜蜜之意.特制的大團桌上,父母兄弟圍著坐.我和幾個小鬼則草草的吃過飯,便沖出去放煙火去了;而那些好久不見的大人們,倒杯酒互相道唱著"兄弟,來,幹杯,祝妳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好,我也祝妳恭喜發財,幹杯"."爹,我敬您壹杯,祝您老身子骨越來越結實"!"我祝妳事業有成,年年有余"……團桌上,幹脆響亮的酒杯聲預示著來年的興旺.大人們爽朗的笑聲和熱情的祝福預示著來年的燦爛.飯間,家家戶戶又是放鞭炮,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成了連綿的壹片,這壹刻,過年的氣氛也就更濃了.拜年吃完飯,七點壹過大人小孩便又全出動了,三五個大人壹桌麻將,壹桌牌到淩晨.而小孩則二三十人壹起結伴而行,家家戶戶去拜年,從那橋的小道的開端壹路走過穿梭在叢林的小屋中間,打著自制的小燈籠,走過壹家,壹個接著壹個的道來"恭喜發財","恭喜發財"那麽這壹家便會拿來大袋的糖果,依次發給每個小孩,頓時,他們臉上就洋溢著像陽光般燦爛溫暖的笑容.偶爾,坐進去,女主人便會拿出自己家裏的果盤請不知名的小客人吃.泡茶,極盡地主之宜的熱情招待新年送祝福的小財神們.拜年的小朋友壹路上吃著,玩著,叫著,鬧著,笑著,幸福的聲響壹直延續到午飯.許願點燃壹個個煙花,讓它們沖上雲霄.累了壹天的我們靜靜的躺在草坪上看著煙花響徹大江南北.煙火色彩是美麗的,好像來年的日子美得讓人不及顧遐.。

2. 模仿北京的春節作文

過春節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

每到春節,人們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辭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這時是小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

年三十的清晨,我和媽媽興高采烈地去街上買東西準備做年夜飯。街道上處處張燈結彩,十分熱鬧,家家戶戶貼著“倒福”、掛著燈籠。

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紛紛面帶微笑地走向大小商場,有的購物,有的遊玩。這樣熱烈祥和、繁華喜慶的節日氣氛,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啊! 晚上,全家人團團圓圓地相聚在壹起吃年夜飯,男女老少歡聚壹堂,在壹片歡聲笑語 *** 享新春之樂。

當晚,煙花怒放,五光十色,美麗極了!等到半夜零時,爆竹齊鳴,歡慶新年的到來,那是多麽激動人心呀!我想此時此刻,全國各族人民壹定都在歡慶新年的到來吧。 大年初壹,男女老少穿戴壹新,吃年糕和湯團,即希望“年年高、團團圓”的意思;大年初二開始,親朋好友們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

拜年時,首先要到最親的長輩家裏拜年,然後是平輩間互相拜年。長輩們都給我們小孩子發紅包,我們可高興啦!哦!我差點忘了告訴妳們,過春節時,家家戶戶的房子裏都要放兩三根甘蔗,因為甘蔗代表“節節高”;年夜飯中也總有壹道菜是魚,因為“魚”和“余”是諧音,表示“年年有余”的意思。

當然,在春節裏,千萬不要說不吉利的話,否則會被長輩埋怨,說妳不懂規矩的。 過春節讓我了解了春節時各種各樣的習俗,體會到了人世間的親情,也體會到了朋友們之間那種純潔無瑕的友情。

雖然我的口袋裏裝滿了的紅包,有壹副“財大氣粗”的模樣,但我早已作好了今後的打算,妳們想知道嗎? 古人曾曰:“壹日之計在於晨,壹年之計在於春。”我要在歡樂的節日過後,在2008年的開始,向著新的目標前進,開創我的美好未來。

3. 仿照< >寫作文

中國五十六名族個個的春節都不同凡響,我們海寧的春節也別具壹格。“臘七臘八,凍死寒鴉”,照長輩的說法,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長輩還說在以前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屋裏屋外到處都彌漫著壹股粥的香味,由南瓜、芋艿、番薯等食物熬成的臘八粥,可真是美味至極。

臘月二十之際,就要開始準備年貨了,我們還要自己腌制出鹹肉和鹹魚,好在過年的時候美美地吃壹頓。到了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送竈王,傳說送了竈王就可以過年啦。這時候小孩子們可開心了,他們去買爆竹、煙花什麽的玩意兒,等著新年的時候放,大人們則給小孩子們買新衣服,等著新年的時候穿,還要買許多好吃的、好玩的來招呼客人。大人們也忙壞了,要準備吃的、喝的、穿的以及用的。好顯示出新年萬象更新的氣象。

終於,除夕夜降臨了。這夜,家家燈火通宵,爆竹聲連綿不絕,小孩們個個都把買來的煙花炮竹在除夕夜的天空燃盡。大人們歡歌笑語,又唱又跳,好不熱鬧。我最喜歡除夕了,因為除夕這天小孩可以收到好多好多的紅包,親戚要給,家人還要給,父母各要包紅包,叫壓歲包,這天晚上還要把壓歲錢放在枕頭下壓著睡到天亮,這就叫壓歲錢。寓意歲歲平安,年年健康。

正月初二到正月初八這段時間,大人們有的呆在家裏面接待客人,有的則走街串巷給親朋好友拜年。壹直到正月十五的時候,春節的另壹個 *** 到來了。

正月十五的時候,便迎來了元宵節。這壹天大家都要吃元宵、猜燈謎,如果天氣好的話大街上就會人山人海,因為會有成百上千的燈被推出來,它們有的是12生肖的模樣;有的是鳳凰的模樣;有的則是壹個壹個的小人。並且,這天壹家人都要在壹起吃團圓飯,不可有人缺席。

壹眨眼,春節就結束了,學生們上學,大人們工作,壹切都回到原來的樣子了。這就是海寧的春節,但無論是哪裏的春節,“熱鬧”壹詞確實被中國人揮霍的淋漓盡致。

4. 仿寫北京的春節作文

我的家鄉在萊州,我們這裏的春節習俗可謂五花八門,聽我介紹壹下吧! 在臘八那天,家家戶戶都熬臘八粥,那是把農民壹年辛辛苦苦收獲的各種豆類米類放入鍋中熬。

那粥色味俱全、熱氣騰騰,讓人忍不住就想上去嘗壹口,在大飽口福之余讓我們感受到了豐收的喜悅。有了臘八粥,當然缺不了臘八蒜,臘八蒜是用醋泡制而成,等到過年的時候蒜泡成了翡翠綠,醋也酸甜可口了,蘸著餃子壹定會讓人想多吃幾個。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我家那邊都會大掃除壹次,讓人有著煥然壹新的感覺。到了晚上,鞭炮聲也會響起,劈裏啪啦,象征來年紅火。

除夕那天,我們會貼對聯。中午,父母忙著做午飯,雞鴨魚肉樣樣不缺,還要準備過年的餃子,餃子餡五花八門,有的裏面放錢象征著來年發財,有的糖象征著甜甜蜜蜜……到了晚上,我們會放鞭炮,左鄰右舍,鞭炮聲不間斷。

壹家人團聚在壹起吃著餃子,迎接新的壹年的到來! 到了正月初壹,我們在四面八方傳來的爆竹聲中起床,爸爸到外面放鞭炮,媽媽在裏面下餃子,餃子做好了,我們開始吃餃子,餃子十分香,再沾上點臘八醋,讓人大飽口福,吃飽了,到鄰居家,朋友家,親戚家拜年,下午召集親朋好友,嘮嗑聊天。 元宵節到了,早上,壹大碗熱氣騰騰的糯米元宵盛了上來。

到了晚上,處處張燈結彩,我們開始了逛花燈,猜燈謎,猜中了,就會送壹些精美的小禮品,讓我更加起勁。 這就是我的家鄉萊州的春節習俗,歡迎妳到我的家鄉想體會濃濃的年味。

5. 模仿《北京的春節》寫壹篇45O字的作文

街上的人行色匆匆,大包小包地往家裏提,小販們也掛出了紅紅的春聯和福字 過年前夕,許多人都十分忙。

許多去外地打工的人都帶著大包小包的年貨,向家走去。 大年三十的晚上,媽媽就在廚房做著香噴噴的年夜飯。

而我卻守候著電視機前,等待著春節聯歡晚會的開始。 妳也可以投稿 我喜愛的春晚終於開始了,媽媽的飯菜也準備的差不多了。

哇!這壹天終於來了!我們立刻開始吃飯了。我先夾了壹個白菜餡的餃子,特別好吃,接著媽媽給我夾了壹個海鮮味的,我搖搖頭:“媽媽,我不喜歡這個味道!”媽媽非讓我吃,還笑著說:“這個餃子最甜!”我咬了壹口,見壹塊水果糖在口中,酸甜可口,好吃極了!原來如果吃到了帶糖的餃子,這壹年都會幸福甜蜜的。

在不知不覺中新年到了,我們歡呼起來。 初壹的壹大早我就被鞭炮聲吵醒了。

鞭炮四響,禮花沖天,大家的歡聲笑語增添了過年的氣氛,本是熱鬧的街道變得冷清,傳統的春節就這樣年復壹年,壹代人傳壹代人的延續著 最值得我高興的不僅僅是在過年的時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為重要的是能夠收到家人給的壓歲錢,收壓歲錢也可以說是收紅包,因為紅色象征活力、愉快與好運。 燈火通明的居民區家家戶戶貼上了春聯,請來了門神和財神以求全家人幸福安康,也寄予了新年的希望。

6. 仿照六年級下冊語文第六課的課文《北京的春節》,寫壹篇作文,題目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壹首千古傳唱的好詩。

小時候,每到過年時期,我和小夥伴們便開始吟誦這首喜氣洋洋的詩,增添了節日的氣氛。不久,幾乎所有的孩子都熟悉了這首詩,家鄉的過年習俗也不由自主地脫口而出,我至今依然刻骨銘心。

大年30早晨,我早早地來到奶奶家拜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壹對精巧的對聯,那鮮紅紙上的壹撇壹捺顯得龍飛鳳舞,像壹個笑瞇瞇的臉蛋,洋溢著春節歡樂的氣息。聽奶奶說:貼對聯是當地的壹門手藝,大年30壹大早,家家戶戶老老小小就得在對的壹字壹句的字眼間上下壹番苦功夫了,怪不得壹幅對聯上藏著各種各樣的筆風:有稚嫩的、潦草的、堅韌的……應有盡有。

雖然不算工整,但是包含著壹種濃厚的風情。走進廳堂,桌子上花花綠綠的食品看得我眼花繚亂:清脆的藕片鋪在“寶蓮燈”上,各種各樣的瓜子成堆地散落在“蝴蝶翅”中,色彩鮮亮的油炸食品擺成奇形怪狀的形狀等等。

豐富多彩的食品壹方面招待拜年的孩子,另壹方面食品越多,喜慶分布則越來越廣泛,是來年的好兆頭。但是食品的誘惑並不能使我饞涎欲滴,蠶豆粉絲的味道才是真正的十裏飄香。

在家鄉,貼完春聯後,拜年的客人接連不斷,但是到了中午,大家都急匆匆趕回家和親人團聚在壹起吃蠶豆粉絲。快到中午時,我和表兄弟們趕緊跑到田埂上塞住耳朵,等待爺爺奶奶放鞭炮。

鞭炮聲震耳欲聾,驚天動地,我們躲在遠處的田野,心像小兔子似的怦怦地跳起來,只因為這鞭炮像張牙舞爪的怪獸,發出可怕的聲音,膽小如鼠的我不寒而栗。鞭炮放完之後,新的壹年來到了,我們壹溜煙跑回家。

堂屋裏彌漫著煙霧,可以說是伸手不見五指,但是我們幾個小饞貓可不管三七二十壹,狼吞虎咽,貪婪地吮吸著潤滑而又帶有韌性的蠶豆粉絲。湯汁的香味撲鼻而來,似乎掩蓋了難聞的煙味。

煙霧散盡後,我們壹窩蜂沖出去,手捧壹堆鞭炮,悄悄地來到水邊,用火點燃鞭炮扔入水中,隨後水花四濺,壹股泉水直沖上天,幾條魚兒壹躍而出,翻了個跟頭,壹會兒,水面上又恢復了平靜,我們早已不見了蹤影。有時候用煙 *** 點燃鞭炮,還沒來得及見檢查是否點燃,就壹閃而去,可水面上壹點兒動靜也沒有,當我們歡呼而來探個究竟時,突然,壹個大浪頭翻滾而來,鯉魚打挺的景象又重現。

接著,壹陣又壹陣的驚叫聲回響在周圍,打破了山巒的寂靜。這就是孩子們唱晚而又驚險的遊戲。

晚上,親人團聚在壹起放煙花,天空中五彩繽紛的雨點散開來,蘊含著壹股輕松而又歡快的心情。 家鄉的春節令我回味無窮,家鄉春節的風土人情更讓我感受到人間的美好。

7. 仿寫《北京的春節》的作文,寫山東煙臺人的

家鄉的春節

我們家鄉的春節別有壹番特色,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有精彩。雖然春節期間大家都忙裏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歡樂相比,我想應該是歡樂占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是最值得我們慶賀的壹個時刻。因為在這個時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壹般大家都會回到家裏,與家人們團聚 在壹起,吃上壹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離別時的奇聞樂事,津津有味地品償美味佳肴,享受著團圓的樂趣。吃完年夜飯,我們可以到室外去觀看四處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繽紛綻放,聆聽四處每壹聲喜慶的祝福。走在小鎮的每壹條大街小巷,妳都會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動人心的時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企業科技力量的提高,五花八門、千姿百態的煙花不斷湧現,我們所看到的煙花越來越美、人們燃放的煙花也越來越多,特別是今年我感到變化很大。除了晚上八點鐘的春節聯歡晚會外,到了十二點左右,也就是午夜零點時刻,我們又能聽到壹陣壹陣激烈的爆竹和鞭炮聲,這是為什麽呢?原來,這是為了迎接新壹年的到來啊!

大年初壹的早晨,我們總是要吃湯圓或面條,這是我們的傳統習慣。從初壹開始至初十左右,我們大家都要到親戚朋友家裏去作客拜年。去時壹般都會帶上壹些禮品,表達壹片客氣之意。同樣,親戚朋友來作客也是如此。無論是我們去作客,還是親戚朋友來作客,小孩子肯定賺足了便宜,因為他(她)們能得到大人們的壓歲錢,手拿壓歲錢心裏別提有多高興!

正月裏各個商家初次開門都會燃放爆竹,企業開工壹般在初六之後,也都會燃放大量爆竹,還有的放煙花,都呈現給人壹派喜慶的景象。正月裏我們家鄉還有各類豐富的娛樂活動,如書法家們為大家現場書寫並贈送春聯,京劇、越劇愛好者們會組織演唱會等。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我們春節期間的壹個重要節日,家家戶戶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家鄉的春節多姿多彩,最快樂的當然要屬我們小朋友了。除了過年能有壓歲錢外,最開心的是我們可以輕松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節裏,男孩子們可盡情地點放鞭炮,每壹次響亮的爆炸聲,都預示著壹次快樂的歡呼,哪怕是冒著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們雖然沒有和我們壹起玩,但看著我們那高興的樣子,他(她)們也都心花怒放!

春節是快樂的節日,是豐收的節日,讓我們壹起來慶賀吧!

8. 仿寫北京的春節700字作文

大家都有過過春節吧?春節是熱熱鬧鬧的節日,我是非常喜歡過春節。今年的春節,是在老家過的。

正月二十,我們的餐桌上擺滿了食物,壹***擺滿了四桌。紅的紅綠的綠。我們幾個小孩子看見那麽多美食,都流出了口水,準備大吃壹頓。這就是所謂的年飯。當然,年飯主要不是吃,而是壹種熱鬧的形式。我們幾個孩子剛吃完年飯,就迫不及待的跑去外面買小鞭炮玩。

到了正月二十壹,就是拜年的時候,簡單地說就是向大人問聲好,然後像大人“索取”紅包。如果妳認識的親戚非常之多,那妳就發財了。

正月二十二,這天要忙起來了,第壹個項目就是去山上拜祖宗,拜祖宗的的形式有很多種,可以拿著幾根“香”去,也可以直接拜,還可以燒錢作紀念。我拿著壹大沓冥幣,拿上打火機。壹千億壹張。我拿了很多,然後燒掉了,這種感覺就是爽。

接著,我們還拿出長鞭炮出來燃放,壹個大叔燃放以後,漫不經心的走出來,隨後聽見:“啪啪啪…”的聲響,還有壹些小孩捂著耳朵,但還是流露出了笑容。從山上爬下來,這壹折騰,可累了。我睡的很香。

正月二十三上午,也就是除夕這年,要貼新對聯。帶著壹鍋糯米膠(烹飪出來的那種),走遍屋子,把舊對聯撕下來,然後貼上新的,我負責撕下舊的。雖然這個工作簡單,但也不能亂撕,要對整齊,然後撕下來,不然的話就會撕成不規則形狀,貼不上新對聯。

除夕晚上。我們每家每戶都要放煙花,我們也開始放了。有壹位大叔叼著煙擺好煙花,不緊不慢的燃放了。我連忙把耳套帶上,這才開始了“節目”。在持續了3秒後,壹束火花直速上升,在空中爆發出壹條條彩帶,接著又是壹束火花沖上天,在許多煙花同時上升時,天空立刻映出煥然壹新的景色……

直到看完春晚,我們才休息,這壹天真累啊。

9. 仿寫老舍的北京的春節作文

過年了,年前的大雪凍不住大街小巷裏熱鬧的鞭炮聲,人們的臉上都蕩漾著愉快的笑容。

說起過年,免不了提到吃。對於吃,杭州人更是妙“手”生“花”。

大年三十夜,杭州人家裏壹般都備有幾只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豬大腸叫做常常順利;魚圓肉圓稱為團團圓圓;鯗頭煮肉就是有想頭;春餅裹肉絲暗指銀包金絲;黃豆牙叫如意菜;落花生叫長生果;黃菱肉、藕、荸薺、紅棗四物並煮美其名曰有富,杭州話藕的諧音為有,黃菱肉形似元寶,音形相加等於有富。 吃完年夜飯,來看看杭州人過年的活動吧: 杭州過年的娛樂活動大致有鑼鼓、紙鳶、龍燈和花爆4種。

所謂鑼鼓又稱年鑼鼓,在大鑼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鑼和竹板。年鑼鼓在正月初五之內,多為商家所用,另外,年鑼鼓還有為其它娛樂活動喧染助興的功能。

杭州人對各式年鑼鼓有自己的說法:只聞其聲不聞其詞的取名為元宵鼓、招財鼓、雨夾雪和七五三;既聞其聲又聽其詞的叫做十番、風雲會和絲弦鑼鼓;既無節奏又無言詞的杭州人統稱為亂劈柴。 所謂紙鳶就是“鷂兒”。

鷂兒用細竹為骨,制成飛禽形狀,用紙或絹粘在上面,穿上線迎風放飛。杭州人向來心靈手巧,鷂兒的形狀多彩多姿,有蜈蚣形、蝴蝶形、美人形、月亮形、星形等等;還有以竹為笛,把它綁在鷂兒的頭上,使風聲入笛,其聲如箏,這種類型的鷂兒才是風箏。

另外,過去杭州人還別出新裁地用很長的紙條,粘在小竹圈上,套在線中,等到鷂兒放到高處,將竹圈和紙條附線迎風而上,被杭州人稱作燈鷂。 龍燈的涵義比較寬泛,說小了它是用紙或絹蒙成各種形狀,能夠為燃燭避風的燈罩;說大了它就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燈會的統稱。

原先杭州的船燈,壹般以細木為骨,紮成船的形狀,再蒙上皮紙或嵌上玻璃;還有馬兒燈,用細竹紮成馬的形狀,但沒有四條腿,用紙糊上,分為前後兩截,每截當中點燃壹支蠟燭,分別系在兒童前後身上,象騎馬的樣子;再有走馬燈,燈中豎以麥稭,稭下插在細釘當中,燈的上面是紙制的風車,四邊掛著紙剪的人和馬,用燭煙驅動風車,旋轉燈上的人馬。走馬燈和船燈,只能懸掛不能行動,而其他形狀的燈則可以隨龍燈大隊壹起喧鬧於大街小巷之間。

花爆就是煙花和爆竹的總稱。最大的稱煙火,要在空曠處搭架引放,以看煙花流熒為主;其次是花筒,小大由之,老少鹹宜,點燃後既聽其聲又觀其形;再次是炮杖,尤為少兒所喜,燃放後只為聽其驚心動魄的壹響。

那時候杭州百姓燃放的花爆,多為花筒,比較著名的有在木盆中施放的金盆鬧月、在池塘河溪中施放的水老鼠,以及不受地形限制,各到各處都可施放的九龍取水、二龍戲珠、白鵝生蛋、老鸛彈霞等等。 壹方水土釀就壹方習俗。

老杭州的過年習俗,反映了杭州人隨緣、達觀、仗義、機敏、幽默以及熱愛生活、知書識禮、樂趣自取的壹方民風,這實在是杭州人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