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七律贊美鸚鵡的詩

七律贊美鸚鵡的詩

七律贊美鸚鵡的詩有《鸚鵡》。

《鸚鵡》是唐代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所作的壹首七言律詩。全詩看似寫鸚鵡,實際上寫的是那些被達官貴人養在家裏的歌姬。詩中通過描寫鸚鵡的被困籠中,表達了對受壓抑的歌妓的同情,並寫出她們要求自由解放的願望,表現了詩人的偉大人道主義精神。

原文:隴西鸚鵡到江東,養得經年嘴漸紅。常恐思歸先剪翅,每因餵食暫開籠。人憐巧語情雖重,鳥憶高飛意不同。應似朱門歌舞妓,深藏牢閉後房中。

白話譯文:隴西的鸚鵡被帶到江東,養了幾年後嘴漸漸變紅了。怕它飛走先剪短它的翅膀,每次給它餵食時才暫時開壹下籠門。人愛惜它嘴巧感情雖重,鳥卻想高飛與人的想法不同。它很像那富貴人家的歌女舞女,總是被深藏禁閉在後房中。

隴西鸚鵡到江東,養得多年嘴漸紅。“隴西”盛產鸚鵡,唐皮日休《哀隴民》詩雲:“隴山千萬仞,鸚鵡巢其巔。”鸚鵡從“隴西”被帶到了“江東”,離家萬裏,“多年”二字,又寓示了它已離家多年。

野生的鸚鵡被人工餵養多年,“嘴漸紅”,貌似更加鮮紅艷麗,實暗示著已是悄悄地人老珠黃,個性泯滅,“嘴漸紅”又有什麽用處,只不過更為主人寵愛罷了。

創作背景:

因朝中朋黨傾軋,於長慶二年(822年),白居易請求外放,先後為杭州、蘇州刺史。這首詩就作於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年),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

白居易作為現實主義詩人,很是關心百姓的疾苦,並在自己職權之內給予百姓之益助。但現實始終是現實,個人力量終究有限,有些事無法改變,他很苦惱,也很無奈,在這種情況下創作了《鸚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