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資政新篇>在外交上和政治上有那些主要主張?

<資政新篇>在外交上和政治上有那些主要主張?

《資政新篇》在外交上的主要主張:

資政新篇首先提出「審勢」、「立法」的思想,詳細闡述了當時西方國家的歷史和現狀,指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是英、美、法,稱贊這幾個國家「技藝精巧,邦法宏深」。介紹英國說:「英吉利,……於今稱為最強之邦,由法善也。」介紹美國說:「花旗邦即米利堅,……邦長五年壹任,限以俸祿,任滿則養尊處優,各省再舉。有事各省總目公議,……以多人舉者為賢能也。以多議者為公也。」介紹法國說:「佛蘭西邦,……各邦技藝,多始於此。別邦雖精,而佛邦不在其下。」又對德意誌、俄羅斯及其他國家的政治狀況,經濟、歷史和地理等都作了扼要的論述。指出俄羅斯原是落後挨打的國家,自經向西方學習,也強盛起來說:「俄羅斯邦……百余年前,……屢為英、佛、瑞、羅、日耳曼等國所迫,故遣其長子偽裝凡民,到佛蘭西邦學習邦法,火船技藝,數年回邦,……大興政教,百余年來,聲威日著,今亦為北方冠冕之邦也。」對日本發展的形勢作出準確的預見說:「日本邦近與花旗邦通商,得有各項技藝,以為法則,將來亦必出於巧焉。」

資政新篇分析這些西方先進國家和正在興起的國家,不只是看到它們技藝之精,而尤其強調了它們政教體制的「善法」。俄羅斯與日本的興起,就是向西方「學習邦法」,「以為法則」,並非僅師其「火船技藝」的長技。它還指出世界上有壹些國家昧於大勢,守舊不變,因而國勢衰頹,挨打受欺說:「土耳其邦……不知變能,故邦勢不振,而於丙長年為俄羅斯所侵。」它沈痛地說:正是由於不知變通,中國在世界上也淪為被欺淩的弱國,「不能為東洋之冠冕,暫為失色,良可慨矣!」它大聲疾呼,中國必須認清世界大勢,學俄羅斯、日本的榜樣,吸取土耳其的教訓,「因時制宜」,取法西方各國的「綱常大典」,立法定制,否則「悔之晚矣!」力勸天王洪秀全,「曷不乘此有為之日,奮為中地倡,以頂天父天兄綱常,太平壹統江山萬萬年也。」這就是說,要建設壹個新的國家,不應當再走中國傳統的老路。而必須學習當時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和科學技術。

《資政新篇》在政治上的主要主張:

主張對外開放引進科學技術 太平天國在洪仁玕到天京之前已執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這是基於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反侵略的認識而來,但對於對外開放的必要性的認識卻很淺薄。資政新篇極力批判中國過去閉關政策的愚昧,指出「拘拘不與人交接」,是夜郎自大的「淺量者之所為也」。其結果「以致全體閉塞,血脈不通,病其深矣!」主張對外開放,吸收各國之長,開通民智,以引進西方科學技術說:「外邦人技藝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許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惟許牧司等並教技藝之人入內,教導我民,但準其為國獻策,不得毀謗國法也」。資政新篇這種認識,顯然是和它向西方學習科學技術,建立近代化企業的規劃相聯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