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字原本有兩個讀音,bò和bǒ,在劉禹錫的《浪淘沙》詞中讀作bǒ,意思是搖動,晃動。
這個字出自於唐代詩人劉禹錫《浪淘沙九首》其壹,詩的全文如下:
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白話譯文
萬裏黃河彎彎曲曲挾帶著泥沙,波濤滾滾風浪搖動來自天涯。如今我們可以沿著黃河徑直到銀河,我們壹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
擴展資料:
《浪淘沙九首》其壹演繹了神話傳說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劉禹錫寫詩常借物抒情言誌,牛郎和織女是天上的星宿名稱,和高高在上、距己遙遠的朝中之位相似。
劉禹錫本在高處任職,由於讒言遭到貶謫下放的不公待遇,但詩人為蒼生造福的社會理想永不改變。劉禹錫渴望回到能夠發揮自己才能的職位,有壹番作為,縱然是惡浪頻襲也不改入世的初衷。由此可見,詩人百折不撓、積極進取的精神。
這首詩用誇張等寫作手法抒發了詩人的浪漫主義情懷,氣勢大起大落,給人壹種磅礴壯闊的雄渾之美,壹不留神就會落後於詩人的思路。
這首詩通俗易懂,常見諸兒童讀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