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鞭炮聲中,舊年過去了,每個人都在溫暖的春風享受屠蘇葡萄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每個人都脫下舊的桃符,換上新的。
二、原文:
元日宋:王安石
鞭炮的轟鳴聲,舊的壹年過去了;溫暖的春風迎來了新年,人們愉快地喝著新釀的屠蘇葡萄酒。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擴展數據
壹、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王安石新政之初。為了擺脫宋朝面臨的政治經濟危機和遼、西夏的不斷侵擾,1068年,宋神宗召見王安石“屢入右路”,王安石隨即上書主張變法。次年,他投身政治,主持變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聯想到變法之初的新氣象,寫下這首詩。
第二,欣賞
這首詩描寫了春節辭舊迎新的情景。鞭炮聲送走了舊年,我壹邊喝著醇香的屠蘇葡萄酒,壹邊感受著春天的氣息。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家家戶戶的桃子都換上了新的。
這是壹首關於古代迎接新年的即興作品。它以民俗為基礎,敏感地吸收了老百姓過年時的典型素材,抓住了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細節:放鞭炮、喝屠蘇酒、換桃子,充分展現了過年的歡樂氣氛,生活豐富多彩。
百度百科-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