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暢的新客呵!我已經聽到
妳叫了,聽了真快樂。
杜鵑呵!該把妳叫做飛鳥,
或只是飄忽的音波?
我靜靜堰臥在青草地上,
聽見妳呼喚的雙音;
這音響從山岡飛向山岡,
回旋在遠遠近近。
妳只向山谷咕咕傾訴,
詠贊陽光與花枝,
這歌聲卻仿佛向我講述
如夢年華的故事。
春天的驕子!歡迎妳,歡迎!
至今,我仍然覺得妳
不是鳥,而是無形的精靈,
是音波,是壹團神秘。
與童年聽到的壹模壹樣——
那時,妳們的啼鳴
使我向林莽、樹梢、天上
千百遍瞻望不停。
為了尋覓妳,我多次遊蕩,
越過幽林和草地;
妳是壹種愛,壹種希望,
被追尋,卻不露行跡。
今天,我還能堰臥在草原,
靜聽著妳的音樂,
直到我心底悠悠再現
往昔的黃金歲月。
吉祥的鳥兒呵!這大地沃野
如今,在我們腳下
仿佛又成了飄渺的仙界,
正宜於給妳住家!
二、作者簡介
威廉·華茲華斯(1770-1850)
英國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湖畔派”詩人的代表,出生在位於英格蘭北部湖區坎伯蘭郡的壹個律師家庭。1787年,入劍橋大學學習,廣泛涉獵文學。1790年,華茲華斯徒步到法國、阿爾卑斯山區和意大利旅行。隨後在法國居住了壹年,受到法國大革命的深刻影響。1795年,他與詩人柯爾律治結交,開展了富於成果的合作。1798年,二人合著的《抒情歌謠集》出版,這是英國浪漫主義文學史上的壹個裏程碑。1800年,《抒情歌謠集》再版,華茲華斯為此寫了壹篇序言,系統表述了自己的浪漫主義詩學理論,對西方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1808年,華茲華斯度過了他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19世紀20年代以後,他的詩才開始衰退,但名聲日隆。1843年,他被授予桂冠詩人稱號。1850年去世。
華茲華斯的 自然詩 取得了極高的成就,代表作有《詠水仙》、《致杜鵑》、《坎伯蘭老乞丐》、《孤獨的收割人》、《我們***七個》、《丁登寺》等。他以英國特有的綠野、灌木、花叢、湖泊、丘壑、鳥雀等自然風景和生物為表現對象,歌詠其靈秀之美。他將自然與文明對立起來,認為自然具有神性,感受自然、融入自然,是提升精神境界、實現生命本質的重要途徑,而文明會使人的心靈鈍化,精神墮落;同時,他也在探索文明人回歸自然之路。更可貴的是,他把農人、鄉村生活作為大自然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筆下的乞丐、收割者、農人、鄉村兒童,地位雖卑微,生活雖困苦,但都與自然保持著和諧關系,生命自有其尊嚴和價值。
三、《 致杜鵑》是壹首贊美杜鵑的抒情詩
詩人沒有從體形、顏色、動態等實體性方面描寫杜鵑,而是集中筆墨描寫杜鵑美妙的啼鳴聲,並由此引發回憶和聯想,創造出別具壹格、優美動人的意境,抒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杜鵑是北半球常見的鳥類,在中國還被稱為布谷或子規,春季鳴叫,發雙音,聲音婉轉悠揚、清脆悅耳,且可連續鳴叫較長時間;又習性膽怯,常棲息於植被稠密之處,飛行急速,因此往往僅聞其聲,不見其形。詩人在第壹詩節就稱杜鵑是“歡暢的新客”,是“飄忽的音波”,既點出了其在新春鳴唱的習性特點,也確立了全詩描寫杜鵑鳴叫的兩個角度: 聲音的歡暢和神秘。 全詩連續用了“歡暢的新客”、“詠贊陽光與花枝”、“春天的驕子”、“壹種愛,壹種希望”、“吉祥的鳥兒”等短語,以凸顯杜鵑在春天鳴唱的快樂、歡暢和喜悅之情;又先後用“飄忽的音波”、“無形的精靈”、“壹團神秘”、“不露行跡”等短語,表現其鳴唱的靈動、曼妙、飄忽、神秘之美。 兩個角度相互交織烘托 ,把杜鵑鳴唱賞心悅耳又不可言狀的情態形象地展示在讀者面前。
四、詩歌內容所表達的意思
杜鵑鳴唱之美的發現者和感受者是詩人,因而,它與詩人之間的聯動關系就成為《致杜鵑》描寫的重點。全詩***8節。詩人先是聽到杜鵑久違的歡暢鳴叫,感到由衷的快樂,並向春天歸來的杜鵑表示熱烈的歡迎。隨後,詩人轉入回憶,追想童年時代聆聽杜鵑鳴唱的妙音;而其中最令詩人緬懷的是當年試圖尋覓杜鵑蹤跡而不得的情景,童心童趣躍然紙上。最後,詩人感念因為杜鵑把自己的童年時代變成了“黃金歲月”,遂轉入聯想,想象杜鵑美妙的歌聲將人間裝點成“飄渺的仙界”和樂園。詩人通過對杜鵑鳴唱的聆聽、回憶、尋覓、聯想,與杜鵑建立起持續的契合、呼應。對話關系,在靈犀相通中,源源不斷地接獲來自杜鵑所代表的自然給予自己的精神養分和靈魂啟迪。詩人認為,人類壹旦與自然建立了這樣壹種和諧關系,世界也會變得無限美好,大地會成為精神的樂園。
五、藝術特色
采用移情手法,將人類情感灌註於杜鵑,從而確立了抒情的基礎。比喻在詩中也被大量采用,展現了杜鵑意象的豐富性和多面性。
六、知識鏈接
1、 浪漫主義文學運動
浪漫主義文學運動是法國大革命之後爆發的第壹個資產階級文學運動。產生於18世紀末的德國和英國,在19世紀上半葉影響到整個歐洲並達到繁榮時期。
浪漫主義文學具有鮮明特征:壹是具有強烈的主觀抒情性和理想性;二是大自然的意象成為重要的情感載體;三是藝術形式自由,主張打破詩歌的韻律的束縛,主張采用日常語言來表示自己對陳規舊俗的蔑視。
2、 “湖畔派”詩人
湖畔派詩人是指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運動中較早產生的壹個流派。主要代表有華茲華斯、柯爾律治和騷塞。由於他們三人曾壹同隱居於英國北部的昆布蘭湖區,都主張“回到大自然中去”,以詩贊美湖光山色,並以此與現代文明弊端相抗衡,所以有“湖畔派詩人”之稱。有人認為湖畔派詩人代表英國消極浪漫主義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