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來自清代林則徐全集。
原文
青山不畫千年;綠水無弦。
青山彩花笑;綠水和沈默的鳥兒歌唱。
努力不壹定是壹天的結束;強硬的手壹定很討厭。
如果壹杯水如其名般清淡;辛穎村的茶比酒更香。
國將生死;妳會因為不幸而回避它嗎?
翻譯
離家遠行,走到哪裏都會敞開心扉。我們要樂觀豁達,不要心裏難過。天下大事,國家大事,很難無過,甚至高官顯貴也不是天生就有的。
回顧廣東轟轟烈烈的反英禁煙運動,我鄙視英國侵略者。從今往後,我要走遍祖國,觀其勢,數山河。
不要理會這種人的幸災樂禍和冷嘲熱諷,鄙視“趙老送燈臺”之類的廢話
我能力低,責任重,已經覺得精疲力盡。壹次次擔當重任,以我日漸衰老的身體和平庸的才華,肯定是支撐不住的。
如果對我的國家有好處,我會不顧生死。有福氣就能避開煩惱,迎難而上嗎?
我被流放到伊犁,也是因為妳的善良和慷慨。我還是退伍吧,做壹個成熟的軍人。
我在東坡支林跟我老伴開玩笑說宋真宗把楊普和蘇東坡叫進監獄的故事,說妳還不如背《這回毀了老頭皮》這首詩給我送行。
做出贊賞的評論
這首詩寫於1842年8月,林被貶伊犁,途經安。詩中表現了林在禁煙抗英問題上不顧個人安危,即使被革職,也無怨無悔地去了被貶的地方。
擴展數據:
林則徐(1785 8月30日-1850 165438+10月22日),福建省(今福建省福州市)官員,字“穆”、“石林”,晚上有“村中老人”、“退村”、“退七十二峰”等名號。他是晚清政治家、思想家、詩人,是中華民族在抵禦外侮過程中的偉大民族英雄。他的主要成就是在虎門銷毀鴉片。
曾任江蘇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陜甘總督、雲貴總督,兩度出任欽差大臣。歷史學家稱他為中國近代第壹大臣。謚號文中。
林則徐全集的作品有奏折、公函、紙幣、詩歌、書信、日記,以及他翻譯的《四大洲誌》。這些譯著分散在全國各地,長期以來沒有得到系統的整理。
綜合評價
林則徐,著名封建政治家,地主階級改良派代表人物,從政40年,任職13省。雖然作為封建官吏,他有“忠君”的思想,鎮壓過少數民族的起義,但在中華民族面臨半殖民主義的關鍵時刻,他挺身而出,“把不幸和榮辱放在壹邊”,堅決禁煙,抵抗外來武裝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
還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發展民族工商業。這是他壹生活動和思想的主流。林則徐是中國近代第壹位民族英雄。
林則徐生於乾隆五十年。嘉慶、道光兩代之後,鹹豐登基不久就去世了。他從政40年,先後擔任過許多職務,但他的清正廉明為國人所敬仰,贏得了“林青天”的美譽。林則徐壹生在14省份擔任過各種官職。他的過人之處在於,他總是處處表現出壹絲不茍的責任感。
有了責無旁貸的奉獻,辦法總比困難多。當時有人評價林則徐“凡事不認真,無惡法”。雖然林則徐的實幹精神不能挽救清朝的命運,但不可否認的是,林則徐努力做的每壹件實事,無論是在局部還是在具體問題上,都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好處。
林則徐在每壹個崗位上,做每壹件事,從來都不是敷衍了事。用智慧做事貫穿了林則徐為官從政的全過程,或者說林則徐的壹生是用智慧做事的壹生。?
和許多偉大的歷史人物壹樣,林則徐是人,不是神,所以他不可避免地具有階級性和歷史局限性。林則徐生活在中國封建社會即將解體、外國資本家入侵、民族獨立受到嚴重威脅的時代。
他與魏源、龔自珍等愛國開明的封建士大夫壹起,決心探索挽救腐朽的清王朝、使國家富強、捍衛民族獨立和生存的道路。
他把反對外患、維護清朝統治作為解除“內憂外患”的兩大任務。年老多病,毅然前往桂林鎮壓天地會起義,可見其封建正統觀念根深蒂固。林則徐的局限性恐怕主要在這裏。?
著名評論
美國學者馬爾斯《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能力非凡的行政官員是道光的化身。”。林禽的整個經歷非常清楚。他的動機是禁止鴉片的進口和消費。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準備使用壹切手段,但他的任務是無望的。"
英國著名香港史專家安德魯·葛《香港的歷史》:“(林則徐禁煙計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果斷出擊,令英國人大吃壹驚。(他們)沒有想到林則徐會果斷、充滿活力地為中國的利益而獻身。”
張信寶,旅美中國學者,林琴察與鴉片戰爭(出版於1964)“以勤奮、改進政府工作的強烈願望和竭盡全力造福人民的信念而聞名於世。在19世紀的所有中國政治家中,林則徐的形象和影響是超越他人的。”
前英國駐港總督兼駐華公使淩豹《欽差大臣林則徐的生活與作品》:(林則徐)是中國最傑出的政治家。在中國,可以說林則徐就是那個國家人民的縮影——那個龐大帝國的輿論都集中在這個人身上。他是中國理想的愛國者。他是聖人,他是萬聖之聖。
他把自己的智慧和傳統智慧結合在壹起,這是中國愛國者的驕傲。(他)太偉大了,不會被遺忘,而且(林則徐)36年來忠誠地、幾乎不間斷地為他的國家服務。"
百度百科-林則徐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