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什麽叫“左翼’作家?左翼作家有哪些?

什麽叫“左翼’作家?左翼作家有哪些?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現代文藝團體。簡稱“左聯”。1928至1929年間的

革命文學論爭,傳播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提高了革

命作家的思想理論水平。通過論爭,各方的觀點逐漸接

近,提倡和發展普羅(英語prole-tariate音譯“普羅利

塔利亞”的簡稱,意為“無產階級”)文學成為他們的

***同要求,資產階級文藝家對於革命文學的攻擊,從另

壹個方面促使革命作家認識到必須聯合起來才能有力地

進行文藝思想鬥爭;蘇聯的“拉普”(全稱“俄羅斯無

產階級作家聯合會”),日本的“納普”(全稱“全日

本無產者藝術聯盟”)和“革命文學國際局”先後成立,

也對中國革命作家的聯合起了推動作用。革命文藝運動

的發展及其由於論爭而暴露出來的弱點,引起中國***產

黨中央的重視,加強了對文藝工作的領導,幫助革命作

家成立聯合的團體。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於1930年3月2日在上海

的中華藝術大學舉行。到會的有馮乃超、華漢(陽翰笙)、

龔冰廬、孟超、莞爾、邱韻鐸、沈端先(夏衍)、潘漢

年、周全平、洪靈菲、戴平萬、錢杏□(阿英)、魯迅、

畫室(馮雪峰)、黃素、鄭伯奇、田漢、蔣光慈、郁達夫、

陶晶孫、李初梨、彭康、徐殷夫、朱鏡我、柔石、林伯

修(杜國庠)、王壹榴、沈葉沈、馮憲章、許幸之等40余

人。最初的盟員***50余人。大會通過了左聯的理論綱領

和行動綱領,選舉沈端先、馮乃超、錢杏□、魯迅、田

漢、鄭伯奇、洪靈菲7人為常務委員,周全平、蔣光慈兩

人為候補委員。魯迅在會上發表題為《對於左翼作家聯

盟的意見》的演說,強調革命作家壹定要接觸實際的社

會鬥爭。他對左聯工作提出四點意見:“對於舊社會和

舊勢力的鬥爭,必須堅決,持久不斷,而且註重實力”;

“戰線應該擴大”;“應當造出大群的新的戰士”;“聯

合戰線是以有***同目的為必要條件的。……如果目的都

在工農大眾,那當然戰線也就統壹了”。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創辦的部分刊物

左聯壹成立,立即遭到國民黨政府的破壞和鎮壓,如

取締“左聯”組織,通緝左聯盟員,頒布各種法令條例,

封閉書店,查禁刊物和書籍,檢查稿件,拘捕刑訊,秘密殺

戮革命文藝工作者等。人們習慣稱為“左聯五烈士”的

李偉森(李求實,左翼文化工作者,不是左聯成員)、柔

石、胡也頻、殷夫、馮鏗,就是1931年2月7日被秘密殺

害於上海龍華國民黨警備司令部的。但左聯仍頑強戰鬥,

除上海總盟外,還先後建立了北平左聯(又稱北方左聯)、

東京分盟、天津支部,以及保定小組、廣州小組、南京

小組、武漢小組等地區組織。參加左聯的成員,也不限

於文化工作者,還擴大到教師、學生、職員、工人,盟

員總數達數百人。

左聯的領導機構,起初是常務委員會,後改稱執行

委員會(或兩者同時並存),設秘書處,有行政書記負責日

常工作。下設組織部、宣傳部、編輯部、出版部、創作

批評委員會、大眾文藝委員會、國際聯絡委員會等。擔

任過左聯領導工作的,除成立大會選出的常務委員之外,

後來還有茅盾、馮雪峰、柔石、丁玲、胡風、以群、任

白戈、夏征農、徐懋庸、何家槐、林淡秋等。左聯內有

中國***產黨的組織“黨團”,先後擔任黨團書記的有潘

漢年、馮乃超、馮雪峰、陽翰笙、丁玲、周揚等。在組

織上,左聯接受中***中央宣傳部文化工作委員會(簡稱

“文委”)的領導。

左聯與國際無產階級文藝運動建立了聯系,1930年

11月,左聯派蕭三作為代表參加在蘇聯哈爾科夫召開的

第二次國際革命作家代表會議。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加入

國際革命作家聯盟,成為它的壹個支部——中國支部。

左聯先後創辦的機關刊物有《萌芽月刊》、《拓荒

者》(二刊系接辦)、《巴爾底山》、《世界文化》、

《前哨》(第 2期起改名為《文學導報》)、《北鬥》、

《十字街頭》、《文學》《文藝群眾》、《文學月報》、

《文學新地》等等;還秘密發行了《秘書處消息》和《文

學生活》;並在《時事新報》副刊《青光》主辦《每周

文學》。另外有外圍刊物《文藝新聞》。北平左聯機關

刊物有《文學雜誌》、《文藝月報》等。東京分盟辦有

《東流》、《新詩歌》、《雜文》(後改名《質文》)。

左聯盟員以個人名義編輯的刊物有《無名文藝》(葉紫、

陳企霞)、《文藝》(周文、劉丹)、《春光》(莊啟

東、陳君治)、《中華日報》副刊《動向》(聶紺弩)、

《譯文》(魯迅,後為黃源)、《太白》(陳望道)、《新

小說》(鄭君平,即鄭伯奇)等。左聯領導的中國詩歌

會有會刊《新詩歌》。

左聯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指導自己的實踐,在宣

傳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方面,魯迅、瞿秋白、馮雪峰等

人都做了不少翻譯介紹工作。左聯從壹開始就重視理論

批評工作,其成員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武器,對於“新月

派”、“民族主義文藝運動”、“自由人”、“第三種

人”及“論語派”等的資產階級文藝觀點,進行了批評。

對國民黨當局的反動文藝政策,進行了批判和鬥爭。他們

很重視文藝大眾化的問題,先後在《大眾文藝》、《拓

荒者》、《文學導報》、《北鬥》、《文學》、《文學月

報》以及其他報刊上發表文章,展開熱烈討論,形成很

有聲勢的文藝大眾化運動。

左聯領導的左翼文藝運動,在創作方面取得巨大成

就。革命作家在左聯刊物和其他進步刊物上發表了大量

作品,魯迅的《故事新編》以及他和瞿秋白的雜文,茅盾

的《子夜》、《林家鋪子》、《春蠶》,蔣光慈的《咆

哮了的土地》,丁玲、張天翼、葉紫等人的小說,田漢、

洪深、夏衍等人的劇作,中國詩歌會諸詩人的詩歌,都

以其思想上藝術上新的拓展,顯示了左翼文藝的實績,產

生了廣泛的影響。在左聯的培養下,湧現了

沙汀

、艾蕪

葉紫

、周文

、蔣牧良

、艾青、

蒲風、

聶紺弩

、徐懋庸

壹批文學新人。他們給文壇帶來許多生氣勃勃的作品,成

為30年代文壇上活躍的力量。創作方面的巨大成就還在

於出現了許多新的具有重大社會意義的題材和主題。革

命者在白色恐怖下的英勇鬥爭,工人群眾對資本家剝削

的猛烈反抗成為許多作品描寫的內容。農村生活和鬥爭

的題材也進入了許多作家的創作視野,不少作品以真實

生動的藝術畫幅反映了農村貧困破產的景象,顯示了廣

大農民的覺醒和鬥爭。此外,30年代動蕩不安的城市生

活也在文學作品中得到了真實、集中的反映。所有這些

作品都體現著強烈而鮮明的時代色彩。

由於受到當時中國***產黨內左傾路線的影響,左聯

在工作中有過教條主義、宗派主義的錯誤傾向。反映在

創作中,不少作品內容上染有較濃厚的小資產階級意識。

有些作品還有公式化、概念化的弱點。對此,魯迅曾進

行過中肯而切實的批評。1936年春,為了適應抗日救亡

運動的新形勢,左聯自行解散。

左聯在國民黨政府殘酷壓迫下頑強戰鬥了 6個年頭,

粉碎了國民黨當局的文化“圍剿”,有力地配合了中央

蘇區軍事上的反“圍剿”鬥爭。左聯培養了壹支堅強的

革命文藝大軍,為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甚至

建國以後的人民文藝事業準備了壹批骨幹人才。左聯為

建設人民大眾的革命文藝作出了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