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馬謖做了什麽讓街亭之戰留下這麽多謎團?

馬謖做了什麽讓街亭之戰留下這麽多謎團?

街亭之戰留下的謎團很多。讓我們看看我們的專欄作家南門太守在實地探索後是如何解決它們的。

對於1789年前的街亭之戰,在為蜀漢和諸葛亮惋惜的同時,也有很多不解。

在這些難題中,有兩個最重要的:

其中壹個謎題是,街亭位於整個隴西地區的北部。當時並不是蜀軍和魏軍爭奪的核心區域,而且距離蜀軍的大本營岐山堡也很遠。為什麽雙方會在這裏打起來?

也就是說,隴西地區告急,張合率軍從關中救援。最近的路線應該是今天從寶雞到天水,也就是渭河流域壹帶。他為什麽繞了壹大圈?

按照張合的行軍路線,他既然要過街亭,就說明他會壹路向西,不會馬上掉頭南下找蜀軍主戰。街亭周圍的道路是由河谷的方向決定的。如果是往南走,就不會來到街亭,而是在街亭東邊(今張家川縣)改變方向。

那麽,張赫要去哪裏?

第二個困惑是諸葛亮派馬謖鎮守街亭。普遍的看法是馬蘇太無能,只會紙上談兵,聽不進別人的建議。他錯把部隊從街亭所在的四川路拉過來,但張合抓住了破綻,崩潰了。

言下之意,如果馬謖指揮正確,還有壹仗要打,甚至可以完成阻擊任務,但這無疑是把馬謖當成了軍事白癡。

這當然就更沒有說服力了。如果馬謖是個白癡,諸葛阿良不是更大的白癡嗎?不符合他們過去的軍事經驗。馬謖決定守山壹定有他的理由,但這個理由是什麽呢?

帶著這些問題,趁著2017的五壹假期,筆者有幸前往天水,對街亭古戰場進行了壹次實地調查。

公認的街亭古戰場,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龍城鎮。從天水市區出發,先沿國道310行駛,然後上省道207到秦安縣城,再上省道304到蓮花鎮,再向東拐到龍城鎮,從秦安縣城到龍城鎮約45公裏。

從天水市區到龍城鎮花了三個多小時。幾乎所有的路都在四川路,路就是河去的地方。兩邊都是高大的土山,植被稀疏,無法攀登。

古人棄川道上山另辟蹊徑打或做貿易,既無必要,也無可能。

到了龍城鎮,看到的是壹個大鎮,甚至是壹個小縣城。在壹個正在建設的廣場上,我們突然發現了壹個古老的略陽劇場。

略陽是隴西的壹個古郡,史書中經常提及,但其確切位置尚無定論。《漢書》中提到,界泉郡曾位於龍城鎮,退郡為亭,即界泉亭,屬略陽郡管轄。漢代歷史上,略陽縣曾有街泉亭。

三國時期蜀漢魏國百家爭鳴的時候,街亭是略陽縣下轄的壹個亭子,相當於今天的城鎮,但不是普通的城鎮,因為不久前還是縣城。

有縣城就有城市。《考公基》載“京城九裏,藩城七裏,縣城三裏”,指的是城的邊長。這裏用的是周朝的裏,1裏大約是今天的693米。

就縣城而言,這個規模雖然不大,但是防禦工作做好了,也很難打下。陳倉也是縣城,諸葛亮後來率領數萬大軍打了20多天,卻毫無辦法。

街亭,老縣城,是諸葛亮派馬謖來此的原因:以險攻城,抗敵。如果馬蘇燦在這裏阻擋魏軍20多天,就為諸葛亮在整個隴西地區的部署贏得了時間,馬謖也會像趙昊壹樣創造壹個軍事奇跡。

現在看不到老縣城的任何痕跡,只能爬到高處俯視它的情況。

根據鎮民的指引,沿著壹條小路向北攀登。十分鐘後,妳會看到壹個新建成的長長的石階在半山腰。上去後有壹個不大不小的平臺,裏面有壹個亭子,上面寫著“街亭”。

這是街亭古戰場遺址。從平臺上看,龍城鎮在山腳下,有壹條小河流經四川路,河的對面也是山。

如果這是當年的戰場,對面的山應該是南山,就是馬謖棄城的山。順著右手方向望去,兩山之間有壹片開闊地帶,正是張合率領的五萬騎兵來時的方向。

雖然壹千多年過去了,但此時此刻,似乎還能聽到萬的巨響...

站在這裏,我很自然的想到了之前的謎題,不僅沒有解開,反而增加了更多的困惑。

從現場來看,這壹帶的四川路相當開闊,中間有幾公裏寬。如果壹支隊伍從東向西來,可以浩浩蕩蕩地穿過中間大道。就算有幾千人馬埋伏在兩邊的土山上,只要不下山,就不存在。

因為箭不能射,滾木和雷石都沒用,擋了才能下來。

看來馬蘇真是個傻逼,躲在山裏就是為了看風景?

徘徊了很久,很迷茫,無法解決。

五壹假期的時候,麥積山壹定是遊客爆滿,但是這裏空空蕩蕩,遊客寥寥無幾。

回程的時候,車還在兩山之間曲折前行,四川路突然開了。突然變窄;兩邊的山又低又高,足有數千英尺,如同頭頂。

顯然,龍城鎮附近的四川路並不是打狙擊手的最佳地點。如果我是馬蘇,為什麽不另尋戰場?

之前看過壹個知名學者寫的文章,認為街亭所在的四川路有壹個“懸崖”,西高東低。自西漢以來,這種特殊的地形就被用來建造軍事要塞。如果東面的敵人進攻,這個懸崖很難攻。

筆者曾經對此深信不疑,因為這最能解釋為什麽蜀軍會進攻千裏之外的街亭,但此行並沒有看到這樣的“懸崖”,壹路所見基本排除了川路中間有這樣“懸崖”的可能。

大概是出於和筆者壹樣的困惑,關於街亭的選址問題,壹直有爭論。很多人認為街亭另有去處,比如天水市麥積區街亭古鎮,離當時魏蜀主戰場更近。

但我突然想到,龍城鎮在漢代就位於觀龍大道上。這難道不是它是“真街亭”最有力的證據嗎?

關隴大道是關中到隴西最重要的道路。其主幹道的大致走向是:從今天的隴縣出發,穿過古關鎮,穿過班龍,到達張家川縣馬陸鄉東北的老爺嶺。沿著這條路,經過馬路、閆家店、張川鎮、龍山鎮到達龍溪鎮,再向西到達秦安縣城。

關中通往隴西還有龍鬥路、機投路、瓦亭路等幾條路。但當時軍事形勢緊急,曹魏設立的隴西三郡落入蜀軍手中。張合帶隊救援主要是騎兵,只能走最容易的路,即觀龍大道,這似乎回答了前面提到的第壹個困惑。

我曾經坐火車在寶雞和天水之間旅行。最大的感受就是山高谷深。很長壹段時間,火車不停地鉆隧道。這條路雖然大體沿渭河而行,距離最短,但並不是漢代關中到隴西的主要通道。

如果第壹個謎題不存在,第二個謎題就比較容易解答。雖然龍城鎮附近不壹定是街亭之戰的戰場,但不妨礙它是壹個“真正的街亭”。

可想而知,馬謖真的來到龍溪鎮(當時叫解泉亭),看中了它原來的老縣城,希望能靠它來拖延魏軍,但後來才發現,由於“撤縣設亭”,縣城已經荒廢,短時間內沒有修復的可能。

四川路無險可守,馬謖提議上山。有人反對說老縣城破了,勉強能用,但馬蘇決定上山。

馬謖所在的山應該不是甘肅鎮附近的南山,因為這裏的地形過於開闊,根本無法伏擊,但是馬帶領這支數萬人的隊伍沿著四川路前進了壹段時間,並且選擇了最佳的伏擊地點,只要這個地方還在關隴大道上。

這樣的地方並不難找,但為什麽馬蘇最後失敗了?

史書上唯壹提到的原因就是水路,因為魏軍在蜀國山區切斷了水路,導致蜀軍恐慌,然後蜀軍被迫盲目進攻,導致大敗。

筆者認為這當然是原因之壹,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實力懸殊。蜀軍約1萬人,魏軍約5萬人。不管上山與否,不管有沒有水,在沒有堅固的城池支撐的情況下,蜀軍根本無法取勝。

至於魏軍的意圖,可能除了因為行軍需要而不得不走觀龍大道之外,還有其他的想法。張合只是急先鋒。打敗趙雲負責佯攻蜀軍的部門後,關中的曹真就可以全力進攻隴西了。

張合壹行人雖然看似脫離了主戰場,但突破街亭後可以直搗隴西左翼。此時曹真率領的軍隊將再次從陳倉和舊路進攻,蜀軍將面臨左右夾擊的局面。

魏明帝大概沒指望靠張合壹戰解決隴西問題,他想在隴西和諸葛亮打壹場大仗。

諸葛亮當然看到了這種情況,所以在街亭戰敗後,主動放棄了隴西的爭奪,把所有的軍隊撤回漢中。

壹路想著這些問題,不知不覺又回到了天水市麥積區。

夕陽西下,渭河上壹片金波。

渭河大概是諸葛亮壹生中最悲傷的壹條河:流經街亭古戰場的清水河是它的支流,被認為是諸葛亮軍事生涯“最大敗筆”的陳倉就在渭河之上,更不用說五丈原了,從這裏可以清楚地看到下面的渭河...

流水無言,夕陽無言,卻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