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詩詞的背景故事與賞析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詩詞的背景故事與賞析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出典

劉禹錫《竹枝詞》。

原作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人。幼年居住嘉興、湖州,永貞元年(805),擢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參與革新。憲宗立,貶連州刺史,又貶朗州司馬。元和十年(815)還京,因作詩語涉譏刺,貶連州刺史,歷夔、和二州刺史。大和初,入朝為主客、禮部郎中,充集賢直學士,復出為蘇、汝、同三州刺史。開成元年(836),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世稱劉賓客。與柳宗元交誼最篤,世稱“劉柳”。又與白居易並稱“劉白”。其詩各體均擅,多反映時事政治及懷古感興之作。題材廣闊,感情充沛,流暢自然。既富銳意進取精神,又具雋永哲理意味。剛健豪宕,雄渾老蒼,故白居易目之為“詩豪”。明胡震亨亦謂其“氣該今古,詞總華實,運用似無甚過人,卻都愜人意,語語可歌,真才情之最豪者”(《唐音癸簽》)。《飛鳶操》、《西塞山懷古》、《金陵五題》、《始聞秋風》、《秋詞》等詩均為傳世名作。學習民歌所作《竹枝詞》等,深得南朝樂府神髓,宋黃庭堅評為“詞意高妙,元和間誠可以獨步”,蘇軾嘆為“奔軼絕塵,不可追也”(《苕溪漁隱叢話》引)。於後世有廣泛影響,散文長於說理,《天倫》、《因論》為其代表作。有《劉禹錫集》、《劉夢得文集》(又名《劉賓客文集》)行世。

故事

劉禹錫因與柳宗元等參與王叔文的政治革新活動,被貶為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司馬,劉禹錫在貶謫生涯中,長住在巴山楚水壹帶,他是個不甘心寂寞的人,在朗州十年間,常常吟誦詩歌,保持著樂觀情緒。

貶謫生活使劉禹錫和人民生活更加接近。朗州壹帶的少數民族喜歡唱民歌。劉禹錫作為壹個小官,從不計較自己的身份,常常參加民間的歌吟活動,還常常幫彜族百姓寫通俗的歌詞,這些民歌歌詞可能當時在民間流傳,沒有用書面記錄下來,所以已經失傳。

但是從那時開始,他對民歌發生了興趣。他認為民歌裏有壹種熱愛生活的真實感情,語言樸素,於是就在民歌中吸收了這些特色。

後來,他到了夔州。夔州在四川的東部,那裏流行壹種《竹枝詞》,是壹種跟音樂、舞蹈結合在壹起的民歌。每逢節日,當地老百姓都吹著笛子,敲著鼓去趕節。在集會中,男女青年載歌載舞,唱著《竹枝》,比賽誰唱得最多,唱得最好。

劉禹錫未必完全懂得當地方言,但是體味到這種民歌抑揚頓挫、情致婉轉,比他在朗州聽到的更有特色。

有壹天,劉禹錫來到楊柳婀娜多姿、綠若碧玉的江畔,江中的流水水波不興,平得像壹面大鏡子,風景實在美極了。如畫美景,正是年輕人談情說愛的好去處。這時候,壹對年輕的戀人,男的不見其人,只聞其聲;女的呢?既不見人,又沒有聲音。或許她正悄悄地躲藏在濃密的樹陰下,全神貫註地聽那男青年唱歌,那男青年正是她的心上人。女子壹邊聽心上人唱歌,壹邊擡頭望天,只見天上西邊出太陽,而東邊卻在下雨。同壹時候,天上有晴有雨,初戀的姑娘望著這長江上遊常有的自然景觀,心中不禁湧出對心上人感情是否真切的猜想:他的心也好像這天氣壹樣難以捉摸,不知他對我到底是無情還是有情。於是,詩人劉禹錫以這個女子的身份,模仿民歌調子,把見聞和感想進行藝術加工,揮筆寫了壹首《竹枝詞》,“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就是這首詞中的名句。

賞析

《竹枝》是川東壹帶的民歌,全詩以壹男子在江岸上唱歌起舞,為他的女朋友送行構造意境,表達了壹種迷離含蓄的感情。

“無晴”、“有晴”與“無情”、“有情”諧音。全詩觀壹時間不同地點陰晴不定的自然景象,表達了男女相戀中那種撲朔迷離、朦朧含蓄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