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楚辭>>裏有哪些詩

<<楚辭>>裏有哪些詩

離騷

九歌 東皇太壹

九歌 雲中君

九歌 湘君

九歌 湘夫人

九歌 大司命

九歌 少司命

九歌 東君

九歌 河伯

九歌 山鬼

九歌 國殤

九歌 禮魂

天問

九章 惜誦

九章 涉江

九章 哀郢

九章 抽思

九章 懷沙

九章 思美人

九章 惜往日

九章 橘頌

九章 悲回風

遠遊

蔔居

漁父

九辯

招魂

大招

惜誓

招隱士

七諫 初放

七諫 沈江

七諫 怨世

七諫 怨思

七諫 自悲

七諫 哀命

七諫 謬諫

哀時命

九懷 匡機

九懷 通路

九懷 危俊

九懷 昭世

九懷 尊嘉

九懷 蓄英

九懷 思忠

九懷 陶壅

九懷 株昭

九嘆 逢紛

九嘆 離世

九嘆 怨思

九嘆 遠逝

九嘆 惜賢

九嘆 憂苦

九嘆 湣命

九嘆 思古

九嘆 遠遊

九思 逢尤

九思 怨上

九思 疾世

九思 憫上

九思 遭厄

九思 悼亂

九思 傷時

九思 哀歲

九思 守誌

內容簡介:  《楚辭》中的《離騷》、《九歌》、《九章》、《天問》和《招魂》等***23篇,是屈原的作品(此外,還有宋玉等人的作品),絕大多數是楚辭體的詩,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楚辭》的代表作。屈原的作品主要是以楚國的民間文學為基礎,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從政遭遇而寫出。簡述《九歌》藝術表現的特點。

壹. 屈原在《九歌》中既寫出了神的靈異,更寫出了神的“人性”,神性和人性統壹在壹起。如《湘君》、《湘夫人》,表現湘水之神相互愛慕追求卻終於不遇的波折變化的心境。抒寫神與神之間、神與人之間的戀愛故事,使祭神歌曲帶有儂儂的人間情味。二. 敘寫神靈的活動和神靈的情感,描繪神靈的環境和氣氛,是壹種清新幽眇的境界。

簡述《招魂》的藝術特色。

壹. 結構精密完美。依據方位和事物層層鋪敘渲染的表現方式。二. 長於鋪排描摹,例如它寫四方的恐怖,羅列眾多可怕的事物,還描繪出它們可怕的形象。

試敘楚辭產生的相關要素。

壹. 與楚聲、楚歌有直接聯系。楚辭即使不能歌唱,也要用“楚聲”來誦讀。楚辭的許多詩篇都有“亂”辭,它們都是樂曲的組成部分,更表明楚詞與楚樂有親密關系。

二. 楚辭的產生與楚國民間“巫歌”關系密切。宗教的歌舞,對楚辭有幾個方面的直接影響:1.《九歌》就是在民間祭神樂歌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2.祭神儀式中,巫師裝扮成不同的神祗,載歌載舞,就像戲劇壹樣。這樣神秘浪漫而具有故事性的歌舞,對楚辭的構思和表現都有影響。如《離騷》寫惡鹹降神。3.民間祭神巫歌,富有神奇的想象或幻想,孕育著豐富的神話故事,這些都成為楚辭的養料和特征。如《九歌》中的神鬼,《離騷》中的天界。

三. 楚辭中充滿著楚地風物的描寫,使用著道地的楚地方言等。 四. 楚辭是在南北文化交流的新的時代環境下,誕生於楚國的地域特色鮮明的新詩體。

以上種種,說明楚辭確乎是楚文化的產物,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

試論楚辭的文體特點。

壹. 從詩風言,鋪排誇飾,想象豐富,是楚辭的***同特征。如《離騷》充滿奇幻不拘的想象,抒發真情層進反覆。

二. 從體式言,楚辭較之《詩經》,篇幅極大增長,句式也由四言為主變為長短不拘,參差錯落。

三. 就語言說,楚辭多用楚語楚聲,楚地的方言詞語大量湧現,另外,“兮”字、“些”字作為虛詞嘆語成為楚辭的壹個鮮明標誌。

試論《離騷》的思想內容。

壹.“美政”理想和深沈的愛國情感。屈原向往“前聖”治國君明臣賢、君臣和諧的境界,提出“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的具體治國方略。 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堅韌品和疾惡如仇的批判精神。貴族大臣群起而攻,迫害屈原,但屈原仁不放棄他的政治理想而苦苦追求,《離騷》寫他上天入地,尋求出路,就是他追求理想實現的形象描繪。批判精神在於他堅定不移地追求光明理想的同時,也直接揭批黑暗、指斥奸佞。

試論《離騷》的主要藝術特點。

壹.濃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離騷》前半回顧往事,追憶身世、理想和遭遇,基本是寫實,但那些比興手法鋪敘誇飾自己的美好品質的詩句,已具有奇異想象的特色;後半寫對未來道路的探索,則更是火壹樣的濃烈激情、忠貞深沈的愛國情感,通過奔騰飄逸、上天入地的想象淋漓盡致地噴發出來。 二.潔純美、獨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高貴的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潔純美、獨立不屈的人格,及其異常濃烈的情感,構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脫俗的完美想象,具有象征意味,表現了這篇抒情長詩的精神實質。 三. 比興手法的拓展。它把《詩經》片段的比興發展成為長篇詩歌中比興的連續使用,還把《詩經》那種喻象、喻體各自獨立的單純比喻合二為壹。在《詩經》基礎上拓展的寄情於物、托物抒情的表現手法,形成了我國文學中著名的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的傳統,影響深遠。 四. 結構特點。全詩都圍繞著,詩人忠貞不渝的故國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來謀篇布局的。前半部分回顧歷史,實寫,後半部分對理想之實現的探索,虛寫。 五. 形式和語言特色。既采用了民歌形式,也汲取了散文的筆法,成為壹種句式長短不拘、韻句散語相間的新的文學表現形式。《離騷》後半表現詩人的思想活動,往往設為主客問答,鋪排描寫。語言豐富多彩、雙聲疊韻比比皆是。

試論《九辯》的藝術特色極其與《離騷》思想、藝術上的異同。

壹.《九辯》的思想境界不及《離騷》盡管它也有自標高潔的詠嘆和批判、揭露政局的黑暗,但是缺少屈原那種激切的情思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面對不平際遇,他采取退守保身的態度,甚至感恩阿諛之嫌。

二.表現看,《九辯》不失為楚辭中壹篇精品。A. 長於鋪排描摹,並在描繪中創造較為圓融的意境。如開頭那段廣為傳湧的文字,渲染秋氣之肅殺肅瑟,草木衰落、山空水瘦,天高氣清的空闊淒疏之景等。詩人的際遇悲傷之感,被肅殺淒涼的秋景烘托得更加深切濃重。B. 細致入微的刻畫描寫。寫落木之枝萎葉衰,從葉片到枝幹,由形態到色彩,都刻畫得細微真切。C. 《九辯》的造語用詞也很可稱道。韻散相間,長短不拘,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