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具備了詩歌的三個美:音韻美、建築美、意象美。第壹節表現了詩人的戀戀不舍,仍然眷戀康橋的壹草壹木,同時由作別引出後面壹系列的意象與感情;而最後壹節則表現了真的要走了,從而結束詩歌,並且前後呼應,意猶未盡。
壹般說來,壹首詩能否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首先在於它外在的韻律,繼而透過文詞感知其優美的意境.徐誌摩的詩,字句清新,韻律和諧,比喻新奇,想像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具有鮮明的個性。這是初讀就能把握的。
結構形式上,這首詩的音樂美、繪畫美和建築美向來為人所稱道。優美的音樂般的節奏像漣漪般蕩漾開來,有壹種獨特的審美快感.繪畫美,是指詩的語言多選用有色彩的詞語。
詩中用了“雲彩”“金柳”“夕陽”“波光”“艷影”“青荇”“彩虹”“青草”“斑斕”等詞語,給讀者以視覺上的色彩想像,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康橋的壹片深情.建築美,指的是詩節的勻稱和句式的整齊。
《再別康橋》***七節,每節兩句,單行和雙行錯開壹格排列,無論從排列上,還是從字數上看,也都整齊劃壹,給人以美感。
第壹節和最後壹節語意相似,都表達壹種與母校告別的依依不舍、纏綿悱惻的感情.但相似中有不同,首節的兩個“輕輕”末節改成了兩個“悄悄”,首節是“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末節是揮“袖”不帶走“雲彩”,末節表達的依依惜別之情比首節又進了壹層,讓人惆悵不已。
這首詩回環往復的結構形式表達了詩人真摯的感情,創造了深邃意境。詩人很懂得主觀情緒和客觀景物和諧融合。
他筆下的康橋是有生命、有靈性的,帶有詩人柔和飄逸的風度,與詩人的感情融為壹體.而詩人的情懷又不是直白顯露的,而是熱烈而有分寸的;淡淡起頭,又淡淡結尾,卻包含了多少復雜情緒,使讀者產生豐富的聯想和回味。
當然,在壹唱三嘆、反復回旋中,強化了對母校戀戀不舍的感情,壹種揮之不去的惆悵傷感情緒始終繚繞在心頭。
擴展資料:
這首《再別康橋》全詩***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壹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象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壹種獨特的審美快感。
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面,郊寒島瘦”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誌摩的詩美主張。
《再別康橋》是壹首寫景的抒情詩,其抒發的情感有三: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後的感傷之情。
百度百科-再別康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