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晚唐詩人李商隱的詩“春蠶到死,夜燭盡燈芯”中的“移情”現象,不僅是由於詩人的聯想,也是由於詩人的心境。首先是因為詩人思念愛人的悲愴心情,當他看到春蠶吐絲死繭的情景時,引起了類似的聯想,覺得春蠶也有這種悲愴的思維(“思”或“絲感”的諧音)。其次,詩人是多愁善感的。他處於壹種悲傷痛苦的心境,所以看到蠟炬把自己燒成灰燼後不再滴油的場景,也會產生類似的聯想,會覺得蠟炬也在哭,眼淚會幹涸,直到生命的盡頭。
再比如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由於丈夫趙明誠不幸早逝,加上南宋小朝廷退守半壁江山,對國家前途無望。她壹個人在江南漂泊,更加感到壓抑,沮喪,難過,無助。在這種心態下,詩人對秋天多變的天氣特別敏感。“乍暖還寒之時,最難興味索然”,反映了隨著天氣的變化,深秋壹天天回來所帶來的不同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壹見鐘情》讓她想起了結婚後的幸福生活,《壹見鐘情》讓她想起了喪偶後的悲傷無助的生活。正是基於這種心態,她周圍冰冷孤獨的氛圍才會讓她感到寒冷和悲傷。落雁落花,會讓她想起自己孤獨淒涼的寡居生活。詩人孤窗百無聊賴,滿懷惆悵,秋雨綿綿,壹滴壹滴滴落在梧桐葉上,促使她產生了非常強烈的悲涼心境。結果,“黃花堆了壹地。憔悴,現在誰能摘”“梧桐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時候,感同身受的詩《我怎樣才能得到壹句傷心的話》(《尋找慢聲》)自然就產生了。
再比如,曹雪芹的《紅樓夢》中“葬香墓,飛燕泣紅”,林黛玉感嘆“花開花落,花飛滿天,誰有憐意?”她的移情詩也是在她“傷春愁”的心境和“葬花傷身”的聯想共同作用下產生的
總之,詩歌創作的“移情”功能是詩人或詩歌中主人公的思想動態地、創造性地反映客觀現象和社會自然現象的壹種特殊現象。它不僅是通過人的內心感受的聯想和人的特殊心情的作用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和表達,而且是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感同身受”的運用,使詩中的客觀景物充滿了感性生命形式的震顫和美感,使詩人的眼景和心靈融為壹體,具有超感性,與感性密不可分。“感同身受”的巧妙運用,是詩歌長久以來具有強大藝術魅力的原因之壹。
在心理學中,還有共情的概念所謂共情,就是把過去生活中壹些重要的人的感情轉移到妳現在遇到的人身上,或者從壹些重要的人身上得到情感需求卻得不到,希望從現在的關系中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