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推敲》原文及翻譯

《推敲》原文及翻譯

《推敲》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

賈島初赴舉,在京師。壹日於驢上得句雲:鳥宿池判穗邊樹,僧敲月下門。又迅禦欲推字,煉之未定,於驢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勢,觀者訝之。時韓退之權京兆尹,車騎方出,島不覺行至第三節,尚為手勢未已。俄為左右擁止尹前。

島具對所得詩句,推字與敲字未定,神遊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馬良久,謂島曰:敲字佳。遂並轡而歸,***論詩道,留連累日,因與島為布衣之交。

翻譯:

賈島初次去科舉考試,在京城裏。有壹天他在驢背上想到了這首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開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復思考沒有定下來,便在驢背上(繼續)吟誦,伸出手來做著推和敲的動作。

看到的人感到很驚訝。當時韓愈臨時代理京城的地方長官,他正帶車馬出巡,賈島不知不覺,(壹直)走到(韓愈儀仗隊的)第三節還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勢。

於是就被韓愈的侍從擁到韓愈的面前。賈島詳細地回答了他對詩句的思考,推字與敲字未定,神遊象外,不知回避。韓愈停馬思考了很久,對賈島說:敲字好。於是兩人壹同騎馬回去,***同討論作詩的方法,(相互作詩)停留了幾天,因此(與賈島)結交了平民朋友。

《推敲》創作背景:

《推敲》的創作背景源於唐代詩人賈島的壹次未完成的作品。賈島在赴京參加科舉考試時,於驢背上得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但是他對於推和敲的選擇無法確定,因此用手做推和敲的姿勢,引來路人側目。

《推敲》這個故事反映了古代文人對於詩歌創作的嚴謹態度和對於用詞的精準性的追求。在創作過程中,賈島對於每壹個字的選擇都經過了反復的推敲和琢磨,體現了他對於詩歌藝術的敬畏之心和追求完美的精神。

《推敲》這個故事也展示了古代文人與權貴之間的微妙關系。當時,韓愈作為京兆尹,出行時儀仗威嚴,而賈島卻因思考詩句而沈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知不覺走到了韓愈的面前。然而,韓愈並沒有因此生氣或責怪賈島,反而與賈島***同探討了詩句中的問題,並給予了建設性的意見。這個細節反映了古代文人在創作上的自由和獨立性,以及對於迅禦詩歌藝術的***同追求和熱愛。

《推敲》這個故事還傳遞了壹種積極向上、求知探索的價值觀。賈島在思考詩句時,不僅用心琢磨每壹個字的選擇,還敢於向他人請教和探討。這種勇於求知、不畏權威的精神在古代文化背景下是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