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
1.《觀滄海》中詩人以奇特的想象,表現大海博大無比的詩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2.《次北固山下》表現作者無限鄉思的詩句是: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次北固山下》中既是寫景,又是詩眼的句子是:
(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4.《次北固山下》立意新穎,構思巧妙,富有哲理,“狀難寫之景如在眼前,含不盡之見於言外”,留傳千古的名句是:
(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
5.《錢塘湖春行》中最能體現初春景色特點的詩句是: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6.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攝取九種景物來表現秋天的句子是: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7.《天凈沙·秋思》中描寫景物的氛圍是蕭條、冷落、淒涼的,其中是哪兩句:
(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
8.《天凈沙 秋思》中主旨句是: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9.崔顥《黃鶴樓》中寫道:“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與之意境相仿的馬致遠的曲中有壹句也表現了遊子的悲苦心情,請寫出這句詩: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0.《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壹詩中表達詩人對友人的關心的兩句詩是: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11.《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壹詩中借物以抒發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詩句是: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12.《夜雨寄北》中詩人設想回到長安與親人秉燭夜談的詩句是:
(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3.《泊秦淮》中諷刺達官貴人不圖國家興盛,沈迷享樂的詩句是: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14.《泊秦淮》中寫景的句子是: ,敘事的句子是: 抒發感慨,表達擔憂唐王朝命運的兩句詩是: 。
(煙籠寒水月籠紗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15.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譽為“天然奇偶”的兩句是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八年級
16.《望嶽》中寫泰山之大,連綿不斷的詩句是: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表現泰山神奇秀麗,極言泰山之高峻的詩句是: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17.《望嶽》中常用來比喻在取得更大成績時,再看自己過去或別人的某些成就微不足道的詩句是:
(會當淩絕頂,—覽眾山小。)
18.《望嶽》中富有啟發性和象征意義的句子是: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19.《春望》中表現面對國破城敗,自己憂國情懷的詩句是: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20.《使至塞上》中被王國維稱為“千古壯觀”的名句是: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1.根據“1,0”這兩個符號,寫出學過的兩句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2.《過故人莊》和《遊山西村》中都有兩句詩表現賓主情深,相處隨和,不請自來,它們分別是: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扣門。)
23.《遊山西村》中蘊涵生活哲理的句子是: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24.《遊山西村》中現在常被用形容事情看似無法進行了,然而忽然又有了轉機的詩句是: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25.。《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表現舊事物必然將被新事物取代的詩句是: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26.《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富有哲理的壹句(說明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是: 表
達詩人人生觀的句子是: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27.《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詩人借用典故的句子是: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28.在《赤壁》中,杜牧對赤壁之戰的歷史結局進行評判的句子是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29.“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這兩句詩與我們學習過文天祥的 這兩句詩同樣表達以死明誌的決心。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0.《過零丁洋》中表明作者以死明誌的決心且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是: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1.《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來表達對人生美好祝願的句子是: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32.《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此事古難全”,“此事”指的是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33.《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從“隔千裏兮並明月”演化而來的句子是: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34.《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直接寫明月的句子是: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35.《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寫作者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36.《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直接寄語遠方弟弟喚起人類普遍情感體驗的名句是: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37.《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38.《山坡羊 潼關懷古》中主旨句是: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39.《飲酒》中體現心與物遇,進人物我兩忘境界的句是: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40.《行路難》中表現作者的理想抱負終會實現的積極樂觀精神的語句是:.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41.《行路難》中用典的語句是: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42.《行路難.》中比喻人生路上的艱難和仕途的阻塞的句子是: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4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寫詩人無可奈何的詩句是: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44.王安石在《子美畫像》詩中說:“寧令吾廬獨破受凍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颼颼。”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與王安石的話相照應的句子是:
(“安得廣廈千萬間……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45.《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抒發詩人為理想而獻身的偉大情懷的句子是: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46.《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群童頑皮的句子:
抒發作者雖身居漏雨屋舍仍關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土俱歡顏。)
47.王維以勸酒來表明與朋友之間的惜別之情,岑參則通過琴弦竹笛伴奏助酒興話別,其詩句是: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48.《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壹詩中寫北方邊地風狂雪大的句子是: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49.李白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壹詩中描寫詩人送別友人時長久悵望,依戀不舍的詩句是: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岑參又佇立遠望,表達對朋友歸京的依戀與不舍的詩句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50.《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壹詩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膾炙人口的兩句詩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5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壹詩中,從視覺角度看,色彩鮮明、紅白相間映襯的兩句詩是: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52 《己亥雜詩》中以落花喻自己身世,即使沈淪,也要為護花發揮壹定的作用的句子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53。王勃勸友人不要在離別時悲情傷感,作兒女之態的句子是: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5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流傳千古的名句是: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5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達作者對朋友,也是對自己的叮嚀的句子是: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56.寫出(《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因行跡的疏遠而淡漠感情的句子是: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57.有詩雲:“丈夫誌四海,萬裏猶比鄰,恩愛茍不虧,在遠分日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與這首詩相似的詩句是: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58.李白的(《贈汪倫)》中寫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與此詩意思相似的詩句是: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5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現離別時無須悲悲切切的句子是: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60.唐代陸龜蒙《別離》詩中“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的詩句,由此可聯想到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兩句詩: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61.《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描寫早春美景的句子是: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62.《無題》中被後人賦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精神的名句是: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63.《相見歡》的作者是南唐後主李煜。這首詩常被引用的句子是:
(剪不斷,理還亂。)
64.《登飛來峰》中是全詩的精華,蘊涵著深刻的哲理的句子是: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九年級
65.《漁家傲》中表現作者矛盾心情的語句是:
(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
66.《漁家傲》中表現對將軍和征夫產生同情和敬佩的句子是: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67.《漁家傲》中描寫邊城冷落荒涼景色的句子是: ,這句使我們聯想到
王維《使至塞上》的名句
(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68.《江城子 密州出獵》運用典故寫出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69.孫權年少英雄,為後人稱道。辛棄疾在《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說 :
蘇軾也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以他自喻
(生子當如孫仲謀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70.《破陣子》中描寫戰鬥激烈悲壯的句子 ,表達作者理想抱負的句子是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71.李清照在《武陵春》中運用比喻,誇張的手法把無形的哀愁寫的具體可感的句子是: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72.《觀刈麥》中表現作者對農家的同情和關心的詩句是:
極寫農民在麥收季節田間勞動辛勞的句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73.《雁門太守行》中把來勢兇猛底敵人比作天際突起的烏雲,用濃墨重彩的色調描繪戰爭畫面的句子是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