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寒除濕,行氣止痛。
治吐瀉,胃寒腹痛,腳氣,毒腫。
①《綱要》:磨脹毒;治療中國酒和胃灼熱是有效的。
②廣西中醫記載:治嘔吐、水樣瀉、腹痛。
③湖南藥理學:利尿解酒。
④廣東中醫ⅱ:祛風散寒、行氣止痛、開竅消腫、祛濕。
擴展數據:
樟樹子,中草藥的名字。本品為樟科植物樟樹的果實。秋冬季采收成熟果實,曬幹。主要功能有:散寒祛濕,行氣止痛。治吐瀉,胃寒腹痛,腳氣,毒腫。
形態特征
樟木條中詳細描述了植物的形態。
配送區域
廣東、廣西、貴州、湖南等地。
藥材性狀
幹果呈球形,棕黑色至紫黑色,表面皺縮或有光澤不均勻,直徑約5 ~ 8毫米,部分基部仍有宿存花被。果皮肉質薄,含1粒種子,黑色。氣味又香又辣。最好是大、飽滿、幹燥、無雜質的。
劑量
內服:煎服,3 ~ 5元。外用:煎服,洗凈。
相關兼容性
①治療頭暈、頭痛、嘔吐、腹瀉、腹痛:樟樹、千斤拔、牛大力、馬箭,水煎服。湯劑外洗治療寒濕型腳氣。(廣東中醫藥ⅱ)
②治療腸胃炎、胃寒腹痛、食積腹脹:樟樹幹果三至五元。用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參考資料:
張叔子(張叔子)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