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臺詩案”之前,蘇軾的精神支柱是儒家經世濟民、積極用世的思想.貶謫黃州後的生活經歷、復雜政治實踐和矛盾的心境豐富了他的人生視野,促進了他的世界觀的變化.初到黃州的蘇軾表現出對整個社會的懷疑退避和對人生的空漠之惑,使他有時間冷靜的思考壹些問題.從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談世事人生而又作玄思,在審美意識上則追求的是壹種樸質無華、平淡自然的情趣韻味.
元豐三年(1080)大年初壹,蘇軾帶著21歲長子蘇邁離開京師,前往謫居地黃州,經過壹個多月的行程,他於元豐三年二月壹日到達黃州.這位在政治風暴中有點偏執狂的文人、不合時宜的醉人、熱愛美女的男人,來到這荒野蠻夷之地,短暫的孤寂與痛苦,調動了他敏感的神經,迸發出跳躍性的思維,使他迅速融入當地的生活之中,並非常詩意地活下來,而且活得很超脫,旋風般的忙碌著,尋覓到了遠離政治漩渦的人生樂趣與超脫的自由,哀傷的時候超然豁達,快樂的時候浪漫瀟灑.憑著自己來黃州後的第壹感覺,寫下了《初到黃州》: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廊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人的最大痛苦來自自己的心靈創傷,想要獲得真正的解脫,必須首先解決自身的心理問題.蘇軾剛剛承受了人生中最大的災難,經歷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他以自嘲的口氣寫了到黃州後的這首詩,想在矛盾思緒中尋求解脫,在矛盾的生活中尋求生存,也是這種自我解嘲的獨特方式,使他想到有時間和機會欣賞長江的“魚美”和山中的“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