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發達的古代都市詩歌
壹般說來,城市是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隨著城市的產生與發展,必然會有反映城市生活的詩歌。我國最早的反映都市生活的詩歌始見於《詩經》,其中有對西周鎬京的描寫。到漢代,詩人們才有意從事都市詩歌創作,出現了專門描寫都市生活的漢樂府。如《長安道》、《洛陽道》、《長安有狹邪行》、《京洛篇》等。至唐宋,都市詩歌涉及到都市生活的各個方面。然而,如果拿我國古代都市的那種繁榮與這種詩歌相比較的話,就可以看出,我國古代都市詩歌的發展並未與城市的發展同步,而與其他題材的詩歌相比,尤顯得虛弱無力。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可以從這幾方面來尋找:
其壹是中國封建社會是壹個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主導的農業社會。歷代統治者多數都比較重視農業生產,而輕視商業,商人的社會地位十分低下。雍正帝就曾經下諭說:“四民以士為首,農次之,工商其下也。”在這種“重農輕商”的思想影響下,古代文人士大夫也形成了頑固的輕商觀念,在這種思想支配下,形形 *** 的市民形象就很難進入文人士大夫的創作視野,要進入封建正統文學的詩歌裏就更加不容易了。
其二,我國古代文人士大夫受儒道佛思想的影響很大。詩人們壹旦無法達到“達則兼濟天下”的目的,便退而求“窮則獨善其身”,以修身養性、寄情山水來作為他們的最高理想。道家的“無為無不為”及崇尚自然的主張與禪宗的“梵我合壹”的思想,使得古代文人們更多地註重於自然,而忽視了都市詩歌的創作。
其三,我國傳統詩歌重主觀抒情而輕客觀描寫、敘述的審美機制,制約著詩歌意象的選擇。在古代詩人們眼裏,自然物象更適宜作為詩歌意象的裁體,而認為以客觀社會物象為主要呈現方式的都市生活,則不適宜用詩歌體裁來表現,而更適宜於用賦、散文、戲曲、小說體裁來反映。於是,都市生活題材便逐漸讓位於賦、散文、戲曲和小說,詩歌中的都市生活描寫便愈見其少了。
由 於上面幾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國古代都市詩歌沒能與城市的繁榮發展保持同步,沒能在詩歌領域起到不同凡響的影響,確實是文學上的壹種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