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對於我,是壹座迷醉的城市。
我與成都的結緣,緣起於少年時讀過羅念生先生的隨筆散文《芙蓉城》,羅先生妙筆生花, 筆下的成都如同壹個文人,有說不盡的溫文,有數不完的雅趣……
那時候的我,身在東北的邊疆小城,對遠隔千山萬水的成都,有壹絲神往。
第壹次到成都,是因為工作出差,公司安排我開拓西南市場,第壹站是重慶,第二站便是成都。
到了成都, 清油火鍋 是必不可少的。
相比於重慶的牛油火鍋,成都清油火鍋的滋味更加復合多變。 如果說重慶牛油火鍋是少林大力金剛掌,大開大合,威猛剛烈,那麽成都清油火鍋便是大理六脈神劍,靈巧多變,威力亦是非凡。
在成都的閑暇時光,到武侯祠懷古憑吊,是我必須做到的事情。
記得小時候 看電視劇《三國演義》,孔明先生仙逝五丈原,我哭得稀裏嘩啦,鼻涕冒泡 。初中時語文課文《前出師表》,更是壹個小時便可背誦全文,至今依舊不曾忘懷。
武侯祠內古柏森森,肅穆莊嚴,壹段蜿蜒之紅墻兩側翠竹搖曳,紅綠相間,曲徑通幽, “臣本布衣,供耕於南陽,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如今太平盛世,亂世已平,諸侯已然飛灰湮滅,然先生之言猶在耳畔。
與武侯祠壹墻之隔的錦裏,卻是繁花似錦,遊人如織。
那壹天,在錦裏古街,下起了小雨, 信步邁進了壹座茶樓,恬靜雅致,要了壹壺茶坐在窗邊,透過格子窗,煙雨中遊人打著花傘,如同壹幅古畫讓人迷醉。
好吧,放松心情,這裏就是成都。
茶樓在中午時分準備了川劇變臉 ,老舍先生曾在散文《可愛的成都》中講過川劇 ,這不禁讓我有了壹探究竟的好奇之心。
本以為,湊近細看便可發現其中奧妙,可惜沒有半點蛛絲馬跡可尋,壹張張臉譜行雲流水的變化,川劇演員閃轉騰挪,身手果然了得。
串串香,在成都是可以和火鍋叫板的,而其中衍變而來的 “冷鍋串串”是我的菜。
冷鍋串串,雖說是冷,其實是熱的。選好串串,店家燙熟之後放在紅湯鍋裏端上桌來, 紅紅湯底,波瀾不驚,面如平湖,可吃的時候得留神 ,小心燙著舌頭!
而這便是冷鍋串串的“反差魅力”!
而缽缽雞,不光只有雞,它也是壹種串串,和冷鍋串串很類似,我總是傻傻分不清楚。
成都本地的朋友告訴了我壹個秘訣,他說 缽缽雞會給妳撒上壹層白芝麻。
麻辣兔頭,是成都 美食 的特色, 成都人貼切地稱之為“啃兔兒腦殼”。
說實話,啃兔頭,我是抗拒的。我不習慣吃能夠聯系到這個動物的食物,尤其是各種頭,比如雞頭、鴨頭等等。
第壹次吃兔頭,是因為生意夥伴帶著我,盛情難卻,可謂是 “常在江湖走,早晚要濕鞋”。
我壹臉猙獰得啃了壹口,我勒個去!不錯哦!
兔頭肉不多,可肉卻十分鮮香,入味三分,尤其是兔腦,好細嫩地說……
臨走時,我還打包了幾十個麻辣兔頭,這玩意兒太解饞了!
說到吃腦, 冒腦花是我至今都無法征服的“ 美食 高山"。
腦花兒,可能是距離我心裏距離最遠的 美食 。成都的朋友和我講,豆花都吃得下去,腦花兒就能吃下。
可腦花兒確實有腥氣,雖然有麻辣鮮香的佐料,可是太辣了 ,喝上壹口冰水,那腦花兒的腥味就全勾上來了。
講到“冒”字,在我看來應該是就燙熟的意思。
冒菜是壹個人的火鍋,火鍋是壹群人的冒菜。 可見冒菜最是適合像我壹樣的旅人來獨食。
在成都時,壹個人跑業務,肚子咕嚕嚕得叫喚,我便來上壹份冒菜祭五臟廟。別在乎店面大小,人多便是好地方。
在我這個東北人看來, 這個冒菜應是俺們東北麻辣燙的元祖,只是我們習慣了來上壹勺麻醬, 而吃冒菜卻要撒上蔥花、香菜和四川豆豉,口味更佳濃郁,麻辣味復合多變,吃上壹份便是壹頭大汗。
說到吃辣,成都乃至四川,都是火辣辣的,連壹碗水餃,都是滿滿的紅油。
我們東北人愛吃餃子,成都的鐘水餃也俘虜了我的心。 鐘水餃,講究皮薄、料精、餡嫩、味鮮,純純的肉餡,調和紅油、芝麻油、紅醬油,辣中有甜,甜中帶鮮,濃郁的蒜香 ,就是分量不大,我壹個人能幹掉三份。[奸笑]
當然,成都 美食 並不僅僅是辣,還有很多甜,畢竟甜能解辣!
在成都,吃“三大炮”是壹件好玩又好吃的事情。 點上壹份三大炮,師傅撤出壹坨糍粑,分成三份,摔在銅板上,清脆響亮的三聲“砰砰砰”炮聲,糍粑像乒乓球壹樣彈在斜面上,自動滾上壹層黃豆面,淋上紅糖,撒上芝麻 ,便是這甜糯的“三大炮”。
當然,成都還有很多美妙的甜食小吃,也很是讓我念念不忘。
冰粉兒,又涼又甜的解辣神器, 加上紅糖、花生碎、葡萄幹,吃完火鍋來上壹碗冰粉兒 ,最是對路。
賴湯圓,四川成都的百年老字號,現在的賴湯圓口味眾多 ,最經典還是豬油黑芝麻餡料 。雖然熱量爆表,可吃完了心裏特踏實。
這裏,我要重點說壹下特色 美食 , 葉兒粑。
葉兒粑,是四川地區的特色 美食 , 我第壹次吃葉兒粑,是在成都,壹位當地朋友的家裏。
朋友說,吃葉兒粑要看時令,只有清明節前後才能吃到。葉兒粑有肉餡與甜餡,我尤愛甜餡。 綠綠的葉兒粑,是用艾草汁染色,其做法頗似我們朝鮮族的“艾糕”。
而葉兒粑的形制,也讓我倍感親切,與我們東北滿族小吃“蘇子葉餑餑”頗為神似。
在我眼裏,成都人懂吃會吃,他們並不是在麻辣的路上壹條路走到黑。
對於辣與甜的理解更是十分到位,而 玩轉辣與甜的小吃,便是成都有名的小吃: 甜水面。
甜水面的好吃,在於僅僅抓住了人們的口味。
甜水面的辣來自於紅油辣椒,濃香的辣味,佐以花椒粉、花生碎,更與濃郁迷人。而 甜水面的甜,來自與甜紅醬油 ,微甜的口味中和了辣味,帶來了口味上的更多變化。
吃甜水面,第壹口給妳帶來的壹定是面條的筋道彈牙,還有嘎嘣脆的花生碎在齒間淘氣地蹦跳, 其次是甜甜的滋味,這是甜紅醬油與唾液澱粉酶在作祟 ,然後才是辣味再發作壹下,最後才是細細咀嚼帶來的濃郁的香甜……
我曾數次去成都,因諸多事宜,都沒有機會去杜甫草堂懷古。
2016年,終於有了在成都的閑暇時光,來到了杜甫草堂壹觀杜工部之故居。
草堂內杜甫先生的雕像瘦得可憐,就是這位詩人在“茅屋為秋風所破”之時,寫下了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的慷慨詩歌。
盛唐的杜先生,茅屋為秋風所破,全家淋雨,慷慨激憤之時,可曾想到千年之後這片土地,繁花似錦,商肆林立, 美食 遍地……
我想這才是成都這座城市的厚重,也是我輩之人熱愛生活,熱愛國家的所在。
成都,壹座讓我迷醉的城!
#成都 美食 # #成都 美食 文化# #成都小吃# #成都武侯祠的紅墻竹影# #打卡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