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寫松的詩

寫松的詩

詠松詩精品賞析

高松出眾木,

伴我向天涯。

客散初晴後,

僧來不語時。

有風傳雅韻,

無雪試幽姿。

上藥終相待,

他年訪伏龜。

賞析——

我來到桂林的時候,高松和我做伴。客人在天開始晴的時候走了,我和來來訪的高僧坐在松樹下,相對無言,感受松濤陣陣。可惜有風無雪不能看到松樹鬥霜傲雪的挺拔姿態。高松終將生成上藥伏龜,到那個時候人們就會來訪問它了。

百盤雲蹬八千峰,

飛蓋穿行夾道松。

長晝風雷驚虎豹,

半空鱗甲舞蛟龍。

江濤夜合秋聲壯,

湖雨春添黛色濃。

欲籍丹青圖直幹,

恨無韋偃得相從。

賞析——

山路盤旋高入雲端,車子在松林中飛快的穿行。長長的白天,松濤聲象風雷使虎豹受驚;聳立在半空中的松樹又如蛟龍在飛舞。松濤聲和江濤聲合在壹起,使晚上的秋聲更加雄壯;蒼郁的松樹,使雨後的山湖春色更濃。想要用丹青把松樹畫下來,遺憾的是身邊沒有韋偃這樣善於畫松的畫家。

弱枝豈自負,

移根方爾瞻。

細聲侵玉帳,

疏翠近珠簾。

未件紫煙集,

虛蒙清露沾。

何當壹百長,

欹蓋擁高檐。

賞析———

新松質地嫩弱,哪能自命不凡;移種在階下才讓人看到。風吹松樹而發出細小的聲音傳入臥榻,稀疏枝葉的翠綠顏色映照在珠簾上。還看不到是松樹邊有雲煙繚繞,倒白白的蒙受到清露的滋潤。什麽時候松樹才能長的百丈高,象傘蓋壹樣遮護著高高的屋檐?

有松百尺大十圍,

生在澗底寒且卑。

澗深山險人路絕,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兩不知。

誰諭蒼蒼造物意,

但與之材不與地。

金張世祿黃憲賢,

牛衣寒賤貂禪貴。

貂禪與牛衣,

高下雖有殊;

高者未必賢,

下者未必愚。

君不見:

沈沈海底生珊瑚,

歷歷天上種白榆。

賞析——

有粗壯挺拔的松木生長在寒冷孤陋的山澗深處。這裏山深地險沒有人走的路,到老死也得不到伐木者的賞識。天子的明堂缺少高粱大柱,澗底雖有這麽好的松木。卻兩不相知。誰知道蒼天的用意是什麽,只給它這樣好的材料卻不給它合適的地方。沒有才學的金張世代是貴族,而黃憲空有賢才;不值錢的牛衣怎麽能比貴族的華服?牛衣和華服雖然高下有差別但高高在上的未必就是賢良的人,出身微賤未必不是良才。妳沒有看見,深沈的海底生長著珍貴的珊瑚,清晰分明的天上卻種著極其平常的白榆。

孤松停翠蓋,

托根臨廣路。

不以險自防,

遂為明所誤。

幸逢仁惠意,

重此藩籬護。

猶有半心存,

時將承雨露。

賞析——

壹棵松樹枝葉繁茂,亭亭如蓋的生長在大路旁邊,松樹不因為會被砍伐而自加防備,於是被可以用做照明所害。幸好碰到好心的人,在旁邊加上防護的籬笆。只要還有壹半生命力的存在,時時將接受雨露的滋潤。

郁郁澗底松,

離離山上苗。

以彼徑寸莖,

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

英俊沈下僚。

地勢使之然,

由來非壹朝。

金張籍舊業,

七葉珥漢|貂。

馮公豈不偉,

白首不見招。

賞析——

峽谷下的松樹蒼郁茂盛,山頂上的樹苗稀落下垂,但那小樹卻遮蔽了這百尺高的松樹。這裏,詩人以澗底松比喻有才能卻曲於下位的人,以山上苗比喻無才能而有權勢的人。世家子弟登上很高的官位,有才能的人卻被埋沒,這如澗底松和山上苗壹樣,是地位勢力造成的,並不是壹朝壹夕形成的。金張兩家子弟憑借祖先的功業,七代做漢朝的貴官。馮公才能出眾,但到老年還得不到重用。

水深深,

山重重,

前溪後嶺萬蒼松。

我來秋雨霽,

夜宿深山中。

霜寒千裏龍蛇怒,

巖谷蕭條嘯貔虎。

波濤漾漾生秋寒,

碧落無雲自飛雨。

瓏瓏兀兀驚俗聾,

余韻飄蕭散碧空。

悠然杖策出門去,

方知萬壑生清風。

清歡壹夕無古今,

勾引幽人風雅句。

那堪更被關山月,

團圓掛在青松樹。

賞析——

作者在秋雨初霽時來到深山,看到這裏蒼松萬棵蜿蜒山溪,夜宿於此。正是深秋時節,各種草木都已雕零,巖谷壹片蕭條,唯有松濤隨風起伏,如龍蛇發怒,似虎豹長嘯。松聲猶如波濤蕩漾,使人產生寒意;又象雨點飛瀉。松聲震耳發聵,余音久久不散。我拄著手杖,有限地從屋子裏走出來,頓覺清新之氣撲面,才知道松林生風,萬壑送爽。就在這樣壹個松濤聲聲,清風撲面的夜晚,雖然獨自壹個人,但心歡意舒,引起了我的詩興。明月初升,遠遠望去,既象懸在山頂也如掛在樹梢。我的詩興更濃了。

老蒼龍,

避乖高臥此山中。

歲寒心不肯為棟梁,

翠蜿蜒俯仰相從。

秦皇舊日封,

靖節何年種?

丁固何時夢。

半溪明月,

壹枕清風。

賞析——

老松樹為避世亂而隱居在這深山老林中。不願意做世間的棟梁。而讓翠藤纏繞相依為伴。松樹,曾被秦始皇封過,被陶淵明栽種過,也進入過丁固的夢境,但他只願意清風為鄰、明月為伴。

和澤周三春,

清涼素秋節。

露凝無遊氛,

天高肅景澈。

陵岑聳逸峰,

遙瞻皆奇絕。

芳菊開林耀,

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

卓為霜下傑。

銜觴念幽人,

千載撫爾訣。

檢素不獲展,

厭厭竟良月。

賞析——

春季多水,秋季則氣候清涼。露凝為霜,空氣中沒有壹絲的霧氣;天高氣爽,秋色明凈。群峰高聳,遠遠望去都很奇特。芳菊開於樹林中光彩耀眼,青松立在山巖上挺拔偉岸。松菊有這樣堅貞秀美的風姿,卓然挺立的形象,真可稱得上淩霜的豪傑。飲酒時想起誌節如松菊的隱士,覺得永遠要堅持他們的為人準則。未能看到書信,帶著愁悶的思緒度過了清秋時節。

天下幾人畫古松,

畢宏已老韋偃少。

絕筆長風起纖末,

滿堂動色嗟神妙。

兩株慘裂苔蘚皮,

屈鐵交錯迥高枝。

白摧朽骨龍虎死,

黑入太陰雷雨垂。

松跟胡僧憩寂寞,

龐眉皓首無往著,

偏袒右肩露雙腳,

葉裏松子僧前落。

韋侯韋侯數相見,

我有壹匹好東絹

重之不減錦繡段。

已令拂拭光淩亂,

請公放筆為直幹。

賞析——

這是壹首題畫詩。全詩分為四層。開頭四句為第壹層,稱贊韋偃畫的松樹極為奇妙。接下去四句為第二層,描摹韋偃所畫兩株松樹的具體形狀。這壹層筆觸極為細致,描繪的也十分逼真。皮裂,樹幹的剝蝕才如龍虎骨朽;枝迥,松針的濃陰才如雷雨下垂;四句之間,關連緊密,渾然壹體。這首詩中,直接寫松樹的,就這四句。雖然只有四句,但前人認為“此聯超邁奇古”。“松根”以下四句為第三層,以松下高僧進行點綴。結尾五句為第四層,同韋偃開玩笑。全詩高度贊揚了韋偃所畫的松僧圖;而杜甫的題詩本身也極為奇特。“老筆奇氣,足排萬人。”

青松在東園,

眾草沒其姿。

凝霜殄異類,

卓然見高枝。

連林人不覺,

獨樹眾乃奇。

提壺掛寒柯,

遠望時復為。

吾生夢幻間,

何事紲塵羈。

賞析—-

沒——掩沒。 姿——姿色

凝霜——濃霜。 殄——滅絕,滅盡。

異類——指與松不同類的眾草。

卓然——直立、挺拔的樣子

柯——樹枝

紲——束縛。塵羈——塵世的束縛。

東園的松樹被茂盛的荒草所遮蔽,濃霜使眾草雕零,青松的枝幹卻顯得格外的挺拔。松樹連成了樹林,人們就不留意,單獨壹棵松樹,人們才覺得詫異。把酒壺掛在寒枝上,不時地邊飲邊眺望著遠處。人生如夢,何必被塵俗素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