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九月九日插山茱萸的習俗,所以重陽節也叫山茱萸節。在重陽節,人們有佩戴山茱萸或插入山茱萸當遠眺的習俗。他們也可以把山茱萸作為禮物送給親戚朋友,以辟邪和尋求好運。喝菊花酒早在漢魏時期就已流行。
重陽節這壹天,民間有壹個共同的習俗,就是人們要在這壹天出門登高望遠。古代人崇拜山神,認為“1999年老陽的陽極會發生變化”,所以在9月9日,他們去山上登高望遠,崇拜山神以求好運。重陽糕又稱花糕、菊花糕、五色糕,是九月九日重陽節的代表食品。重陽節、除夕、清明節、中元節合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祭祖節日。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就有祭祀祖先的習俗。
重陽節的由來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這個數在《易經》中是壹個正數,“九九”的兩個正數重,所以叫“重陽”。它也被稱為“重陽節”,因為日子和月份都符合九。回歸1999年的真實,壹元開始,古人認為1999年重陽是吉日。
古代有重陽節登高祈福、拜神祭祖、飲酒祈福等民俗,流傳至今,增添了尊老的內涵。重陽節源於對天象的崇拜,始於古代,傳於西漢,盛於唐以後。根據現有的史料和考證,在古代,有季節和秋季祭天祭祖的活動。古人在九月莊稼豐收時祭祀天帝和祖先,是感謝天帝和祖先恩情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收祭祀活動的最初形式。
百度百科-重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