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愛蓮說》的體裁是

《愛蓮說》的體裁是

北宋周敦頤《愛蓮說》文學體裁:說。

說,是古代用以記敘、議論或說明等方式來闡述事理的文體,可以說明事理,也可以發表議論或記敘事物,都是為了闡明壹個道理,往往是借壹件事情或壹種現象來表述作者對某些事物或問題的見解,篇幅壹般不長。跟現在的雜文大體相似。

“說”的語言通常簡潔明了,寓意深刻;寫法較靈活,跟現代的雜文大體相似,通常采以小見大的辦法,借講寓言故事、狀寫事物等來說明事理,即常說的“托物寓意”。

擴展資料

常見文學體裁分類:

1、賦:我國古代的壹種文體,它講求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著名的賦有:唐代杜牧的《阿房宮賦》、南宋蘇軾的《前赤壁賦》等。

2、駢文:起源於漢魏,形成於南北朝,盛行於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世稱“四六文”。駢文由於遷就句式,堆砌詞藻,往往影響內容表達,韓、柳提倡古文運動之後,駢文漸衰。著名的有南朝梁吳均寫的《與朱元思書》。

3、奏議: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的統稱。它包括奏、議、疏、表、對策等。如西漢賈誼的《論積貯疏》、三國諸葛亮的《出師表》、南宋蘇軾的《教戰守策》。

4、原: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壹種議論文體。這種文體是對某種理論、主張、政治制度或社會習俗,從根本上考察、探討,理論性較強。如唐代韓愈的《原毀》。

5、序:也作“敘”或稱“引”,這類文章,按不同的內容分別屬於說明文或議論文,說明編寫目的、簡介編寫體例和內容的,屬於說明文。對作者作品進行評論或對問題進行闡發的屬於議論文。如宋代歐陽修的《伶官傳序》等。

6、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刻在牌上,放在書案右邊用以自警的銘文叫“座右銘”。如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

7、遊記:描寫旅行見聞的壹種散文形式。遊記的取材範圍極廣,可以描繪名山大川的秀麗瑰奇,可以記錄風土人情的詭異阜盛,可以反映壹人壹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記下壹國的重大事件,並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北魏酈道元的《三峽》、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記》。

8、寓言:是帶有勸喻或諷諫性的故事。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於簡單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慣於運用擬人的手法。語言簡潔鋒利。如春秋戰國時代《莊子》、《韓非子》等著作中有不少寓言。

9、傳奇:小說體裁之壹。以其情節奇特、神奇,故名。壹般用以指唐、宋人用文言寫的短篇小說。又因為“傳奇”多為後代的說唱和戲劇所取材,故宋元戲文,元人雜劇,明清戲曲也有稱為“傳奇”的。如明代湯顯祖的《還魂記》(即《牡丹亭》),清初孔尚任的《桃花扇》。

百度百科-愛蓮說

百度百科-說

百度百科-文學體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