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元好問
慘淡龍蛇日鬥爭,幹戈直欲盡生靈。
高原出水山河改,戰地風來草木腥。
精衛有冤填瀚海,包胥無淚哭秦庭。
並州豪傑知誰在,莫擬分軍下井陘。
2、十二月二日夜夢遊沈氏園亭
宋代: 陸遊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沈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3、十二月十五夜
清代: 袁枚
沈沈更鼓急,漸漸人聲絕。
吹燈窗更明,月照壹天雪。
4、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
元代: 王實甫
自別後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
見楊柳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
透內閣香風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
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地不銷魂。
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
今春香肌瘦幾分?摟帶寬三寸。
5、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魏晉: 陶淵明
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
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
淒淒歲暮風,翳翳經日雪。
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勁氣侵襟袖,簞瓢謝屢設。
蕭索空宇中,了無壹可悅!
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
高操非所攀,謬得固窮節。
平津茍不由,棲遲詎為拙!
寄意壹言外,茲契誰能別?
6、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代: 陸遊
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
草煙漠漠柴門裏,牛跡重重野水濱。
多病所須唯藥物,差科未動是閑人。
今朝佛粥更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