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N.(Nathaniel Hawthorme 1804-1864) TOP
小說家。1804年7月4日出生於馬薩諸塞州塞勒姆鎮壹個沒落的世家。他的祖輩中有人曾參與請教徒迫害異端的事件,為著名的1692年“塞勒姆驅巫案”的3名法官之壹。這段歷史對霍桑的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霍桑的父親是壹名船長,在他4歲時去世。1821年霍桑在親戚資助下進入博多因學院,同學中有詩人朗費羅與後來當選為總統的皮爾斯等。1825年大學畢業,回到塞勒姆鎮,從事寫作。曾匿名發表長篇小說《範肖》(1828)和幾十個短篇作品,陸續出版短篇小說集《古宅青苔》(1843)、《雪影》(1851)等,逐漸得到重視和好評。霍桑的短篇小說大多取材於新英格蘭的歷史或現實生活,著重探討人性和人的命運等問題。
1836年和1846年霍桑兩度在海關任職,1841年曾參加超驗主義者創辦的布魯克農場。他於1842年結婚,在康科德村居住。1848年由於政見與當局不同,失去海關的職務,便致力於創作活動,寫出了他最重要的長篇小說《紅字》(1850)。這部作品以殖民地時期新英格蘭生活為背景,描寫壹個受不合理的婚姻束縛的少婦犯了為加爾文教派所嚴禁的通奸罪而被示眾,暴露了當時政教合壹體制統治下殖民地社會中的某些黑暗。《紅字》發表後獲得巨大成功,霍桑繼而創作了不少作品。《帶有七個尖角閣的房子》(1851)反映了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的血腥掠奪。另壹部小說《福谷傳奇》(1852)以布魯克農場生活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社會改良的嘗試失望的心情以及對狂熱的改革者的厭惡。皮爾斯當選為美國總統後,霍桑於1853年被任命為駐英國利物浦的領事。1857年後僑居意大利,創作了另壹部討論善惡問題的長篇小說《玉石雕像》(1860)。1860年返回美國,在康科德定居,繼續寫作。1864年5月19日去世,身後留下4部未完成的長篇小說。
朗費羅
朗費羅,H.W.(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07-1882) TOP
詩人。1807年2月27日出生於緬因州波特蘭城壹個律師家庭。1822年進入博多因學院,與霍桑是同班同學。畢業後去過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國等地,研究這些國家的語言和文學。1836年開始在哈佛大學講授語言、文學,致力於介紹歐洲文化和浪漫主義作家的作品,成為新英格蘭文化中心劍橋文學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1839年出版第壹部詩集《夜吟》,包括著名的《夜的贊歌》《生命頌》《群星之光》等音韻優美的抒情詩。1841年出版詩集《歌謠及其他》,其中有故事詩《鎧甲骷髏》《金星號遇難》,也有敘事中含有簡樸哲理的《鄉村鐵匠》《向更高處攀登》等。詩中充溢了淬質奮發的精神和樂觀情緒。這兩部詩集在大西洋兩岸風靡壹時,他從此以詩人聞名於世。朗費羅於1845年發表詩集《布呂赫鐘樓及其他》,因收有《斯普林菲爾德的軍火庫》《橋》《努倫堡》和《布呂赫鐘樓》等佳篇而為人稱道。《海邊與爐邊》(1849)包含了詩人向讀者宣告創作意圖的《獻辭》以及通過造船的形象謳歌聯邦的締造的長詩《航船的建造》。
朗費羅的主要詩作包括3首長篇敘事詩,或“通俗史詩”:《伊凡吉林》(1847)、《海華沙之歌》和《邁爾斯?斯坦狄什的求婚》(1858)。1854年辭去哈佛大學教職,專事創作。次年發表《海華沙之歌》。這是采用印第安人傳說而精心構思的長詩,寫印第安人領袖海華沙壹生克敵制勝的英雄業績,以及他結束部落混戰,教人民 種植 玉米,清理河道,消除疾病等重要貢獻。在美國文學史上這是描寫印第安人的第壹部史詩,但詩的素材主要來源於斯庫爾克拉夫特的著作,作者缺乏直接的生活體驗;詩的韻律完全模仿芬蘭史詩《卡勒瓦拉》,當時雖然受到了讀者的贊賞,卻遭到後代壹些評論家的責難。從1843年起,朗費羅夫婦在幽靜的克雷吉別墅中度過了17年幸福的家庭生活。1861年他的夫人不幸被火燒傷致死,這壹直使他無比悲痛。為了擺脫精神上的重負,他投身於但丁的《神曲》的翻譯,還寫了6首關於但丁的十四行詩,是他最佳的詩作。《路畔旅舍的故事》(1863)大體上仿效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以《基督》命名的三部曲詩劇於1872年完成。
朗費羅晚年創作不轅,備受尊崇,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曾分別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他75歲生日那壹天,美國各地的學校都舉行了慶祝。1882年3月24日朗費羅逝世。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詩人之角安放了他的胸像,他是獲得這種尊榮的第壹位美國詩人。
朗費羅壹生創作了大量的抒情詩、歌謠、敘事詩和詩劇。他的詩歌在美國廣為傳誦,在歐洲受到贊賞,被譯成20余種文字;20世紀以來,他的詩名急劇下降,其地位變化之大,在美國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
惠蒂埃
惠蒂埃,J.G.(John Greenleaf Whittier 1807-1893) TOP
詩人。生於馬薩諸塞州黑弗裏爾鎮。自幼務農,曾在壹專科學校肄業壹年,但讀書甚多,深受英國文學尤其是蘇格蘭詩人彭斯的影響;1831年出版的詩文集《新英格蘭的傳說》,描寫新英格蘭農村淳樸的生活和歷史傳說,便表現了這種影響。1849年出版散文作品《瑪格利特?史密斯 日記 片段》,以清新的筆法描繪了早期新英格蘭的生活及人們的心理狀態。
從1833年起,惠蒂埃在廢奴主義者威廉?加裏遜的影響下積極投入廢奴運動,編輯報紙,撰寫社論和小冊子,同時寫詩號召廢除蓄奴制。詩集《在廢奴問題進展過程中寫的詩》(1838)和《自由的聲音》(1846),揭露了奴隸主的暴行和黑奴悲慘的命運。他的詩歌有強烈的戰鬥性,反映了美國廢奴鬥爭中的重大事件,有如壹部廢奴運動的編年史。
惠蒂埃的詩集《勞工之歌》(1850),以不加雕琢的語言謳歌美國早期的漁民、農民、鞋匠、伐 木工 人的勞動。他的另壹些詩歌則對社會暴力表示抗議,對被壓迫的下層人民寄以同情。1859年左右,惠蒂埃又轉而描寫新英格蘭農村的生活和景色,出版了詩集《包羅萬象》(1856)、《家鄉民謠》(1860)等。他的著名的長詩《 大雪 封門》(1866)曾被評論家譽為“壹部優美的新英格蘭田園詩”。
愛倫?坡
愛倫?坡,E.(Edgar Allen Poe 1809-1849) TOP
詩人、小說家、批評家。1809年1月19日生於波士頓。父母在他幼年時先後死去。1811年他由弗吉尼亞裏士滿商人約翰?愛倫收養,隨愛倫夫婦去英國。回裏士滿後,進入弗吉尼亞大學肄業壹年。曾參加美國陸軍,被選送至西點軍校。1831年因故被軍校開除,在巴爾的摩、裏士滿、紐約與費城等地寫稿,曾在《南方文學使者》《伯頓紳士雜誌》參與編輯工作。1835年與表妹維吉尼亞?克萊姆結婚;1847年妻子病故,此後精神日益失常。1849年10月7日死於巴爾的摩。
愛倫?坡的詩集有《帖木兒》(1827)、《艾爾?阿拉夫》(1829)、《詩集》(1831),詩中大多是古怪、奇特、病態的形象。他強調寫憂郁的情緒,著名的《烏鴉》(1845)壹詩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愛倫?坡的短篇小說也頗有影響。他大約寫了70篇短篇小說,收在《述異集》(1840)中。他的小說大致可分為恐怖小說和推理小說。前者包括《厄舍古廈的倒塌》《紅色死亡假面舞》《莉蓋亞》《黑貓》《阿芒提拉多的酒桶》等;後者如《莫格街謀殺案》《被竊的信件》《馬裏?羅蓋特的秘密》《妳是那人》《金甲蟲》等。《莉蓋亞》被認為是他最好的小說。愛倫?坡在西方還被認為是偵探小說的鼻祖,他的上述這類小說對西方偵探小說的發展有壹定影響。愛倫?坡的文學批評論著有《創作哲學》(1846)、《詩歌原理》(1850)等。
斯托
斯托,H.B.(Harriet Beecher Stowe 1811-1896) TOP
女作家。生於康涅狄格州。父親是牧師。1832年她隨父遷往辛辛那提市,擔任教員。這座城市與南部蓄奴州僅壹河之隔,她的壹家積極參與援助逃亡奴隸的活動。她對黑人奴隸的遭遇十分同情,對奴隸制深惡痛絕。1836年與卡爾文?埃利斯?斯托教授結婚。1850年隨夫遷至緬因州:她寫的長篇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1852)揭露了南部種植園黑人奴隸制的殘暴和黑奴的痛苦。小說贊揚了伊萊紮夫婦所代表的黑人為反抗壓迫、爭取自由解放而作的鬥爭,同時也推崇湯姆所體現的逆來順受的____博愛寬恕精神。小說發表後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有力地推動了美國反奴隸制的鬥爭,但也遭到奴隸主的詆毀。1856年她發表了根據黑奴起義領袖德雷德?司各特的 事跡 寫成的長篇小說《德雷德,陰暗的大沼地的故事》。
梭羅
梭羅,H.D.(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 TOP
作家、思想家。生長在波士頓附近超驗主義思想運動中心康科德村,父親是小業主。20歲於哈佛大學畢業,曾任教師,從事過各種體力勞動。在學生時代與愛默生相識,在愛默生影響下,閱讀柯爾律治、卡萊爾等人的著作,研究東方的哲學思想,同時以愛默生倡導的“自助”精神進行思考,形成了壹套獨立見解。
梭羅的著作都是根據他在大自然中的體驗寫成。1839年他和哥哥在梅裏馬克河上劃船漂遊,寫成《在康科德與梅裏馬克河上壹周》(1849),發揮了他對自然、人生和文藝問題的見解。他的代表作《沃爾登,或林中生活》(1854)記錄了他於1845至1847年在康科德附近的沃爾登湖畔度過的壹段隱居生活。在他筆下,自然、人以及超驗主義理想交融匯合,揮然壹體。他是19世紀超驗主義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
梭羅的 文章 簡練有力,樸實自然,富有思想內容,在美國19世紀散文中獨樹壹幟。他的思想對英國工黨、印度的甘地與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等人都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