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三思而後行——專家入學指導的收獲與思考

三思而後行——專家入學指導的收獲與思考

我不知道妳是否同意,有時候,忙碌也是壹種美,因為它可以專註於靈魂,忘記生活的瑣碎。沒想到,整個2019的5月,會讓我急得連喘氣。很累,但是很充實,這是留給我最深的感受。壹系列快節奏的旅行,歷時三周,帶給我的不僅是知識糧倉的滿滿收獲,更是對團隊精神的深刻領悟。

匆忙中,溫馨浪漫的“521”隨之而來。作為老師,雖然那天我們沒有被鮮花包圍,沒有收到任何甜言蜜語,但我們期待著夢寐以求的盛宴——柳林“我家鄉的好老師”2019小學數學專家指導活動。要我說,這是柳林教育科技局從遠方送給我們的最重的禮物,這是上海總策劃致遠為我們準備的知識盛宴。對教育工作者來說,最感人的愛的表達,就是讓我們補充營養,在追夢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如果說不同的風景會給人帶來不同的視覺沖擊,當然不同的階層也會呈現不同的味覺享受,那麽不同的訓練自然會有不同的收獲和思考。接下來我就講壹些經驗:

(壹)低調飆升的“高調”,隱藏在簡單的“華麗”

這是我在這次活動中對廟灣小學康老師最中肯的評價。低調的生活,高調的工作,這是很多人向往的境界。看似不起眼,40分鐘的課足以讓她壹鳴驚人。康老師用樸實的語言,真實的情感,完美詮釋了新時代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效課堂。她的課看似樸實無華,波瀾不驚,就像她沈穩的性格,沈穩的風格。然而,她溫柔的外表下隱藏著壹顆火熱的心。壹進教室,她就用肢體語言與學生親切交流,用溫柔的眼神與學生傳遞有效的對話,用寬厚的胸懷包容孩子在課堂上的錯誤。孩子們在康老師的組織指導下,以小組交流、合作探究的形式,讓思維碰撞,情緒提升,心靈歌唱,團隊凝聚力量。

形式永遠為內容服務,數學永遠為生活服務,這是永恒的真理。這節課,康老師從學生熟悉的音階入手,引出等價關系,從已知到未知,自然延伸到方程。通過深入、循序漸進的環節,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我不禁感嘆:作為康老師的學生,孩子們真幸福。什麽叫以學生為主體,什麽叫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什麽叫兼顧壹切,什麽叫讓每個學生的個性為人所知?康老師用她平凡的課堂解讀做出了最完美的詮釋。

同樣的食材,通過不同的人會呈現出不同的味道。這就是被期望在同壹個班級裏異類的意義。

(二)在問題中進行思維碰撞,在碰撞中激發智慧的火花。

柳林小學教師薛繼娥,壹直以幹練嫻熟的教學風格馳騁在課堂上。她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貫穿整個班級,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學生提問入手,以教師提問為導向,以學科問題為基礎,引導學生提出具有學科價值的問題。通過眼神的鼓勵和語言的贊美,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善於提出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體驗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產生問題的過程,這無疑是壹個自由、熱情、智慧不斷流淌的激動人心的過程。

在整個教室裏,我的內心都莫名的感動。壹雙雙高高舉起的小手,鼓勵的話語,奇怪的問題,壹次次熱烈的掌聲,讓孩子享受挑戰的刺激和成功的喜悅。這是壹個思維激烈、情緒澎湃的過程。在薛老師的課堂上,我們有幸見證了這壹切,同時也聞到了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逐漸散發出的淡淡清香。

(3)從眼中的平衡到心中的關系,從眼中的定義到心中的意義。

如果把課堂比作壹頓飯,範輝老師的課無疑是最有特色的“營養餐”。無論從顏色、氣味還是營養價值,都堪稱完美。張老師用輕松自然的方式帶著孩子們進行了壹次愉快的課堂之旅,消除了彼此之間的陌生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我不敢懈怠。在享受的同時也不忘慢慢咀嚼和內化。整節課,我都情不自禁地扮演壹個學生的角色。在張老師的指導下,所有學生被要求回答的問題,我都默默的回答了,但還是忍不住舉手幾次,做了音頻回答。整個觀察過程中,我都沒有時間去擔心自己的舉動,因為整個人早就被張老師的滿堂喝彩牢牢吸引住了。

張老師的課堂滲透著壹種數學思想:讓教學從眼中的定義走向心中的意義。從眼中的平衡到心中的關系,再到心中的模型。張老師曾經說過:在這個結構中,讓孩子不斷地分辨所有公式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只有多分析,多比較,才能形成數學。數學的本質是在相似中找差異,在差異中找相似。從特殊到壹般,再到特殊,讓孩子的數學思維和素養不斷提高。

回歸日常教學,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回味課堂上呈現的美景,更重要的是需要將課堂上滲透的數學文化遷移到自己的課堂上。這就是我們觀察公開課的意義。

(壹)回歸原始學習,讓學生在解題中取勝。

著名數學家蔣伯駒曾經說過:如果不鼓勵學生問為什麽,不給出證明,那麽數學課就失去了靈魂。張老師在講座中也多次說過:善於提出問題是我們學習數學的開始。眼裏沒有疑問,心裏也沒有反思。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扔掉粉筆和黑板,但壹定不能扔掉問題。可見,問題的生成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張老師的講座曾經讓我思考,我們在平時的課堂上錯過了多少這樣的精彩瞬間。孩子上課提問,我們有時會敷衍回答,草草收場,生怕孩子的問題傳出去,占用我們預先規定的課堂時間。當孩子提出連我們都無法回答的問題時,往往會有更糟糕的處理方式。我們總是很有尊嚴地告訴孩子,這個問題我們會留到課後解決。殊不知,這樣的結果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遺憾,從而挫傷孩子主動提問的勇氣和激情。能否給孩子大膽提問的機會,創造自己的解題空間?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新的問題,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探究才能真正落實,我們的小組合作才不會流於形式。同時,孩子的主體地位也能得到真正的體現,我們也能收獲智慧優質的有效課堂。

事實上,基於問題學習的課堂已經在我們學校初步開展。這裏我想分享壹些發生在我班上的例子。5月28日公開課,我的題目是壹年級二冊第六單元“摘蘋果”。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探索兩位數進位加法的算法和優化。在談到筆算方法的註意事項時,壹位女同學迫不及待地說,老師,我想問個問題。我給了她壹個機會,她站起來問,老師,為什麽手工計算的時候,同樣的數字壹定要對齊?說實話,當時我很驚訝。沒想到孩子會問出這樣的問題。我還在想怎麽組織語言回答她。沒想到,另壹個同學迫不及待地大聲回答:因為同壹個單位可以相加。我再壹次感到驚訝。這是壹個壹年級的孩子。她能做出這樣的回答,我真的很感動。沒想到的是,這個問題壹出現,孩子們就拋出了壹連串的問題。為什麽要從單位做起?為什麽過了十還要進壹進十?當然最後還是學生自己回答的。整堂課,氣氛非常活躍。孩子們說得很多,我卻說得很少,因為我根本沒有機會說話。

課後,我在反思:如果在以前,我們總是把這些現成的註意事項和定義呈現給孩子,我們不知道孩子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多少。現在,基於問題的學習課堂解決了所有的問題。孩子可以大膽提出自己的困惑,然後民主解決。在我們現在實施的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課堂中,妳根本不用擔心課堂上毫無生氣的氣氛,沈默的更不用說。這是孩子們的家。同樣的信息,他們會問各種各樣的問題,很多都是出乎我們意料的。他們真的充滿智慧。而且孩子之間的交流更加順暢,所以提出的問題很快就會被同齡人解決,同時也會產生很多新的問題。這是開發基於問題的學習課堂的初衷。孩子在中學階段很享受學習,通過“問題啟發的思維碰撞”的過程和方法,很容易達到班級目標。這是我們柳林第壹小學正在開發的問題式學習班。雖然剛剛開始,但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土壤,播下了種子。我們壹路在學習,在思考,在做,在收獲。如果妳願意,那就讓我們站在柳林的沃土上,等待未來的問題式學習生根發芽,甚至開花結果。

(二)教師的價值在哪裏?

那麽我們作為老師的價值是什麽呢?如果我們像我們的母親壹樣,如果我們專業的不可替代性明顯不足,如果我們的工作被大家理解,我們存在的價值在哪裏?這是壹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聽了張老師的講座,我迷茫的心壹下子變得清晰起來。是的,再忙也不要忘記給自己壹個合適的位置,這樣我們前進的道路才會充滿陽光。

關於概念課教學的思考。

首先,作為老師,我們要吃透教材。始終牢記教學三原則,教什麽?怎麽教?妳為什麽教書?要達到以下目標:教學要幫助學生學會數學思維,教學要幫助學生發展心智水平,教學要善於培養學生的理性精神。

其次,作為老師,我們應該試著理解學生。既要學會直觀判斷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概念,又要及時介入學生的交流,通過提供辨識來探詢概念的本質,特別是對理解膚淺的學生,要有回馬槍,這樣才能達到數學課堂的高效。

最後,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永遠記住,教師是課堂的領導者,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教學質量是辦學質量的生命線,教學質量是專任教師專業素養的主要維度,教學效率是教師工作聲譽和社會聲譽的主要內容。

我們生活在壹個全新科技革命的偉大時代,壹個中國發展成為強國的偉大時代,壹個教育深刻變革的偉大時代。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精神,偉大的時代孕育偉大的教育。讓我們懷揣“新時代新理念”育人夢想,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黨建引領、五變壹創”工作思路,將此次專家指導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內化為行動。讓我們用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情懷,共同譜寫柳林教育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