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他受到莊子哲學的影響。因為他以前沒有過農村生活,又親身參加過勞動,和勞動人民有過接觸,所以在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得到了壹些新的感受和啟發。因此,到了金代,他在提倡文風的同時,能夠創造出壹種風格獨特的山水田園詩的新形式,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從少年時的“逃離四海的兇誌”到老年時的“留世的兇誌”,始終沒有忘記這個世界。他的傳世之作《桃花源記》,恰恰是他對壹個人人自立友愛,沒有現實中種種煩惱和貧困的社會的憧憬。甚至把他的隱居和飲酒放在當時的背景下分析,也包含了表達對當時黑暗統治壹定程度的不滿和反抗的意義。
當然,陶淵明畢竟是壹個生活在壹千多年前封建社會的士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詩歌裏,不可能沒有很多負面的東西,比如生活清貧,及時行樂,避世。然而,由於其階級偏好,後世的文學批評家和詞人更註重欣賞和贊美他在這方面的特點,認為這是陶詩歌的精髓。
蘇東坡曾這樣評價陶淵明:“欲為官則為官,不為不敬;如果妳想被隱藏,妳就會被隱藏,而不是去找它。餓了就扣門要飯;吃飽了就用雞和小米迎客。古今聖賢,彌足珍貴。”人們重視真實,詩歌也是如此,詩歌來源於人們的真實,這是陶詩具有經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
用魯迅先生的話說,“陶謙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不是‘全沈默’。”
梁啟超在評價陶淵明時曾說,“自然是他慈愛的伴侶,常向他微笑”。正如他所說,陶在自然與哲學之間打開了壹條通道,在人生的苦難與自然的旨趣之間達成了和解。即使是最普通的農村生活場景,在他的作品中也表現出壹種無限的、意味深長的美。
陶淵明去世後,他的摯友顏延之為他題寫了《鄭濤易圖》,並謚號為“清靜節”。顏延之在訃告中贊揚了陶淵明的品格和氣節,但沒有充分肯定他的文學成就。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在他死後的幾十年裏,並沒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認可。
梁朝昭明太子蕭統對陶淵明的詩非常重視,愛不釋手。蕭統親自編撰、作序、傳記陶淵明。《陶淵明集》是中國文學史上第壹部文人文集,意義重大。蕭統在《陶淵明集序》中稱贊“他的文章不落俗套,文筆輝煌,跌宕起伏,別具壹格,酣暢淋漓,似北京”。
南朝時期,陶淵明的文學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但他的詩文作品流傳越來越廣,影響越來越大。隋唐時期,越來越多的詩人喜歡陶淵明的詩,對他的贊美也越來越多。王績是初唐時期的壹位田園詩人。他和陶淵明壹樣,多次隱居鄉間,以琴酒自娛。唐代田園詩人孟浩然非常崇拜陶淵明。他在《盛夏回漢南送老北京遊》中寫道:
欣賞《大地傳》,
最佳陶鄭鈞,
我的眼裏充滿了田園情趣,
自稱為Xi皇帝。
李白仰慕陶淵明的人品和詩詞。在給鄭立揚的劇本中寫道:
淩濤每天都喝醉,我不認識五個劉春。
蘇秦無弦,用毛巾斟酒。
在微風吹拂的北窗下,我自稱為Xi皇帝。
到了栗子,我遇到了我的壹生。
李白“能催眉彎腰,侍奉權貴”的思想與陶淵明“五鬥米不彎腰”的精神是壹脈相承的。
安史之亂後,杜甫過著流浪的生活,以陶淵明為知己。他在《致印偉的河南丈夫》中寫道:
放松應該是酒,不能怪詩。
這個意思是含蓄的,我會在妳之後出生。
中唐詩人白居易對陶淵明這個人非常推崇。815年,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這裏離陶淵明的故鄉潯陽很近。參觀了陶淵明故居,寫了《訪陶公舊居》這首詩。詩中“塵汙不汙玉,淩風不啄腥”首先用來贊美陶淵明高尚的人格,最後他寫道:
柴桑古村,板栗老山河。
籬下無菊,閑市無煙。
雖然後裔不詳,但宗族並未遷走。
每壹次陶姓,我的心依舊停留。
白居易是在十六個小陶謙的身體裏。上面寫著:
先生,我走了很久了,有紙有墨的遺產。
勸我喝了壹杯又壹杯,也沒什麽好說的。
我來自老板,很佩服他的為人。
別人達不到,效果是醉了。
中國古代文人嗜酒,與陶淵明的影響是分不開的。白居易的詩說得很清楚:“別無所成,效果皆醉。”到了北宋時期,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得到了進壹步的鞏固和確認。歐陽修稱贊《去詞》說:“金無文章,陶淵明有《去詞》。歐陽修也說:“我愛陶淵明,愛酒,愛閑。“北宋王安石曾說陶淵明的詩“蓋房子是在人情,但沒有車馬。問自己能做什麽,內心遠非自偏。”“詩人以來沒有這樣的句子。但元末明初傾向於群外,詞作輝煌,晉宋之間,壹去不復返。"
蘇東坡在《與蘇轍壹書》中說“我與詩人並不十分好,只有好而深刻的詩並不多,但他們的詩有質而寫實,只比得上曹、劉、鮑、謝、李、杜”。蘇東坡把陶詩放在李白杜甫之上,有失公允。但他用“質實、豐富、實用”四個字概括陶詩的藝術風格,還是很準確的。蘇東坡壹生視陶淵明為良師益友。他不僅喜愛他的詩,而且欽佩他的為人。晚年在《與蘇轍書》中說:“我深以學識淵博為恥,欲以夕節為戒。”
由於歐陽修、王安石、蘇東坡在北宋文壇占據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們對陶淵明的推崇無疑對進壹步確定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在報國無門、壯誌難酬的苦悶中,以陶淵明為知己。《水龍隱》壹詞中說:“妳要相信,這個翁沒有死,現在他生氣了。”辛棄疾留下的詞有626首,其中有60首是背述、提及、明引、隱引溫韜陶的,幾乎每10首詞中就有壹首與陶淵明有關。辛棄疾在《念奴嬌》中說:“采菊必信,萬年高情,唯有陶彭澤。”給了陶淵明壹個人古往今來最高的評價。
元朝、明朝、清朝,直到近代,都沿襲了宋代對陶淵明的崇高評價。
陶淵明的不朽詩篇和偉大人格,影響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辛棄疾等幾代文人的思想和創作。他為中國文學的發展和繁榮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陶淵明的詩重在抒發情感和誌向。他的語言,看似簡單,其實很精彩。在平淡醇厚的詩歌中,有著熱烈的感情,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陶淵明的《歸園五首》是田園詩中的傑作或者說是極品。其中《少五適俗韻》被編入中學生語文課本。詩歌的抒情性令人耳目壹新;詩的風景令人大開眼界。看完之後難忘。無論什麽時候讀,都是壹種美好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