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就十分喜歡看書,什麽《愛的教育》、《茶花女》、四大名著,反正我就是什麽要都看,我那三個大書櫃裏面都被我塞的滿滿的。其中我最愛看的還是古詩,《山行》就是我最喜歡的壹首。
秋天,滿山的紅葉掛滿枝頭,紅葉鋪滿田野,鋪滿山坡,到處都是。那楓樹的枝丫上壹簇簇紅葉如壹團團火。山路彎彎曲曲,壹直綿延地伸向遠方。山上隱隱約約地能看到幾戶人家,它們立在那裏,家家都冒著炊煙。
“當當當”遠處傳來了壹陣急促的馬蹄聲。壹會兒,只見壹匹馬車向這裏駛來,車上坐著的原來是著名詩人杜牧。杜牧被這美不勝收的美景吸引住了,他走下車來,看到這壹片生機的景象,心裏不禁地贊嘆到:這景象太美了。杜牧看著入了迷,甚至已到了忘我的境界,在這時好像沒有時間,沒有任何人,是壹個單人的世界。詩人終於忍不住,呤詩起來: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他終於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激動地走進楓樹林,詩人他穿著壹身雪白的衣服,楓樹的紅剛好配上衣服的雪白,這美麗的紅葉簡直比二月時五彩繽紛的紅花更加美麗。
我喜歡詩,因為詩能讓我們有美的享受。
我最喜歡的壹首古詩─《憫農》
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學過很多首古詩,例如:孟郊的《遊子吟》、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其中,我最喜歡的壹首古詩是李紳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次看到這首古詩,我就仿佛看到:烈日炎炎的中午,壹個農民伯伯在壹下壹下的鋤著地,鋤頭越來越重,農民伯伯也越來越累,豆大的汗珠順著臉流了下來,濕透了衣服,滴到了地裏,這是壹幅多麽辛勞的畫面啊!正是因為有了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我們每天才能吃到那麽多豐富的食物,有香噴噴的米飯、好吃的饅頭、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可媽媽告訴我說,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因為災害、戰爭等各種原因而吃不上飯,他們忍受著饑餓與痛苦,有的人還被餓死了,這是多麽的悲慘啊!與他們相比,我們的生活又是多麽的幸福啊!可有的小朋友,並不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幸運,他們吃飯的時候浪費糧食,對食物挑挑撿撿,還把飯粒掉的四處都是,甚至有的小朋友還偷偷的將食物倒掉,唉!真是不應該呀!在這裏,我要對所有的小朋友,大聲地說:“請愛惜糧食!”
我最喜歡的壹首古詩
從小到大,讀過無數的詩篇。許多人,喜歡用詩來表達自己的心情,誌向,思念親人同友人離別之意。在我讀過的詩篇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孟郊的《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詩中作者體現了以為慈愛,樸素,偉大的母親的無限的愛。
現在的我們,對於母親的關愛,認為是理所應當,無法體會母親的用心良苦,甚至有時還對母親大吼大叫,但作為母親的她們,仍然默默的關心,愛護自己的孩子。她們對孩子所做的壹切,無怨無悔。
記得5.12的“汶川大地震”中,有位母親在廢墟中用身體抵住抵住塌下來的樓房,身體下面護著她3,4個月大的孩子,因為有母親護著,孩子毫發無損,安靜的睡著。當救護人員解開蓋在孩子身上的被子時,發現了壹部手機,手機屏幕上有壹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妳能活著,壹定要記住我對妳的愛。雖然這個母親的偉大事跡已經家喻戶曉,可是知道的那些人是否有感觸?母親,可以為自己的孩子而放棄自己的生命,普天之下,並不只有這位媽媽會這樣做,而是所有的媽媽都會這樣做。
回想自己生病的時候,媽媽整宿沒睡,倒水給我喝,守在床邊,寸步不離,在母愛的呵護下,病好得很快。當醒後看到媽媽整宿沒睡守在床邊的時候,感動得落淚。
回想自己考砸的時候,媽媽給予的並不是責罵,而是給我分析錯的題目的正確解答方法,當手裏捧著考得不錯的成績單時,她笑了,笑的很欣慰,也笑得比我還開心。
回想這些年的點點滴滴,媽媽每天都在陪我走。不管什麽天氣,她都總是牽著我的手走;不管什麽情況,她總是在受挫折後才教給我壹切;不管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她總是陪我度過。……
曾經,怨恨過母親,為什麽那麽殘忍,為何不在泥濘中抱我前行?為什麽不在挫折前教我應對?為什麽那麽執著,不在寂靜中勸我放棄而不去休息……
現在,我並不怨恨母親,而是感激她。她從不抱我前行,是因為她要我學會面對坎坷;從不在受挫折錢教我應對,是要我體味人生;從不叫我放棄,是要在無言中教我持之以恒的道理。
媽媽,謝謝您!感謝您教會了我許多;感謝您,這15年來每壹天都在陪我走……
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
我最喜歡的壹首詩2
我國是壹個詩的國度。從古至今,我國湧現出無數偉大的是大詩人: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些響亮的名字早已深深地刻在詩歌的歷史名碑上。他們的作品,更是被後人千古傳誦。我最喜愛的,是明代詩人於謙的《石灰吟》。
這首詩是明代名臣,民族英雄於謙之作。詩的全文是這樣的: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閑”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還象征著誌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第三句“碎骨粉身全不怕”極形象地寫出了石灰石燒成石灰的過程,而“全不怕”又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而最後壹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直抒情懷,立誌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這首詩是壹首借物言誌的詩。句句都在寫石灰,而實際上卻句句在寫人。前兩句就石灰的特征說人,“若等閑”三個字,抒發了作者在困難面前的大無畏精神。末句表現了丹心照汗青的高風亮節。作者用這寥寥數十字,就深刻地反映了忠心報國的高貴品質,為人們樹立了壹個榜樣。
當我第壹次讀到這首詩時,心中熱血澎湃,被這種豪邁氣概所深深吸引。“千錘萬擊”、“烈火焚燒若等閑”、“碎骨粉身”這些詞匯語句映入我眼簾時,我心中感受到的是無所畏懼的精神和豪邁不已的氣概。
作者於謙身為明代大臣,以身作則,精忠報國,清白做人。他以這首大氣的七言絕句比喻自身,其語言明白,內涵深刻,其人與詩,永垂不朽。這首詩表達的正是:做人要像石灰壹樣堅貞不屈,即使“千錘萬擊”、“烈火焚燒”“碎骨粉身”都無所畏懼,只為留下清白在人間。這也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高估品質:要清白做人。
這就是我最喜愛的壹首詩——《石灰吟》。
人,生卒年月不詳。字伯高,官至金吾長史,故世稱張長史。喜飲酒,往往大醉後揮毫作書,或以頭發濡墨作書,如醉如癡,世人稱之為“張顛”,與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進、崔宗之、蘇晉、焦遂稱為酒中八仙。他精工楷書、草書,尤以草書稱著。他的書法得於二王,而又獨創新意。楷書《郎官石柱記》,取歐陽詢、虞世南筆法,端莊嚴謹,不失規矩,展現出楷書的精妙。《宣和書譜》中評說:“其名本以顛草,而至於小楷行草又不減草字之妙,其草字雖然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無壹點畫不該規矩者。”
他得書法得之於“二王”而又能獨創新意。他的楷書端正謹嚴。規矩至極,黃山谷譽為“唐人正書無能出其右者”。若說他的楷書是繼承多於創造,那麽他的草書則是書法上了不起的創新與發展了。韓愈說:“旭善草書,不治他技故旭之書,變動如鬼神,不可端睨。”杜甫在《八仙歌》中寫道:“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他能把書法藝術升華到,用抽象的點線去表現書法家思想情感高度的藝術境界。在書法藝術中,他的字貌似怪而不怪,關鍵在於點畫用筆完全符合傳統規矩。可以說,他是用傳統技法表現自己的個性,而在書法上成了有創造力的無愧於自己時代的書法家。博大清新,縱逸豪放之處,遠遠超過了前代書法家的作品,具有強烈的盛唐氣象。
張旭性格豪放,嗜好飲酒,常在大醉後手舞足蹈,然後回到桌前,提筆落墨,壹揮而就。
有人說他粗魯,給他取了個張癲的雅號。其實他很細心,他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所觸到的事物,都能啟發寫字。偶有所獲,即熔冶於自己的書法中。
當時人們只要得到他的片紙支字,都視若珍品,世襲真藏。那時候,張旭有個鄰居,家境貧困,聽說張旭性情慷慨,就寫信給張旭,希望得到他的資助。張旭非常同情鄰人,便在信中說道:您只要說這信是張旭寫的,要價可上百金。鄰人將信照著他的話上街售賣,果然不到半日就被爭購壹空。鄰人高興地回到家,並向張旭致萬分的感謝。當時人們把張旭的草書與李白的詩詞,斐旻的劍舞合稱三絕。
他的傳世書跡除楷書《郎官石柱記》外,草書有《肚痛帖》、《古詩四帖》等,較為著名。
1、《肚痛帖》:單刻帖。無款。草書,6行30字。此帖用筆頓挫使轉,剛柔相趣濟,內撅外拓,千變萬化,神彩飄逸,極官情趣。
2、《古詩四帖》:墨跡本。無款明董其昌定為張旭書。草書,此帖雄強奇偉,筆勢縱逸。董其昌評說:“有懸崖墜,急雨旋風之勢。”
我最喜歡的壹首詩4
今天,我在秋姑娘的愛撫下,我又壹次走進了屬於自己的詩詞天地,陶醉其中。
古代,有多少仁人誌士留下了壹首又壹首動人的唐詩宋詞。在這些浩如煙海的詩詞中,我最喜歡的是壹位抗金名將——嶽飛寫的壹首詞叫《滿江紅》。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怒發沖冠,獨自登高憑闌。擡頭遠望天空。長嘯壹聲,壹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塵土,八千裏經過多少風雲人生。靖康兩帝,至今仍被金人俘虜。我滿懷壯誌,發誓壹定要將金人滅下,帶回勝利的消息。
在古代我們這個民族曾被其他民族欺淩,在近代中華民族又被西方列強辱罵為東亞病夫。但是中華民族的兒女們卻沒有因此而低下高貴的頭顱,因為他們也有像嶽飛將軍那樣的愛國之情呀!
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演譯了壹個個可歌可泣的愛國故事。類似這樣的愛國英雄有詹天佑、有錢學森,還有許多許多。
詹天佑——這個偉大的愛國工程師。當他親眼目睹了那些可惡的帝國主義國家是如何欺淩辱罵我們的國家的時候,他已下定堅心,壹定要將壹條長達二百千米的鐵路建好,壹定要為自己的祖國爭光。果真,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憑借著智慧和才幹以及忘我的工作態度,把自己的工作成果展現給那些帝國主義者。同時,也抨擊了那些帝國主義者的無知。
還有錢學森——偉大的愛國科學家。為了報效正在忍受帝國主義欺負的祖國,毅然走出國門,當他學業有成之日,義無反顧地回國報效。在他回歸的時候受到了多少外國人的種種阻撓,可是他歸心似箭,誰也攔不住他回歸祖國的心。
這些近代的仁人誌士都有著壹顆熾熱的愛國之心,也有著和嶽飛壹樣的那份精忠報國的品質!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這壹首詩詞久久的回蕩在我的心裏,也時時刻刻激勵我們要好好學習,今後成為壹只翺翔在天空中的雄鷹,成為國家的棟梁,將祖國建設得更加完美,讓祖國像壹顆璀燦的明星,永遠閃爍!
我最喜歡的壹首詩5
從小我就十分喜歡看書,什麽《愛的教育》、《茶花女》、四大名著,反正我就是什麽要都看,我那三個大書櫃裏面都被我塞的滿滿的。其中我最愛看的還是古詩,《山行》就是我最喜歡的壹首。
秋天,滿山的紅葉掛滿枝頭,紅葉鋪滿田野,鋪滿山坡,到處都是。那楓樹的枝丫上壹簇簇紅葉如壹團團火。山路彎彎曲曲,壹直綿延地伸向遠方。山上隱隱約約地能看到幾戶人家,它們立在那裏,家家都冒著炊煙。
“當當當”遠處傳來了壹陣急促的馬蹄聲。壹會兒,只見壹匹馬車向這裏駛來,車上坐著的原來是著名詩人杜牧。杜牧被這美不勝收的美景吸引住了,他走下車來,看到這壹片生機的景象,心裏不禁地贊嘆到:這景象太美了。杜牧看著入了迷,甚至已到了忘我的境界,在這時好像沒有時間,沒有任何人,是壹個單人的世界。詩人終於忍不住,呤詩起來: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他終於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激動地走進楓樹林,詩人他穿著壹身雪白的衣服,楓樹的紅剛好配上衣服的雪白,這美麗的紅葉簡直比二月時五彩繽紛的紅花更加美麗。
我喜歡詩,因為詩能讓我們有美的享受。
母愛同樣經典,是壹首詩!
——題記
詩,是美的享受;詩,是快樂的體驗;詩,是暢想的園地。壹首詩代表著作者內心世界的奇思妙想,壹首詩能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真,善,美,壹首詩能流露出人的道德修養……詩,能告訴我們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歷代詩人借詩抒情,千萬首詩都是經典,讓人回味無窮。先秦諸子中,我們在孔子那裏讀到壹顆愛心,構建和諧;我們在孟子那裏讀到壹股正氣,平治天下;我們又在墨子那裏讀到壹腔熱血,救助苦難;我們在韓非子那裏讀到壹雙冷眼,直面人生;我們還在老子那裏讀到人生辯證法,在莊子那裏讀到藝術人生觀……詩,同樣也是經典。
唐朝是詩歌鼎盛的朝代,大多數著名詩人皆出於此朝代——李白,杜甫,杜牧……在眾多詩中,我最喜歡的是孟郊的《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每每吟誦它,我的腦海中仿佛就出現了這樣壹幅畫面:英氣勃發的兒子坐在簡陋的茅屋裏讀書。不遠處,滿頭銀發的老母親正埋著頭,弓著背,在壹盞微弱的豆油燈下,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補衣服。那密密麻麻的每壹針,都蘊含著母親對兒子無比深沈的愛。每壹線,都代表著母親對兒子的的真摯的情。這濃濃的母愛,全都傾註在這壹針壹線間。母親與兒女情深似海,而母親那無私的愛,作為兒子何時才能報答呢?正所謂“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愛不僅是無私的,母愛更是偉大的!母愛如水,是那麽清涼;母愛如雪,是那麽潔白;母愛如雨,滋潤著顆顆幼小的心靈;母愛如陽,用自己最樸實的愛把幼小的生命照耀;母愛如風,輕輕撫摸著個個可愛的小臉蛋。母愛如四個季節,在春天把愛播種,在夏天把愛培育,在秋天把愛收獲,在冬天把愛貯存。母愛是春天裏的太陽,照耀祖國的花朵;母愛是夏天裏的雨,“澆滅”了炎熱,帶來了涼爽;母愛是秋天裏的大樹,結滿了豐碩的果實;母愛是冬天裏的壹把火,點燃了冬天裏的激情!
母愛是無價的,更是無私的。就像孟郊的詩壹樣,如此有韻味,又如此讓人回味!
母愛同樣經典,是壹首詩!我將壹輩子將它珍藏。
我喜歡這首詩句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鴛。”這是詩人高鼎所寫的《村居》,是我最喜歡的壹首詩。為什麽呢?因為這首詩寫出了春天來到時如詩如畫的景象,令人陶醉不已,浮想聯翩。而且,作者也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孩子們的天真活潑,仿佛就出現在我們眼前。
這壹天,詩人高鼎邁出房門,在鄉村小路上散步。他看見壹對黃鶯飛到枝頭上,妳啄我,我啄妳,好不親熱!不由想起小時候和同伴們玩耍時的快樂情景。這時,壹片被春風拂起的柳絮在他的眼前緩緩飄落,堤岸邊的楊柳隨風起舞,婀娜多姿,真是風情萬種,令人贊嘆。忽然,從遠處傳來壹陣清脆的宛如銀鈴般的笑聲。是誰呢?高鼎忍不住好奇心,回頭壹看,哎呀,原來是鄰家的孩子在放風箏呢!他們放學後為什麽不寫作業呢?這幾個調皮鬼呀!瞧,他們壹邊小跑,壹邊慢慢放手中的線,動作是那麽嫻熟,使人禁不住想和他們壹起去玩。那只黃蝴蝶風箏越飛越高,好像扇動著它的大翅膀在說:“看我飛得多高!連鳥兒也比不上我。”時間過得很快,壹轉眼已是黃昏了。孩子們的父母都出來找他們了。幾個孩子依依不舍地告別,其中有壹個還在不停地說:“老天保佑,明天也是壹個大晴天,我們再來放風箏!”
詩人高鼎看到了這壹切,覺得心情非常舒暢,便寫下了《村居》這首詩。這首詩寫得生動活潑,通俗好懂,從此廣為流傳,連兒童也會背。
我最喜歡的壹首詩7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當我讀起這首古詩,便會想起雪白雪白的米飯和農民伯伯辛勤的汗水。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回到了故鄉,我在外婆家收割稻谷,親身體會到了農民伯伯們辛苦而又充滿歡樂的勞動生活。
每天早晨天剛蒙蒙亮,全村的大人和能幫得上的小孩們都起床了。他們匆匆趕往朝霞映照下金燦燦的稻田,風風火火地大幹了起來。頓時,鐮刀割刀谷的“刷刷”聲,腳踏式脫蹈機的“嗡嗡”聲,大人們偶爾的談笑聲,孩子們清脆的歌聲,鳥兒“嘰嘰喳喳”的鳴叫聲便匯成了動人的交響樂。我陶醉在這美景和樂曲中。
雖然涼風徐徐,但是忙碌的農民們很快就大汗淋漓了。他們顧不得拭汗,依然不知疲倦地幹著。跟我差不多大,甚至比我小的孩子們在田裏拾稻穗。我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並成了他們的朋友。
太陽爬上頭頂熱辣辣地嚴烤著稻田,人們的身上全濕了,大人們叫小孩回去,他們卻仍然堅持勞動。壹擔壹擔黃澄澄的稻谷被挑往曬谷場,扁擔都被壓彎了。那“吱悠吱悠”的響聲也仿佛在念“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咧!
農民伯伯在烈日暴曬之下,揮汗鋤禾,感嘆糧食來之不易,也間接地告訴人們要珍惜糧食。
我喜歡的壹首詩8
從上學起到現在我背過的詩詞大約有三百多首,但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因為這首詩篇的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體現了人生中最美的景象。
《春江花月夜》是我所有背過詩中最長的壹首,大約有二百七十多字,它是唐代詩人張若虛寫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壹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這首詩講的是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在夜空裏與大海連成壹片,天和地的界線似乎並不那麽明顯了,只有壹條線那便是天和地的界線。月光照耀著春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遙看江上,壹葉漁船打著燈火從遠處飄來。江水與天空成了壹色,白的連沙灘上的沙子都看不見了,只有壹輪明亮的孤月高掛在空中。哪家的遊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麽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這是壹首非常美的優秀長篇詩,是我所背過詩裏創造了幾項“第壹”的詩,而且是我背過的詩裏面唯壹壹首描寫夜晚的江水的詩。其中我最喜歡裏面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這兩句。作者寫的很美,這幾項“第壹”充分證明了江水的美與獨特。
這首詩不光美,而且還描寫了當時的天文水平。當時的唐朝人已經發現了月亮與潮水的關系。正是“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這句話給了我啟發。
《春江花月夜》既是壹首長詩,也是壹首歌曲,是唐朝宮廷裏跳舞的舞曲。
這幾年我雖然背了許多詩詞,但是我還是最喜歡這首。因為這首詩長,背起來難度很大,給人壹種壓力,但是這樣可以磨煉自己的意誌。它讓我想起了壹句名言: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我背的《春江花月夜》不正映證了這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