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地球的兒歌:地球地球我們的家,我們都要愛護它。讓小河永遠清亮亮,魚兒快樂翻浪花;讓森林永遠綠蔥蔥,鳥兒唱歌披彩霞。天空不再有酸雨,大地不再有瘡疤。我們是未來小主人,愛護地球我們的家!
兒歌,是以低幼兒童為主要接受對象的具有民歌風味的簡短詩歌。它是兒童文學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體裁形式之壹。兒歌是民歌的壹種,全國各地都有。內容多反映兒童的生活情趣,傳播生活、生產知識等。
歌詞多采用比興手法,詞句音韻流暢,易於上口,曲調接近語言音調,節奏輕快,有獨唱或對唱,如公認的全球第壹兒歌《壹閃壹閃小星星》。兒歌中既有民間流傳的童謠,也有作家創作的詩歌;近年“彭野新兒歌”很有時代感;另有梁靜茹的歌命名為《兒歌》。
兒歌的吟唱中,優美的旋律、和諧的節奏、真摯的情感可以給兒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幼兒唱兒歌,則是情感的外泄過程,並能從中體驗模仿成人的勞作和生活,驗證自己的經驗和記憶演變。兒歌常見的表現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起興、摹狀、反復、設問等等。
兒歌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兒歌按其功能,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遊戲兒歌、教誨兒歌。遊戲兒歌是壹種以娛樂為主的兒歌,簡單易懂,瑯瑯上口,貼近生活。相比較而言,教誨兒歌更偏重教育引導,因此又稱作啟發益智兒歌。
兒歌的基本特點:
1、內容淺顯:兒歌的內容往往十分淺顯,易為幼兒所理解,或單純集中地描摹、敘述事件,或於簡單有趣的韻語中表明普通的事理。
2、篇幅簡短: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識還比較單純,又限於口耳相傳,因此,兒歌的篇幅應當短小精巧,結構應當單純而不復雜。
3、語言活潑:兒歌的傳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遊戲方式來實現的,所以要求其作品適宜誦唱,並能與遊戲過程相配合,必須呈現出鮮明的音樂性和節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