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書寫了光輝的藝術形象。我們不需要把這個故事當成壹個真實的故事。但也有研究者普遍認同對這部作品時間、地點的考證:即使是唐代修訂的,也應該是北朝西魏或北魏更早時期的作品。關於這個時代的情況,有幾件事是可以確定的:
(1)當時中國是封建社會。無論南朝還是北朝,都有壹整套束縛勞動人民尤其是勞動婦女的封建社會教育;
(2)當時戰爭頻繁,死在戰場上的,在恐慌中被屠殺折磨致死的,當然是人;
(3)當時賦稅徭役,尤其是軍徭役極重,百姓舉步維艱。
壹句話,這就是魯迅所說的“壹個想當奴隸卻做不到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有《木蘭詩》中描寫的木蘭形象,應該說是壹個女英雄的形象。為什麽?
首先,木蘭是壹個職業女性,經常做女傭。當她父親年事已高,弟弟年幼,也就是兩人都不能去服兵役,而她又被逼無奈的時候,她毅然決定冒雙重風險——壹場惡戰的危險和喬裝被捕的可能,喬裝成男人代替父親去參軍。這當然是壹個英雄行為。木蘭沒有辦法改變這種局面,於是她用充滿人道主義和自我犧牲精神的英雄事跡救了老父親和弟弟。從這壹行為中,我們可以看到木蘭舍己為人、勇敢堅毅的優秀品質。
第二,“萬裏來榮基,關山度若飛。碩奇付金,寒光鐵衣。將軍百戰而死,壯士十年而歸。”木蘭的處境非常緊張,萬裏開赴艱苦的邊疆,參加了壹場漫長而激烈的戰鬥。她最終堅持下來,勝利歸來。這是木蘭非常勇敢、非常堅決的優秀品質的突出表現。
第三,勝利後的木蘭“不甘做秀才”,只想“回老家”,這也是壹種英雄行為。她充滿了勞動人民的驕傲,完全看不上封建時代很多人渴望的東西——做官。作為壹個勞動人民,花木蘭的眼界要比很多滿口詩書的人高很多。
第四,木蘭回家後,也就是說,實現了救父親和弟弟的願望後,她像過去壹樣勇敢地換上了女裝。她壹點都沒裝,也根本不覺得自己是什麽大英雄。她只覺得自己和以前壹樣是個普通女人。“開我東亭門,坐我西亭床;脫下我戰時的袍子,穿上我的舊衣服;窗有雲,鏡柱黃。”這壹切,她覺得多麽熟悉,又多麽平常!這壹切顯示了壹個勞動人民英雄的真實面目,他就像他看起來那樣簡單和謙遜。
魯迅說:“軍人的日常生活並不都是感人的,但都和感人的部分有關。這才是真正的軍人。”(2)這句話對於理解花木蘭的英雄形象也是有啟發的。
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木蘭體現了中國古代和千千成千上萬勞動人民的高尚精神品質。她是英雄,是人民理想女性的化身。木蘭形象是中國優秀古代文學作品中的優秀藝術形象之壹。
我們必須明白,木蘭詩和木蘭形象的出現具有重大的歷史和社會意義。花木蘭這樣的勞動人民女英雄形象是前所未有的。在木蘭詩之前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並沒有正面的以肯定和贊美的態度塑造的女性形象,但也沒有我們接觸到的塑造如此優秀的勞動人民女英雄形象,並將其贊美為與男性同等甚至更勝壹籌的英雄的資料。因此,木蘭形象的出現,是中國封建社會文學作品中第壹次展現勞動人民樸素的男女平等觀念。這在客觀上是對以男性為中心的封建社會的抗議。這種抗議,即使還很微弱,也是第壹次出現,所以還是很重要很有價值的。
在當時,這是壹個萌芽中的新生事物:對花木蘭形象的描寫令人信服地揭示了生活的真相:花木蘭是壹個具有崇高精神品質的女人,她沒有屬於弱勢範疇的因素;她能夠完成最困難的任務——包括那些當時人們總認為女人做不到的事情;她在壹般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還得男扮女裝),依然接下了這份工作,而且她比男人完成得更好。這不就等於給封建社會以男性為中心的思想打了壹劑強心針嗎?
人民塑造了木蘭的形象,把她看作是勞動人民的代表。當時勞動人民(包括男女)受到壓迫和剝削。花木蘭形象表現了勞動人民對社會和時代的願望和要求,也表達了他們對社會和時代的抗議。花木蘭形象的塑造帶有浪漫主義的符琦色彩,但她的思想感情是健康的,這種創作方法基本上是寫實的。花木蘭形象所表現的勞動人民的願望、要求和抗議深深植根於現實。木蘭,她要求分娩。回到家後,她立刻恢復了原來的樣子,可見她對原來工作生活的熱愛。完全可以想象,她會不知疲倦地再次“編織”。木蘭,她想要平靜的生活,她想要父母兄弟姐妹團聚;戰後,她除了“千裏迢迢”想把她趕緊送回老家,別無他求;她愛家鄉,愛家鄉的親人,愛家鄉平靜的生活。木蘭,她參軍是為了代替她年邁的父親,爭取壹個和平的工作生活。在詩的開頭,從她對戰爭給人民和她的家庭帶來的災難的擔憂中,也表現了勞動人民對戰爭的抗議。可以說,人民的作者創造了花木蘭,她寄托的是當時可能存在的壹種合理的人生理想。高爾基說:“民歌作者雖然生活艱苦,但他們痛苦的奴隸勞動壹度被剝削者剝奪了意義,個人生活是無力的,沒有安全感的。但不管這壹切,這個群體可以說是特別清楚自己的不朽,並且深信自己能夠戰勝壹切仇視他們的勢力。”(4)這也符合中國民歌的情況,尤其是像木蘭詩這樣的民歌。
木蘭詩和所有民歌壹樣,充滿了樂觀主義。它是明亮、愉快和健康的。民歌的優良傳統在木蘭詩中得到體現。可以說,木蘭詩是勞動人民生活理想勝利的喜劇。《木蘭詩》的前幾句話,說的確實是花木蘭的心事,但卻真實地揭示了花木蘭“壹日九回腸”的精神狀態,讓人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她代理父親兵役的難能可貴的正義性。“當我與父母告別時,我會留在黃昏的黃河邊;我聽不到父母呼喚女聲,卻聽到黃河水花四濺。告別黃河,黃昏留宿黑水頭;我沒有聽見父母呼喚女聲,卻聽見燕山胡騎馬鳴叫。”從這裏,我們體會到的是類似於“風蕭蕭,水涼”的慷慨悲壯的意境和氛圍;顯然,這些就如同《新齊府金雞》、《寒光鐵衣》的描寫壹樣,都是為了襯托花木蘭背井離鄉、戰勝嚴寒的英雄氣概,以及“萬裏逃榮濟關山”。正是這些描寫,讓我們特別真切地感受到了花木蘭寬厚、悲壯、勇敢、堅毅的精神狀態。至於描寫木蘭回家時的歡樂熱鬧場面,更不用說。高爾基說:“民歌是與悲觀主義完全隔絕的。”魯迅也說過,民間文學是“轟轟烈烈的,新鮮的”。這些意見也適用於木蘭詩。
①“燈”,見“墳”。
(2)“這就是生活……”,見《和介亭隨筆》系列的末尾。
①②蘇聯文學,曹澤。
③《門外文談》,見《和介亭隨筆》。
首先,唧唧喳喳
1.嘆氣
“唧唧”可以作為昆蟲的聲音,但這句話根據《古文遠》只能作為“促什麽唧唧”來用。現在流行的書都寫成“唧唧復唧唧”,所以蟲聲的說法在這首詩裏是沒有根的。
把“唧唧”當成織布機的聲音,以前沒人說過。織布機的聲音應該是“軋軋”或者“紮紮”。《古詩十九首》中的“五燈會元”和“雜雜”就是明證。
以“唧唧”為嘆,在古代作品中有很多例子,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她的第壹個吉他音符就讓我嘆息,現在聽了她的故事,我更難過。”胡璋的《趕歌》:“窗中女子唧唧。”孫橋《杏園心路記》:“庭有私語,路有嘆息。”但也有人認為“唧唧”不像嘆息。這是不必要的懷疑。古漢語中的感嘆詞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嘿”、“咦”、“Xi”、“Xi”、“唉”、“玉壺”、“許”、“唉”、“嚇”,這些都是呼聲比較高的;另壹種是“咨詢”“子”“咨詢”“子”“子”“嘖嘖”“唧唧”這幾個字,都是低聲的。後壹類的字都是壹個音,“吉”和“咨”的古音特別像。我們從來不懷疑“商量”和“嘆息”是嘆息,所以也沒必要懷疑“唧唧”是嘆息。
有人認為第四句只說嘆氣,第壹句先說嘆氣的擬聲詞“唧唧”,似乎不太通順。其實,先寫“唧唧”的聲音,再敘述事實,加以說明,不僅不涉嫌文理不合,而且委婉曲折,意境極佳;這樣才能突出嘆息,營造出高度的悲傷和淒涼。這比先說木蘭織得很響,再停止織布機的聲音,嘆口氣,要高明得多,這樣就可以直截了當地寫了。對比“不聞”和“只聞”,“不聞”是完全不聞,不是突然停止;只有氣味是妳聽到的唯壹聲音。所以“唧唧”不應該只解釋為明確表示“我沒有氣味”的機器的聲音,還應該解釋為昆蟲的聲音,這也與“味”字相沖突。
“我聞不到織布機的聲音,卻聞得到女子的嘆息”大致與下面的句法相同:“我聞不到父母呼喚女聲,卻聞得到黃河的濺水聲”“我聞不到父母呼喚女聲,卻聞得到燕山胡騎的鳴叫”。在“不聞”之下是頭腦中的聲音,而在“只聞”和“但聞”之下是實際的聲音。其實聲音是用“唧唧”“咕咚”“唧唧”來形容的。頭腦中的聲音其實是“聞所未聞”的,沒必要描述。至於“咕咚”“啾”放在“黃河流水聲”“燕山騎馬聲”下,但“唧唧”放在“女嘆”前,隔了兩句。這是我之前說的,是有意突出來營造氛圍。
——鮑有文《談“唧唧復唧唧”》,語文教學,2月1957。
宋立運等人在文苑編輯的《木蘭詩》中,把這句話寫成“唧唧哩哩”。根據“實力”這個詞,壹直被解釋為“嘆息”。比如晉明帝泰寧時期的童謠:“累了力氣,放馬南下。”北朝樂府民歌《地驅樂之歌》:“我很累我的力氣,我想念妳的諾言。”後來在《古文苑》木蘭詩的句子裏,編者把“唧唧”誤認為是促進編織的叫聲,改成了“為什麽唧唧”,這是沒有根據的。
——竇《教學中的壹些問題》,發表於《山西師範學院語文教學通訊》第4、5期,1978。
2.這是壹種有趣的方式
北朝民歌《折柳》裏有壹首歌。前六句是“何苦何莉莉?女人應該是織窗戶的。我沒有聞到織布機的聲音,只有女人的嘆息。問女人,“妳覺得怎麽樣?”問那個女人,“妳記得什麽?”《木蘭詩》開頭的六句就是“折柳”這六句。古代的民歌往往使用相同的靈感和比喻,有些詞相似甚至相同(《詩經》中有很多民歌的例子),因為詞相同,容易記憶。這不是抄襲,因為主題和內容完全可以不壹樣。《木蘭詩》的開頭大概也是“何莉莉”,被後人改成了“唧唧復唧唧”。“何莉莉”沒有具體的含義,像“鴨虎海”、“鴨圍子喲”,是壹個註音詞。
——石生懷《關於》,華中師範大學語文教學與研究,第1979期,第1期。
編者按:我們傾向於第二。“唧唧復唧唧”和“李和李理”壹樣,是民歌中流行的壹種方法,有時除了押韻的原因,與下文無關。如《詩經·唐風·山有樞》:“山有樞,且有榆樹,子有衣,花有拖;妳有車有馬,沒有車就不能騎。如果他死了,別人都高興。”《詩經·瀟雅·鴛鴦》:“鴛鴦飛擊其左翼;君子當萬世福。”都是。現代民謠裏還有類似的情況,比如陜北的《信天遊》:“打碗打碗,布魯姆當場紅了,為什麽他富,我們窮?”李記《王貴與李祥祥》:“百靈子百靈鳥蛋,崔老爺住死羊灣。”等壹下。但將其解讀為嘆息或bug聲也是合理的,很難斷言對錯。
第二,“可汗”和“田字”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對君主的稱謂,“田字”是封建社會漢族對君主的稱謂。但在這首詩中,“可汗”變成了“天子”的代名詞,再也無法遵循《廣韻》中所謂“迷王”的本義。這只能算是木蘭詩時代漢語中外來詞的成分。不然木蘭因為“可汗”去了,回來卻被“天子”賞了。這不是前後矛盾嗎?
——康素《從教學的角度談壹些問題》,《山東師範學院學報》第6期,1978。
第三,“十二”是壹個虛數
《兵書十二卷》《謀略與學問十二轉》《同遊十二年》《壯士十年》——這四句話中的三個“十二”和壹個“十”都是虛數。傳統上,這樣的數字意味著更多。《十二年同公司》和《十年壯士歸來》兩句話中的“十二年”和“十年”都是十幾年的意思。如果用實數來理解他們,前後會有矛盾。《兵書十二卷,各有祖父名》旨在強調木蘭的父親這次必須出征;“十二轉攻略”只是說花木蘭記了很多功德,不能理解為花木蘭被提升了十二次。阿清文學家王中寫過壹篇文章《三十九之釋》,提出了三、九等虛數的用法規則,明確了前人關於數字的考證和爭論。
-同上
第四,爺爺沒有大兒子
“爺爺”寫為“誒”,“爺”是“爺”字的省略,以“爺”的音開頭“啊”在今天被解釋為親熱的稱呼,但在唐代以前是對老人的尊稱。如南齊榆林王小稱其姑姥姥耿為“姥姥”(《南齊榆林書》)。
——竇崇文《教學中的壹些問題》,發表於《山西師範學院語文教學通訊》第4、5期,1978。
動詞 (verb的縮寫)願意在城市做壹匹鞍馬
有些詞是受習慣支配的,有些地方不能按原意解釋。《願做市鞍馬》中的“願做”二字,只是“願”的意思,“做”只是約定俗成的插曲。把“願意做”解釋為“願意這樣做”是很繁瑣的。例如,杜甫“每日清晨與裴迪在周樹洞庭送客”壹詩中的“如果”壹詞僅指“如果”。
——康素《從教學的角度談壹些問題》,《山東師範學院學報》第6期,1978。
編者按:杜甫詩中的“如果是”應該解釋為“怎麽會是”。把“為了城市”兩個字壹起讀,做壹個“城市”的解決方案,似乎更好。
六、東市買馬,西市買鞍子,南市買籠頭,北市買鞭子。
古漢語中不僅有“虛數”,還有“虛位”。“東市買馬”這句話裏的“東、南、西、北”都是空倉而非實倉。這只是誇張地描述了花木蘭出發前準備的緊迫性,其實並不合理。下面“開我東亭門,坐我西亭床”中的“東”“西”兩個字也是空位,照實是不行的。這種用法在古漢語中很常見,如《捕蛇者說》中的“東西南北”,“孔雀東南飛”中的“左右”,都是空位置。這些方位詞很多都是為了營造某種氛圍壹起用的,而不是實際所指。這種“虛位”,和上面說的虛數壹樣,是古代漢語中的約定俗成的規則。
-同上
七、《告別父母黃昏留在黃河邊》、《告別黃河黃昏留在黑水頭》(有的書叫《布拉克山頭》)和《萬裏去榮基,山在飛》
如果把這裏的“旦詞”和“蘇牧”兩個字據實統計,木蘭詞的家鄉親人到達前線只需要兩天,這就和下文“萬裏去榮基”中的“萬裏”相矛盾了。兩天怎麽可能走得像萬裏那麽遠?其實這些都是誇大其詞。前者描述的是征收的緊迫性,後者描述的是路程的遠近,兩者都無法實現清算。
-同上
八、政策的十二轉。
教材的註解是:“多次記功德。策訓,記功德。轉,時間的意義。”這裏把“訓”解釋為“功德”,“轉”解釋為“時”是錯誤的。
那麽,在《木蘭詞》產生的那個年代,“荀”和“傳”是什麽意思呢?《舊唐書·官誌》指出:“尊官者,周與齊之戰時也。這是發軍餉,然後逐漸流向朝鮮。”很清楚“勛”是北朝末年表示戰功高低的專用名詞。北朝和隋朝末年,只有有戰功的人才能得到荀秩的賞賜,也就是所謂的“自付之兵”。“後來逐漸傳到朝鮮”是指直到唐朝才開始對公務員進行勛位獎勵。隋代吏部有“司勛輔”、“考公輔”,唐代吏部也有“司勛大夫”、“考公大夫”。所謂“主考侍郎”的職責不是評定功勛,而是審定平時的工作。據《通典》記載,隋朝“考功侍郎”“考課”的方法有四種:壹種是說仁義聽;二是清晰審慎;第三,公平可稱;四個字“勤勤懇懇”“二十七最...“所有這些都與戰爭無關。但《新唐書·正史》詳細規定了在戰爭中需要付出哪些努力才能獲得壹定的榮譽等級。可見“榮譽”和“功德”在當時都有自己特殊的含義。
由此可見,“勛”只有解釋為“戰功”或“軍功”才是準確的。
教科書把“轉”解釋為“次”,這就更不對了。我們來對比壹下出自《木蘭詞》同壹位制作人的壹段話。北周的宇文邕滅北齊後,俘獲了曾在河陰挫敗他的傅抱石。有壹段對話:周公“又問:‘妳先前救了河陰,得了什麽賞賜?’是的,我說,‘轉了壹圈後,我被授予特別提拔和永昌縣城主。’(字鑒(卷173)宋末元初註《傳》為《尊爵傳》。所以所謂的“獲得轉機”,就是通過提升榮譽等級來獲得獎勵。很清楚“轉”就是戰功的高低。那時候,每個軍銜都有名字。比如北周有“尚開府義通三司”等十壹種軍銜名稱。所以根據戰功的大小,不僅可以壹次加壹個“轉”(榮譽軍銜為壹級),還可以加幾個“轉”,即壹次提升幾級。《北史·李牧傳》記載“穆老敗鄴城第壹榮,加三轉”。所以“十二轉戰法”不是壹次記多次木蘭的功德,而是壹次把木蘭的功德提升好幾個層次。這樣講,和下壹句“賞十萬壯士”是連在壹起的。因為北朝在確定戰功的時候,往往伴隨著實物和金錢上的獎勵,所以木蘭被提升到了勛位,然後是物質上的獎勵,然後是職位的提升。南北朝時期,戰爭和武力是獲取權力和財富的重要手段,所以戰功成為物質利益和政治地位的重要條件也就順理成章了。詩中“策訓”以下四句,可以說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實際的賞賜程序。
宋元以後,“轉”字的含義逐漸發生變化,從軍功的提升,到壹般官職的晉升和調動。“遷”論在宋代以後大量出現。這種詞義的轉移與北朝時期作為專門術語的詞義有著明顯的演變軌跡。
北京大學編纂的《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對“策勛”壹句的解釋雖然正確,但認為“軍功與壹等官職也是互相促進的”這壹說法過於籠統,不準確。據《新唐書·百官誌序》記載,唐朝的官制“大體上沿襲隋朝”...它區分貴賤,描述工作能力,所以有品質、高貴、榮譽、等級……”。從隋代的周制,根據《通典》中的敘述,從北周到隋唐是壹致的。所以,唐代的“品”、“爵”、“勛”、“令”顯然屬於不同的範疇,它們之間肯定有壹定的關系。《唐六經》載:“每士十有二品,十二成棟梁國,勝於二品;十壹去列國,比從二品……”。這裏的“上朱國”是榮譽的等級,“正二品”是“品”的等級。“品”隨著“勛”的興衰而起伏,但這個稱號並不是每個獲得過勛銜的人都有的。所以“榮譽”和“官(職)銜(職)”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關系。如果像參考資料中的註釋說的那麽絕對,那就不合適。如果不對這句話附加“官階”的含義,而只是簡單地指出“榮”就是戰功,“轉”就是戰功的高低,那就更明顯,更好理解了。
——陳壹敏,《關於“榮”與“轉”的疑惑》,《陜西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1979。
九、明駝
前人解釋“明駝”是駱駝(《酉陽雜記》),不妥。
據《說文》段:“據尊者傳,用車;然後是卑下傳,是用來騎的。”“獨騎”即“帖”,“帖”即“馬”,所謂“置帖”,“常用羅帖”。
從俗稱“駱夷”到唐代“驛站配駝使”,專門用於軍機傳遞。這些動物不是駱駝,而是快馬。
木蘭不受制於官職,自稱卑微之人。所以她只求天子的“後宅”,壹個人騎馬送她回老家。這裏的“明駝”指的是“俗用羅衣”,或者是經過唐人打磨後,由“明駝使者”所改。總之,木蘭需要的是驛站的快馬,不是駱駝。
如果把“明陀”作為千裏馬的名稱,可能是“明體”(白額)的音變,所以也可以叫“轉威”。
——張·《中學古代漢語疑點解析》,載武漢師範學院《中學語文》第3期,1978。
對於“駱駝”壹詞,老註多沿用唐代段《酉陽雜記》的解釋:“駱駝臥而不貼地,屈足而漏光則行千裏。”這種說法解決不了問題。還有兩種理論可供參考:壹種是“明陀”是唐帖的名稱。“唐朝有明駝使在驛,不邊防不準送。”(沈《丹鉛總錄》卷三十)相傳唐朝楊貴妃送荔枝到安祿山,曾違制發明駱駝。另壹方面,根據內蒙古人民的傳說,古代有祭祀用的駱駝,精瘦強壯,平時善養,用時用珍珠裝飾,稱為“明駱駝”(見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
——竇《教學中的壹些問題》,發表於《山西師範學院語文教學通訊》第4、5期,1978。
“明駝”就是“名駝”的意思
1.“明”和“明”的古音是壹樣的,是古音。比如:第壹,“是免賞,天下人說(曰);天下人都說天下有名,天下昌盛。”(《大岱王理言》)第二,“望陛下興修國子監,立大師養天下人。”(《漢書·董仲舒傳》,標點本,第2512頁)以上“名”即“譽”,“師”即“名師”。“名”和“名”是古老而通用的。
2.歷史書上提到馬和有名的駱駝,總是並排寫,概念很明確。比如:1。“如果大王真的能用大臣們的愚招,那麽漢、魏、齊、燕、趙、魏的美女就會充斥後宮,燕、戴的好馬就會被關在馬廄外面。”(《史記·蘇秦列傳》)第二,“菊池遣使獻大馬,名駱駝,多寶。”(《魏書》卷七)第三,“龜茲國名駝龍馬之寶多。”(北方歷史上駱駝與好馬並列,名駝與大馬(即馬)或龍馬(即馬)並列。足以證明“明駝”是“名駝”。
3.元代詩人覺遠有詩《亳州傅玄楊子德》“細氈密,良馬為駝。”在這裏,“名駝”和“好馬”相互競爭。從木蘭詩本身來看,前有“東市買馬”,後有“願借千裏駝”,“馬”與“駝”相對。
4.從“明”“明”這兩個字的本義來看。馬敘倫認為“名正言順,實實在在。”(《說正》卷三,《說文解字》六書第59頁)
5.《木蘭詩》前用“駿馬”,《木蘭詩》後用“駱駝”,既改變了詞面,又有壹定的含義,不可本末倒置。奔馳馳騁上,駱駝不如馬。所以木蘭在《兵書十二首》中處於緊急“點兵”的境地。“東市買良馬”代父出門是很有道理的。論負重,馬不如駱駝。抗戰勝利後,木蘭不要高官厚祿,帶著“火伴”裹著布回到了家。他們離隊了,去散步了,住了壹夜,但也帶了旅途的食物和衣服。因此,木蘭只要求可汗借用“明陀”而不是“馬駿”。從這裏也可以看出作者用詞非常準確。
——鄭廣利《詞語考釋》,《華南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1980。
編者按:“名駝”的說法似乎更好。根據所引用的材料,“駱駝”和“馬”經常被對立使用。木蘭詩詞中,前用“駿馬”,後用“駱駝”,也能證明駱駝不是快馬。(根據現行中學語文教材的另壹版本,這句話改為“我願借壹千裏”。)
十點,葉娘聽說那女人來了,就出去幫郭。
這兩句話有三點需要說明:第壹,下面六句“我爸媽聽說我女兒來了”,壹般寫的都是全家人聽到木蘭回來的消息後的喜悅之情。這種歡樂,作者巧妙地、準確地采取了完全符合人物身份(爺爺、媽媽、姐姐、弟弟)的獨特動作。“打扮”“殺豬”“出門見面”生動具體的表現出來。第二,這裏“符將”是同義復合詞,“將”也有“符”的意思。有人認為“將”在這裏是動詞“福”的後綴,作用是把及物動詞“福”變成不及物。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有壹些情況是“將”用在帶後綴的動詞之後,如《顏家訓書證》中的“命取前程”,白居易《長恨歌》中的“並通過其使者,送還其壹個貝殼盒和金釵”。但這個“將”字必須和後面的“去”、“來”字結合使用,大致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了”。“取未來”是“取之”的意思,“送之”是“送之”的意思。《水滸傳》中不乏這種用法。如果把“將”字後面的“去”和“來”去掉,就不行了。因此,“出國助將”的“將”字不能視為“符”的後綴,而應理解為同義詞復合詞。第三,誰是“出境助將”,誰是“助將”?有人認為,這是說我父母和木蘭互相扶持。這種理解不無道理,在時間上也是錯誤的。如果妳支持花木蘭,只能等妳回來再做。出國的時候,只有父母在,木蘭還在境外。妳的父母如何支持妳?其實這句話是因為詩歌形式的限制(字數和押韻的限制)而顛倒過來的。用散文的語言來說,應該是“我爸媽互相攙扶著出門見木蘭”。
——康素《從教學的角度談壹些問題》,《山東師範學院學報》第6期,1978。
十壹、壹姐聞妹,當戶紅妝。
這裏用“戶”字,後面用“窗”字。兩姐妹穿衣打扮壹定要找兩個不同的地方對著光嗎?而且壹個有“東亭”“西亭”的家庭,在家人面前打扮也是不合理的。
我們認為,這首民歌中的“戶”就是“窗”。開篇《花木蘭當織女》也是如此。我們再來看《折楊柳枝之歌》,也是北朝民歌,但它是:“何莉莉,壹個女人在窗邊織毛衣。我聞不到織布機的聲音,只有女人嘆息。”即使是唐代胡璋的《趕歌》,也不管他對“唧唧”的理解,他說唧唧是在“窗外”。(張世的相關詩句是:“門關著,墻上荊棘,窗內女人唧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