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飲酒養生的經驗可以總結如下:
總是喝質量好、酒精度低的酒。
古人對酒的質量非常講究。早在周朝,酒就分為“五氣”和“三酒”。《李周·田管仲載》編著:“辨五戚之名,壹曰潘琪,二曰弼時,三曰昂齊,四曰緹齊,五曰申齊。”“區分三種酒,壹是關於酒,二是關於老酒,三是關於清酒。”五氣酒根據其獨特的感覺和口感分為五個等級,三氣酒根據酒的釀造時間和長短分為三個等級。《呂氏春秋》曰:“聖人蔡適陰陽,辨萬物之利以生,故靈平而毒長。那些長而不短的成功人士,從不把妳能做的事情拖到明天。巴畢,在乎傷害。什麽是傷害?大甜、大酸、大苦、大悲、大成就充滿了形式,會造成傷害;.....如果妳保持健康,妳會知道妳的根...吃了就不會(不)重口味,也不會(不)強調重口味的酒。”認為後世註重養生的人,不要喝那些度數高、質量差的烈酒,而要適量喝壹點溫和的、質量好的酒。
什麽樣的酒是好酒?阿清人顧忠在《養心錄》中有過精辟的論述:
以陳為最佳,越期待越好。暴酒(指匆忙釀制的酒)壹定不能喝,喝了會傷人。這是第壹個。酒精戒酸,獨立,健康,殘忍,冷酷;清清白白的精神。還是那酒太嚴格了。但是最重要的是什麽呢?口:不苦、不甜、不好、不酸、不辣,為真正的好酒。為什麽不說說呢?日:光非酒,故非戒。為什麽不對甜甜說不?日本:從前有雲,純度最高,其次是苦,其次是酸,再次是臭,再次是甜。怎麽能喝出老公的酸味?沒有必要制定戒律。也有人說:不突出五味(即苦、酸、辣、甜、熟)中的任何壹味,就很難喝到酒。.....蓋苦、甜、成功、酸、精者,不可陳也。如果能換成好酒的話。所以陳毅這個詞可以當酒用。
由於條件的限制,古人雖然不能準確地確定酒中的各種成分,但他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的經驗是非常科學的。根據現代科學測定,白酒中酒精含量越高,有害成分越高。比如與發酵酒相比,有害成分主要存在於蒸餾酒中,而發酵酒相對較少。除高度乙醇外,高度蒸餾酒還含有雜醇油(包括戊醇、戊醇、異丁醇、丙醇等。)、醛類(包括甲醛、乙醛、糖醛等。)、甲醇、氫氧酸、鉛、黃曲黴毒素等有害成分。長期或過量飲用這種有害成分高的劣質酒,人會中毒。輕者會出現頭暈、頭痛、胃病、咳嗽、胸痛、惡心、嘔吐、視力模糊等癥狀,重者會出現呼吸困難、昏迷甚至死亡。但低度發酵酒、配制酒,如黃酒、果露酒、藥酒、牛奶等。,有害成分少,但富含糖類、有機酸、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古人壹開始認為質量高的酒主要是黃酒、葡萄酒、桂花酒、菊花酒、花椒酒等。,後來又發展成白酒和以白酒為基礎的各種藥酒。
發酵黃酒是中國最古老的酒之壹。它富含氨基酸、各種糖類、有機酸、維生素等。,並且具有高熱值。自古以來被視為養生健身的“仙酒”和“珍髓”,深受人們喜愛。這也是紹興等黃酒自春秋戰國以來壹直流行,甚至成為宮廷和國宴用酒的重要原因。葡萄酒中含有較多的糖分和礦物質,以及氦基酸、檸檬酸、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也是古人喜愛的壹種保健酒。三國魏文帝曹丕曾贊其“肯屈蘗,善醉易醒”“道之強則涎吞,近則食之惡也!”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愛飲酒,而且親自監督飲酒。魏徵部長擅長釀酒。他曾寫過壹首詩,贊美他的酒“醉千日,味十年不敗。”《新修本草》已將酒列為進補酒,認為其具有“溫腰補腎、保色禦寒”的功效。元代胡思慧稱之為“有飯吃”。補氣、調中、抗饑、強誌的功能。李時珍還說,酒有保色、抗饑寒的作用。郜璉在《雲升八記》中也將其列為“保健酒”。
桂花酒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被古人飲用。屈原在《九歌》中說:“姚輝蒸斕曦雞,滇鬼酒Xi椒江。”這次祭司儀式用的桂花酒是用桂花釀造的桂花酒,古代也叫桂花糖、桂花醋、桂花糖漿。古人認為桂花是最好的藥,所以用桂花釀的酒可以“千年老酒”。據《今日四人月》記載,漢代桂花酒是人們祭祖的佳品。神父講完後,晚輩向長輩敬這種酒,長輩喝了這種酒就會長壽。另外,桂花酒是人們招待客人的上品。《漢書禮樂誌》雲:“尊桂酒,客八鄉。”很多封建帝王還把桂花酒作為禮物送給大臣。歷代文人也對桂花酒贊不絕口。白居易曾以“線不香,紅櫻桃無色,沫細”的詩句贊美桂花酒。宋代蘇軾寫桂花酒賦,可見古人對桂花酒的珍視。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古人就已經知道菊花的藥用和食用價值。魏文帝曹丕認為菊花“助身延年,苔貴。”蘇軾也認為菊花的花、葉、根、責任都是“不死之藥”。在漢朝,人們用菊花釀酒。劉《西京雜註》:“菊適,以莖葉與雜粟釀之。明年九月九日熟了就喝,所以叫菊花酒。”古人認為菊花是霜後不雕謝的花,所以菊花酒可以抗衰老。《本草綱目》等醫學書籍說,菊花有祛風明目、平肝清熱的功效,對老年人的聽力和視力特別有益。所以古菊花酒備受青睞,是重陽節必備之物。此外,窖白酒、菊蒲酒、枸杞酒、蓮子酒、人參酒、梅嶺酒等滋補酒也是養生益壽的佳釀。以酒當侍,節制飲酒,壹直是古人非常重視的養生之道。他們認為喝酒的目的是“借物養物”而不是“事奉物”,喝酒必須量力而行,適可而止。再好的酒,如果不加控制,也會損害身體健康。鑒於獨飲和飲酒過度的危害,古人壹直致力於用法律手段禁酒,用道德修養勸說人們自覺戒酒和飲酒。《易經》、《詩經》和其他懦夫的經典書籍都有戒酒或飲酒的訓誡。戰國名醫扁鵲說:“長期飲酒者,會崩髓蒸筋,損精神,損生命。”唐代以酒醉聞名,自稱酒鬼的白居易也說過“山珍海味,美酒相信是爛香腸糊。”宋代詩人蘇軾也極力強調節制飲酒的重要性。元代胡思慧《吃酒》說:“酒多則死之源。”毛明在《膳食指南》中闡述了飲酒與養生的關系。他認為,如果人們想要長壽,首先必須控制飲酒。他說:“酒有很多種,味道各異,有甜的、苦的、酸的、淡的、苦的,都是熱的、有毒的。多則助火生痰,愚心軟件,損筋骨,傷脾胃,耗肺氣,而死。”《本草綱目》引用邵的詩:“當妳喝了美酒後微醉。這就是喝酒的妙處,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壺也高。如果丈夫病情過度,照常醉酒,就會導致疾病和失敗,甚至亡國滅族,其危害比言語更大。這就是大禹如此大大咧咧,周公如此和酒的原因,為世人樹立了壹個好榜樣。阿清梁在他的《酒論二百四十句》中列舉了酗酒的許多危害,並建議人們戒酒。現代科學已經證實,古人的這些認識和說法是正確的。
正確的飲用方法
可能有人覺得喝酒是壹件很簡單的事情,其實不然。喝酒其實是壹種享受,層次很高,有很多學問。尤其是在古代,人們不僅註重酒的質量,還非常註重飲酒的環境和方式,比如什麽時候喝,什麽時候不喝,在哪裏喝,喝什麽,怎麽喝。例如,關於理想的飲酒環境,郝斌作了如下總結:
喝酒的人:儒雅,俠義,直爽,健忘,知己,故人,玉人,可兒。
飲酒場所:華夏、竹林、高建、畫舫、遊觀、曲室、平溪、蓮花閣。另外,春飲適合宮廷,夏飲有效,秋飲適合船上,冬飲適合房中,夜飲適合明月。
飲用時間:春效、花時、愛秋、花瓣綠、寸霧、雪、新月、晚涼。
品:光,妙今,聯,香,花,樂,回爐。
禁酒:過生日,熬夜,苦口婆心勸酒,爭吵,忌酒,惡,不雅,裝醉。
飲酒攤:散步、唱枕、坐石、離別、垂釣、上岸、沸泉、拋壺(《郝斌酒政全集》卷三)。
具體來說:
(1)喝酒的時候心情要好
古人認為酒不能亂喝,只能在身體和情緒正常的情況下喝。身體不適、過於悲傷或生氣時不要飲酒。否則會損害身體健康。根據中醫理論,當人們生氣時,他們的肝氣會上升,他們的臉會發紅,他們會頭痛和頭暈。如果他們再喝酒,加上乙醇的作用,更合適失控,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
為了達到飲酒時的最佳心情,古人也探索出了至今似乎仍在被模仿的方法:選擇合適的時機:如秋月清涼,風和日麗,雨雪之時;繁花似錦,新酒初熟;老朋友,久別重逢時小酌,可以實現主客求教的願望;白天艾灸幹燥,陰天多雨;臨近黃昏回到家,心情煩躁,不快點過來,但是有其他日子,就不應該喝酒了。
選擇合適的場合:無論是花前月下的露天,露天劃船,還是屋內的餐廳,只要讓人感覺優雅舒適,都是飲酒的最佳場合。
古人有“山飲”、“水飲”、“郊飲”、“野飲”的習慣,在觀光遊覽時也頗愛飲酒。所以,他們喝酒的地方,往往不是在雅致的廳堂裏,也不是在鬧市裏,而是在山頂上,在小溪旁,或者在鄉間,在綠色裏,在這美麗的風景裏,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會使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飲酒的興致自然會倍增。江上清風,山中明月,使宋代文人蘇軾在赤壁河中飲酒,寫出了傳世的《赤壁賦》這首詩。李白也曾用“路滿歡喜,湖滿明月。”《白鷗不能閉爭酒筵》這首詩,描寫了在湖光山色、白鷗醉人的意境中飲酒的快樂。它的味道,在高堂明亮的蠟燭下,真的很難體會。
(2)用溫酒飲用
古人喝的比較熱烈。商周時期溫暖的酒器就是有力的證明。為什麽酒要溫著喝?元代人賈明說:“壹切飲酒宜溫,不宜熱”,但喝冷酒不好,認為“喝冷酒變成肉搏戰(即發抖)。”阿明人陸容在《唐人雜記》中記載了自己的親身感受和經歷:“我嘗聞壹位大夫說‘酒不宜冷飲’,頗為大意,說不知丹溪之論。幾年後,我秋天得了痢疾,導致了這次治療。雲曰:“公多飲冷酒乎?”子宣稱,為了遵從丹溪的話,夏天經常使用冷飲和酒精。'醫雲:‘丹溪知熱酒之害,不知冷酒之害,尤!熱酒因其性善,可傷肺,但多為行氣活血之功;冷酒對肺無害,胃惡寒。喝多了會導致氣滯。封面不冷不熱,適合它。"
這兩個人說的都有道理。因為除了乙醇,葡萄酒中還含有甲醇、雜醇油、乙醛、鉛等有害物質。甲醇對視力有害。十毫升甲醇會導致失明,攝入多了會危及生命。但是甲醇的沸點是64.7攝氏度,比乙醇的沸點78.3攝氏度要低。用開水或酒精火加熱,會變成氣體蒸發。乙醛是葡萄酒刺鼻氣味的主要成分。過量吸入會導致頭暈等醉酒,其沸點只有21攝氏度,用稍熱的水就能揮發。同時,在葡萄酒加熱的過程中,酒精也會揮發,這樣葡萄酒中的有害成分就會少很多,對人體的傷害也會小壹些。當然,酒的溫度不能太高。如果酒過熱,會損害妳的健康。第二,過多的乙醇會揮發,再好的酒也會無味。
(3)“喝酒壹定要咽下去”
我們現代很多人喝酒的時候經常說幹杯。好像壹杯幹人才覺得開心,大方。其實這樣喝是不科學的。正確的飲用方式應該是輕飲慢飲。《呂氏春秋》說:“養生之道,……必輕咽而直。”龍鳴·尊柴在《飲食君子話》中說:“飲酒不宜過量過快,否則會損傷胃和肺。肺是心、肝、脾、腎、肺五臟中最重要的部分,像皇帝汽車的引擎蓋,所以不能損傷。”阿清王朝的朱彜尊在《吃鮮紅的秘密》中也說:“飲酒不宜粗狂,粗狂傷肺。肺被五臟覆蓋,特別不要受傷。而且速度差。”徐克也認為:“急著洗是不合適的”。吃喝要慢慢來,這樣才有味道,有助於消化,不至於給脾胃造成過重的負擔。在《調鼎集》中,更是明確提出,嚴禁飲酒快流。
(4)不要混飲。
袁在《飲食須知》壹書中說:“飲食是養生之道,而不知物性相逆。是雜談,是五內不和的事,卻是災難。對養生的人也是有害的。酒也是如此。除了乙醇,各種葡萄酒還含有其他不同的成分,其中壹些成分不應該混合。多種酒混合飲用,會產生壹些新的有害成分,使人胃裏不舒服,頭疼。”《清生錄》曾告誡人們:“酒不宜混。喝了它,雖然好酒者也醉了,但卻深受酒友的喜愛。舉個例子:“葉晚的學者胡適,在冬天的至日上做客,拿各家留下的酒當工具。”宴會進行到壹半,客人們都害怕了,他們私下裏互相警告。疑惑之時,問之,壹人曰:‘某君家有白氏之乳。’"
另外,藥酒也不宜作為宴請用酒。藥酒壹般含有多種中草藥成分。比如某些藥用成分可能會和食物中的某些成分沖突,讓人不舒服。
(5)不要空腹喝酒。
中國有句古話叫“空腹生氣千萬不要喝酒”,認為喝酒壹定要配山珍海味。唐孫思邈在《食療方千女》中也提醒人們不要空腹飲酒。因為酒精進入人體後會被肝臟分解,如果此時胃腸道內沒有食物,酒精最容易被快速吸收,導致肌肉紊亂,肝臟受損。所以喝酒要配營養價值高的菜肴和水果,這也是喝酒養生的壹招。
(6)不要喝烈性酒。
喝酒的時候不能強迫別人勸,不能賭氣贏,更不能喝。《習酒會》小介紹裏張超說的?quot喝酒的人有三種。酒量好的不需要勸,不肯喝的也勸不動。只有壹個能喝所以不喝的人才應該用說服,但是如果他能喝所以不喝,他已經先欺騙了自己,那麽我能做什麽來說服他呢?所以,我認為,我不問我是不是客人,但是當我喜歡稱體重和喝酒的時候,我不需要說服任何人。阿清人阮奎生在《茶客談》中引用陳季廷的話說:“如果妳喝酒,妳就是客人,否則妳就會改變主意。君子飲酒,誠量其情。文人之所以膽小優雅,總有原因的。丈夫只是政府的仆人,有禮貌,有慷慨,有歡樂。”雖然言語中有對勞動人民的蔑視,但他不勸人喝醉是極其可取的。
(七)少喝茶。
自古以來,很多飲酒者往往喜歡酒後喝茶,以為喝茶可以解酒。其實並不是。酒後喝茶對身體的危害極大。李時珍說:“酒後飲茶,會傷腎,使腰足重墜,膀胱冷痛,水腫消渴,雙生疼痛。”李壹尊也說:“妳喝了就渴,不要喝水,多呷點茶。茶性寒,隨酒入腎,是帶毒之水。今腰足重墜,膀胱冷痛,為水腫,解渴,雙痛。”現代科學已經證實了他們所說的喝茶對腎臟的損害。根據古代養生之道,酒後宜用水果解酒,或用甘蔗、白蘿蔔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