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克勞特在1973年做了壹個實驗。他要求人們為慈善事業作出捐獻,然後根據他們是否有捐獻,標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壹些被試則沒有用標簽法。後來再次要求他們做捐獻時,標簽就有了使他們以第壹次的行為方式去行動的作用,即那些第壹次捐了錢並被標簽為”慈善的“人,比那些沒有標簽過的人捐的要多,而那些第壹次沒有捐錢被標簽為"不慈善的”人比沒有標簽的貢獻更少。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標簽效應”呢? 因為貼標簽識別人符合最省力規則。
我們每天都在處理著各種復雜的信息,人類的大腦也在積攢大量的記憶,現代社會人與人社交的頻次和速度都在加快,我們能記住壹個人的可能性也在同步降低。如果壹個沒有特點的人,很難被記住,而貼標簽就可以很簡單的把標簽化的概念和具體的人聯系在壹起,比如,我有個朋友長得帥,人稱“房山吳彥祖”,即便第壹次溝通,也會對這個標簽有很深的印象。
“標簽效應”影響著人們的印象管理。
貼上壹個標簽,就相當於我們抓住了壹個人最核心的特質,這個特質有可能是壹個人的特長,也可能是他的不足,或者和他本人的興趣愛好相貌閱歷等等。既然別人對我們的認識有可能只停留在標簽上,那我們為什麽不主動給自己貼上標簽從而給別人留下壹個好印象呢?
那麽應該給自己打什麽標簽?
壹、角色標簽
角色標簽就是告知別人,妳的角色是什麽?妳是學生黨?還是上班族?還是創業者?角色不同,決定妳的標簽不同。依據所處行業不同,角色標簽非常多,比如郭德剛就是“相聲演員”,papi醬是個“網紅”,李笑來“比特幣首富”等等。
如果妳是個學生黨,那麽妳可以是學霸?學神?還是學渣?在這個角色裏,妳的個性標簽是什麽?比如,如果妳是“學霸”——平常認真上課和完成所有作業,靠前壹遍遍刷題,好像解決難題是人生壹大樂事。如果妳是“學神”——從來不刷題,都是考前看看書,再做個幾道例題,基本上就拿到高分啦。如果妳是“學渣”——對妳來說,所有的題目分為三種:會的,看起來會的,不會的,每次考完試,求不掛科則心滿意足。
如果妳是個上班族,那麽妳的職業角色是什麽?比如“程序猿”——掙錢多,下班晚,整天宅在家裏沒地方花錢去;“運營汪”——上班刷網站,下班繼續刷,我們壹起喜刷刷;還是“設計濕”——熬夜拼命改設計,餓了困了喝紅牛。
如果妳是個創業者,那妳是“理財大師”、“健康專家”、“旅行達人”、“瑜伽導師”、“區塊鏈專家”等等,用壹個關鍵詞去給自己打上角色標簽。
二、個人特質標簽
個人特質是壹個人相對穩定的思想和情緒方式,是其內部的和外部的可以測量的特質。我們把壹個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均表現出的壹些特點,稱為個人特質,如害羞、進取心、順從、懶惰、忠誠、畏縮等。
大千世界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與眾不同的,認清自己的個人特質,找到妳個人當中最突出的部分,放大它。讓人壹想到這個特質標簽就能準確的找到妳。
電視劇《士兵突擊》裏的許三多,性格憨厚,善良,純樸,能吃苦耐勞,不抱怨,不功利不受環境影響,總能保持樂觀,積極向上,不拋棄不放棄讓他最終成長為壹名出色的軍人。
電視劇《射雕英雄傳》裏的黃蓉,古靈精怪,冰雪聰明,多才多藝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兼職像個精靈集天地靈氣與壹身,敢愛敢恨,對愛情忠貞不渝,竭盡所能輔助郭靖成為壹代大俠。
電視劇中的人設是有編劇和導演來設定,不免有誇大虛擬的成分。但這恰恰給我們提供了壹個很好的例證,只有人設特征鮮明的人物,才能獲得大家的註意力,只有獲得了更多的關註才有可能被記住甚至喜愛。
所以,即便生活中,我們個性特征很普通,也要善於找準發現,適合自己的特紙標簽,並且要經常放大它,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記住妳。
三、專業標簽
專業標簽是壹個人建立品牌,邁向更為成功的最重要的標簽。如果妳在某個領域、行業,即便是細分的垂直領域,有著專業化的能力,並能持續不斷的在這個行業取得較好的名望或領先的專業技能,甚至妳就是這個專業的代名詞。
比如吳曉波:財經分析,從最初的《激蕩30年》《大敗局》為自己貼上財經專家的標簽,再到如今的自媒體“吳曉波頻道”,註重商業之美,始終專註財經領域。
比如金馬:搞事情的程序員,幣圈大咖,區塊鏈專家,寫作達人,用自己的方式影響著壹批人。
比如羅振宇:自媒體人、網紅、羅胖,死磕自己愉悅大家的讀書人,從羅輯思維視頻,微信每天60秒語音,再到知識付費產品得到APP,做足“讀書人”的專業化標簽。
最後
當下我們處於壹個高速的時代裏,信息的傳遞快速、社會的發展快速、人與人連接的方式範圍等都在快速變化,如果想要讓人們建立認知甚至建立自己的人物品牌,最容易開始的就是先大膽的給自己貼上標簽。在打標簽的時候,切忌不要模仿他人,做某某第二也只能淹沒在人海中,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應該有和其他人與眾不同過之處。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品牌,找到自己的獨特標簽,妳就是那顆最閃亮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