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明朝 作者: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
(石頭)只有經過多次撞擊才能從山上開采出來。它把烈火焚燒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壹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註釋
(1)石灰吟:贊頌石灰。吟:吟頌。指古代詩歌體裁的壹種名稱(古代詩歌的壹種形式)。
(2)千錘萬鑿:無數次的錘擊開鑿,形容開采石灰非常艱難。千、萬:指撞擊次數多,不是實指壹千壹萬。錘,錘打。鑿,開鑿。
(3)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閑:平常,輕松。
(4)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操。人間:人世間。
創作背景
相傳有壹天,於謙走到壹座石灰窯前,觀看師傅吟煆燒石灰。只見壹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經過烈火焚燒之後,都變成了白色的石灰。於謙深有感觸,便吟出了《石灰吟》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據說此時於謙的才十二歲,他寫下這首詩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寫照,更是他日後的人生追求。
於謙(1398-1457),明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號節庵[ān]。永樂進士,宣德初授禦史,曾隨宣宗鎮壓漢王朱高煦[xù]之叛。平叛後,身為禦史的於謙因數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頌聲滿道。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正統十壹年(1446年)進京覲見因不向王振獻媚送禮,引起王振不滿遭其暗地指使其黨羽李錫給他加上對皇帝不滿的罪名下獄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