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康震老師解讀古詩。

康震老師解讀古詩。

康震老師是這樣說古詩詞的:沒有簡單的詩詞,只有簡單的詩句。

詩人寫詩,內心總是復雜的,或者說都有自己的沖動和訴求。有些詩歌越簡單,它們可能包含的魅力就越深。如蘇軾《題西林壁》雲:“橫看,脊側成峰,遠近不同。不知廬山真面目,只在此山中。”簡單嗎?壹點都不簡單。相反,這樣的詩很難寫。蘇軾寫這首詩時,雖已離開黃州,但其仕宦身份並未改變,新法人物當權的局面也未改變。在這種情況下,在廬山寫詩難免要三思。這與李白寫廬山時的心境和環境大相徑庭。蘇軾很有智慧。他用短短四句詩概括了自己對廬山的全部感受和對人生的深刻理解。

因為短詩最容易深入人心,最容易讓孩子理解,也最容易記住。當孩子長大後,詩歌中豐富多樣、感人至深的情感內涵會隨著生活經驗逐漸顯現出來。在這個湧現的過程中,他會被詩人的初心所感動,同時也會為自己能在詩歌中成長而感到慶幸。

大家都知道王安石寫詩煉詞很用心。“春風和綠色江南岸”中的“綠色”這個詞以前被使用過很多次,但我不喜歡它。例如,動詞“to”是準確的,但令人生厭,過於生硬,春風過於蒼白;後來我用了“過”這個詞,也是動詞。春風似乎太匆忙了,什麽也沒留下。後來又說“春風又進了江南岸”,“進”字太刺耳,春風太魯莽;後來用了“滿”這個詞,感覺大面積的,像爬山虎,在春風不夠含蓄;後來形容詞“綠”作為動詞使用,豐富多彩,富有詩意。無色無味的觸覺春風被轉化為生動的視覺春風,詩歌突然變得清晰,煥發出新的境界。這其實是文學史上壹個壹心鉆的故事。沒有壹心壹意的精神,就沒有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