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三歲時,北宋都城被晉國攻陷,皇帝秦暉、數千名王公大臣和皇室成員淪為階下囚,史稱“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後,康王趙構在南方建立了南宋。因為陸遊的父親陸宰主張抗金,而宋高宗和大部分朝臣又懼怕金朝,想與之講和,所以陸宰無奈地嘆了口氣,無意入朝為官。他壹怒之下辭職回家訓練兒子。
陸遊在父親的影響下,從小就有報國之誌,冬冷夏熱刻苦讀書,只為有朝壹日成名,為皇帝分憂,為抗金盡綿薄之力。陸遊十幾歲就能寫壹手好詩,被稱為神童。如果沒有意外,未來將是光明的。二十八歲去臨安趕考,成績優異。他的才華征服了考官,他被評為第壹名,只等皇帝賜名。
然而,當時的宰相秦檜嫉妒人才,他的孫子秦莽水平有限,排名在陸遊之下。得知考試結果後,秦檜直接找了個借口讓陸遊落榜。直到秦檜去世,陸遊才有了光明的前途。縱觀陸遊壹生,仕途跌宕起伏,多次被朝廷貶謫。他滿腔熱血,多次遭遇冷水,但從未放棄理想。
平心而論,陸遊通曉兵法,戰略眼光不錯。他曾呈上《平榮策》:“收復中原,必先取長安,取長安,必先取隴右;節約糧食,訓練士兵,有實力就進攻,沒實力就堅守。”不幸的是,他的計劃沒有被采納,也沒有得到法院的執行。沒有人能理解這種痛苦。
憂國憂民的陸遊,臨死前還想著北定中原,收復晉國占據的大好河山。他的代表作《秀子》讓人落淚:“死了才知道壹切都是空的,卻看到九州難過。”王師在北方定下了中原日,家族祭祀不忘告訴奈翁。"此外,陸遊的愛情生活並不順利,與表妹唐婉意氣相投,許下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誓言。但因為母親不喜歡唐婉,孝順的陸遊含淚與唐婉分手,成為她心中永遠抹不去的痛。
《釵頭鳳》裏,“我難過了幾年。”“錯了,錯了,錯了”是陸遊內心的愧疚。“雖然孟山在那裏,但很難信任金淑。莫,莫,莫”是他對唐婉的向往。陸遊活了85歲,寫了近萬首詩,很多是愛國詩,也有壹些是對過往感情的回憶。此外,陸遊晚年還寫了壹首勸誡詩。語言淺顯,充滿哲理,年輕人要認真讀。
冬夜讀書,給孩子看——陸遊
古人什麽都沒學到,老去是需要時間的。
紙上得來的東西很淺,妳永遠不知道自己必須要做。
玉子是陸遊的兒子。壹個寒冷的冬天,陸遊在書房裏忘乎所以,擔心兒子不好好學習,努力學習。他寫詩勸誡兒子。詩的大意是:“古人勵精圖治,不遺余力,孜孜不倦,從青年到老年,成績斐然。讀書壹定要學會思考,不能讀死書,紙上談兵更不可取。壹定要結合自己的實踐,學以致用。”
通過這首詩,陸遊告訴玉子實踐的重要性。讀死書是沒有用的。妳必須把從書上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實踐中,這樣妳才能有所成就,否則妳只是壹個書呆子。近千年後,陸遊的這首詩依然催人奮進,尤其是“得於紙上,太淺,不知如何”,表達了我的學習心得和態度,值得現代青年人認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