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名人寫過哪些贊美海寧潮的文章?
孟浩然是唐代第壹個觀察錢塘潮汐、入詩的人。他寫了壹首詩《隨顏錢塘去張婷觀潮》:“百裏聞雷震,不彈弦。甚至騎馬出門,河水都在等著漲潮。照日月秋,天高海闊。驚濤駭浪來如雪,壹片冷。”我喜歡他的另壹首詩《渡浙江問舟人》:“落潮時無風,舟隨君。”壹直帶路到天,哪裏像中間的青山?“我這次來海寧,壹直想弄清楚孟浩然登上的張婷在哪裏。白居易曾在此亭觀潮。他寫了壹首詩《張婷》:“深夜,張廷易,壹個悲傷的人開始尋找家園。何處看明月,潮白。“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間,為西湖修了壹條白堤。錢江潮經常對著他的枕頭咆哮:“江南憶,杭州是我記憶最深的地方。月中山寺尋月桂樹,郡亭枕上觀潮,幾時再訪!“就算我以後遠離這裏,我想忘也忘不了。錢江潮構成了記憶的畫外音。他還寫了壹首《看浙江潮》:“早潮只在晚潮之後,壹月行六十裏。不僅時光流逝,杭州也老了,被潮水催著走。“那時候,潮汐是比沙漏更宏偉的時間表。錢江潮,用銀線練習打結。蘇東坡擔任杭州總判官,多次來到海寧。除了觀潮,他還有公務:監督服務和談話。他在嚴觀鎮西南門的青山寺燒香祈禱:“古城居民半海浪,師者可築其高。千金無事,坐看香煙繞白發。”他稱贊海寧的海潮:“八·壹八潮很壯觀。“歷代皇帝中,乾隆與海寧潮有著不解之緣。乾隆六下江南,四留海寧,都住在海寧“壹門三閣六部五臣”陳家。據說甘是海寧老人的兒子。剛出生不久,就被雍正玩了個“調包計劃”。實際上,當甘龍來到海寧時,他更關心堤防。他總是繞城逛古塘,或者去潮間帶視察水師。看到河潮來勢兇猛,隱患重重,他不惜動用國庫,調撥財產,旨在海寧修建總長6000多尺的魚鱗石塘——壹項被稱為萬裏長城的偉大工程。1916 9月15日,孫中山和夫人宋慶齡、蔣介石等人從上海趕來海寧觀潮。錢江潮讓他想起了革命洪流:“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則昌,逆則亡。"後來,他親筆題寫了"潮湧"四個字,贈送給海寧。相比之下,浪漫主義詩人徐誌摩在觀潮時依然淚流滿面。他原籍石霞,海寧人,曾邀胡適、陶行知、汪精衛等人到鹽官中觀潮。也就是那壹天,誌摩在水的彼岸找到了壹個美女,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詩《海韻》:“姑娘,回家吧,姑娘!.....潮水吞沒了海灘...海灘上沒有女孩!“1957九月11(農歷八月十八),毛澤東來海寧觀潮。”在塔的東邊,主要是考慮到8月18日觀潮的人多,毛主席來觀潮。群眾要見主席,不可能觀潮。所以我選擇了郊區的位置。“這是壹次秘密的觀潮行動,1993,65438+36年後的10月3日文匯報首次報道。後來,毛澤東的詩《觀潮》發表:“千裏波濤滾滾來,雪花飛釣魚臺。人山稱贊陣容廣,鐵馬從容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