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每個人的成長進步都離不開他人的關心、影響、教育和幫助。所以,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永遠心存感激,這是待人接物最起碼的道德準則。忘恩負義的人壹直被人詬病,忘恩負義以惡報恩的人更被人鄙視。現實生活中,面對父母的苦心養育,老師無私無悔的奉獻,別人真誠熱情的幫助,我們很多人卻麻木不仁,毫無感恩之心,有的還轉惡為善,實在令人寒心。這種傳統道德的缺失應該引起我們的警惕和深思。
這個題目並沒有提出壹個具體的題目,但是從命題者的意圖來看,“學會感恩”是壹個隱藏的但是非常明確的題目。
寫這篇文章,可以直接對選取的案例進行評價和討論,通過正反對比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感受。也可以正面切入,采用論辯式的結構,從不同角度討論感恩是做人最起碼的良心。當然,我們也可以從負面現象入手,列舉與原材料相似的例子(負面),然後分析原因和危害,再進行說服歸納(縱向結構)。
此外,“感恩”這個話題還有兩個寫作維度。壹個可以是特定的人,比如父母、老師、朋友甚至陌生人,只要有值得妳感恩的事;其次,也可以是抽象的東西,比如美麗的大自然、和平穩定的社會、人生旅途中遇到的挫折、失敗甚至磨難等等。古人雲:“壹滴水有回報,湧泉相報。”如果妳是壹個關註現實,善於思考的人,妳會發現有很多值得妳感恩的對象。當然,感恩需要選擇合適的角度,要選擇自己最熟悉、最有可寫的角度。感恩應該來自真誠,要虔誠,懂得感恩才是心胸寬廣,人格高尚的體現。所以,要寫好這個題目,除了要有敏銳的將典型案例與社會現實聯系起來的意識和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外,還要有較高的思想認識水平。
壹本書的材料
1.生命因情感而精彩,心靈因感恩而美好。由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郵政局發起的“壹封信我感動父母”活動於4月至9月在全省中小學生中開展,旨在引導中小學生以書信的形式加深與父母的情感交流,增強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
2.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的座右銘是他母親教的壹句話:“借別人的錢,妳可以忘記;妳壹定不能忘記向別人借的錢。”
朱元璋領兵打仗,被困的時候,好幾天沒碰壹粒米。是壹個農婦給了他壹頓飽飯。對此,他始終心懷感激,甚至在當上皇帝後專程去看望農婦,稱之為“壹餐之恩,不忘。”
4.我國肝膽外科專家吳教授,在蜚聲海內外後,仍每年去看望他的恩師。獲得國家科技特等獎後,他誠懇地承認自己的成績和榮譽歸功於黨和軍隊,歸功於教他的老師。
據揚子晚報報道,鎮江精華書店的老板吳某在2005年9月捐贈了3萬元,幫助100名即將進入大學的貧困學生。春節前,很多客戶給他發賀卡或短信表達祝福。然而,在收到的所有賀卡和短信中,沒有壹條是他幫助過的大學生發來的。
6.《中國婦女報》報道了壹個故事:母親李瑱(化名)有壹天去學校參加家長會,在回家的路上,女兒劉婷(化名)突然對她說:“老師說妳沒有我漂亮,以後不要來學校了。”田女士傷心欲絕,決定去北京整容。
來自深圳的歌手叢飛捐出了她所有的錢來幫助數百名山區貧困兒童上學,但直到她得了癌癥,她才改變了主意。很多孩子親切地叫他“爸爸”,他也把那些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但也有壹些孩子的行為讓他心寒。他資助的壹個大學生找他要錢買MP3,說是學習需要。叢飛立即寄了幾百美元,但是學生抱怨他沒有寄足夠的錢。還有同學用的是2000多元的進口貨。另壹位受助學生在廣州學習,他的同學建議他去看望生病的叢飛。他無動於衷,但公開表示“叢飛不太愛他”。
8.壹家報紙同時刊登了兩篇報道:壹篇說24年前被上海壹名建築工人獻血救下的外國嬰兒,不僅改了名字,改了生日以示紀念,還感謝他長大後的善良,通過媒體尋找當年的恩人;另壹篇文章說,某區過去十年有3000多名孤兒和貧困兒童,因好心人牽線搭橋而接受社會救助。現在他們很多人大學畢業了,卻很少有人感謝幫助過他們的好心人。這兩種不同的報道,正面的和負面的,都涉及到壹個當今社會人們非常關心的話題。請大家圍繞這個話題談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題目自制,體裁不限,不少於800字。
9.名言
◆給我壹個桃子,給我壹個李子。——《詩經·雅》
◆禮尚往來,以去代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也是不禮貌的。-禮記
◆被人滴水之恩,應賞之以泉。-諺語
◆生活是壹面鏡子。當妳笑的時候,它也會笑。妳哭,它也哭。——英國薩克雷
“感恩”不壹定是對大恩大德的感恩。“感恩”可以是壹種生活態度,是壹種善於發現和欣賞美的道德情操。——文
我是春蠶。吃完桑葉還要吐絲。即使我把它放在鍋裏煮,那絲絲也會繼續死去,為了給這個世界增加壹些溫暖。
——巴金
10.詩歌
◆但寸草有多少愛,我得了三縷春光。——孟郊《流浪的兒子們》
◆誰知道中餐是硬的。——《同情農民》
◆但是,如果照顧到了,就毫不猶豫的輕了。——魯·
父親生下我,母親對我俯首帖耳,嬌寵我,哺育我,呵護我,在我腹中進進出出。我父親生了我,我母親哺育了我。愛撫我,保護我,養育我,教育我。照顧我,想我,出去想我。)——《詩經·瀟雅》
11.1620年,壹些飽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前往北美新大陸,尋求宗教自由。經過兩個月的海上輾轉反側,他們終於在寒冷的11月,在馬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登陸。在第壹個冬天,壹半以上的移民死於饑餓和傳染病。幸存下來的人生活艱難。他們在第壹個春天開始播種。為了生存,他們祈求上帝保佑,熱切期待整個夏天的豐收,因為他們知道秋天的豐收決定了他們的生死。後來,莊稼終於獲得了大豐收。每個人都非常感謝上帝的恩典,並決定選擇壹天永遠紀念它。這就是美國感恩節的由來。
要寫好這篇作文,我們應該註意以下幾個問題:
(1)什麽是感恩?
廣義來說,就是對別人的幫助表示感謝。它的情感比感恩更深刻、更厚重、更豐富。
(2)妳感激誰?
這個問題其實是本文的主要寫作對象和範圍。
在寫作範圍上,學生壹定要拓寬選材空間。他們可以思考的範圍是:回顧歷史,審視社會,傾聽自然,展望未來。
學生要在寫作對象中傾註豐富的情感,可以寄托情感的載體是人、事、景、物。
(3)感恩的理由。
這就是這篇作文的寫作原因。感恩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感恩塑造我們的心靈;感恩,
讓世界變得美好;感恩讓我們擁有愛,每天擁有感恩是壹種幸福純粹的境界。但現代社會感恩缺失的表現有很多:對父母的辛苦漠不關心,對老師的付出漠不關心,對動物的傷害漠不關心,對別人的苦惱缺乏同情,對國家的憂患缺乏關註。。。。面對這些現象,我們可以表現出自己與寫作對象之間的事件溝通、情感交流和獨特理解。很多事情和感受都值得我們寫在作文裏。妳可以參考:
1父母的愛和關懷
2.教師的指導和教導
3.朋友之間的關心和提醒。
4陌生人的幫助和風險
4大自然的恩賜和天賦
5失敗後的鞭策、啟示
6祖國和民族強大了,哺育了。
……
(四)如何感恩
感恩並沒有妳想象的那麽遙遠,做起來也很簡單。下面是幾個小素材。通過這些小資料,我們可以總結出值得我們借鑒的感恩做法:
1.國王為什麽把王位傳給第三個兒子?
有壹個國王,他有三個兒子。他非常愛他們,但他不知道是誰。最後,他讓三個兒子回答如何表達對父親的愛。大兒子說:“我要把父親的功德做成帽子,讓全國人民天天把妳戴在頭上。”二兒子說:“我要把父親的功德做成鞋子,讓天下的人都知道妳是支持他們的。”三兒子:“我只想把妳當成壹個普通的父親,永遠把妳放在心裏。”最後,國王把王位傳給了他的第三個兒子。
通過這些材料,我們得出結論:
感恩需要真誠,它應該來自靈魂深處。
第二,為什麽小女孩得到了“雷鳴般的掌聲”?
老師正在做壹個關於如何感恩父母的調查。壹個同學馬上說:“等我長大了,我要給他們壹套大別墅。”其他同學露出驚訝和羨慕的眼神。另壹個同學接著說:“我想邀請我的父母去旅遊。南極的冰川,北極的極光,都是我送給他們的禮物!””其他學生散布了許多贊美之詞。只有壹個女生怯生生地說:“我要給媽媽洗頭,讓她長發飄逸...“空氣在這壹刻凝固了,教室安靜到能聽到心跳聲。”為什麽?"老師迷惑地問。"壹次車禍,我媽雙手殘疾,只有我給她洗頭...對我媽來說,洗頭是壹種幸福!”教室裏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通過這些材料,我們得出結論:
感恩需要愛,愛是幸福的另壹種表現。
感恩需要細心呵護,它應該來自平凡的生活。
3.奧運冠軍顧鈞有哪些感人之處?
江南時報報道,載譽而歸的奧運冠軍顧軍回到老家無錫,得知父親顧所在的無錫第四紡織機械廠面臨貸款問題,於是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的16塊金牌,作為貸款抵押送給父親。如今,這家企業蒸蒸日上。當員工給她20萬元作為獎勵時,顧軍說:“我應該為家鄉的人民做點什麽...沒有家鄉的養育,就沒有今天的我。”
通過這份材料,我們得出結論,感恩是需要提升的,應該來自於寬廣的胸懷。
4.國手拒絕回國的原因是什麽?
釜山亞運會前,中國籃協召回了在美國打球的王,準備和姚明、巴特爾組成壹道固若金湯的防線。但由於擔心經濟損失,這位不可替代的國手最終未能回國。妳可以想象,我們以幾分之差獲得了第二名...
通過這些材料,我們得出結論:
感恩要遠離冷漠,拒絕自私,勇敢對狹隘說“不”。
教學理念:
我們通常會覺得生活中缺少情感,因為我們每天都不關註生活的細節,總是想當然。但是如果我們停下來用心去想壹想,也許壹句問候,壹個微笑,壹句問候都包含著深深的愛,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和回報,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會少壹些抱怨,少壹些仇恨。在寫作指導上,還是以引導大家回憶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為主,會說話就寫,輔以壹點作文指導,註重細節的描寫,表達心中的感激之情。
教學過程:
首先,課前熱身:
《感恩的心》,會唱的同學可以跟著唱,師生深情對唱。
剛才我們壹起唱的那首歌叫什麽名字?“(感恩的心)老師板書:感恩
二、喚起回憶:
1,“感恩是什麽意思?”(感謝,感激)
“沒錯。那我唱這首《感恩的心》的時候可能會想到誰呢?誰來猜?”(父母、老師、朋友、同學、幫助過我的人...)為什麽會這樣猜測?
“哦,妳們都是我的知心朋友。古語有雲,‘當有人滴水時,那是……’“(湧泉相報)
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應該感謝他們,老師教導了我們,我們應該感謝老師,別人幫助了我們,我們應該感恩。那我想問妳,妳有沒有想過感激那些曾經反對過妳,討厭過妳的人?我記得有個奧運遊泳冠軍叫羅雪娟。她說她之所以能拿金牌,是因為她幫助了她,喜歡她,甚至感謝了那些討厭她的人。因為,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思考。正是因為有反對的人,我們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奮進。這樣的人難道不應該感恩嗎?有壹個有趣的故事:有壹次,羅斯福總統的房子被偷了,很多東西都被偷了。朋友們寫信安慰他,羅斯福卻說:“我得感謝上帝,因為小偷偷了我的東西,卻沒有傷害我的生命;小偷只偷了我的壹些東西,不是全部;最幸運的是,他才是小偷,不是我。”誰能想到羅斯福為壹件不幸的事找到了三個感恩的理由?這個故事可以說是將感恩之美展現的淋漓盡致。想想看,在妳的少年生活中,在妳的人生中,妳應該感謝誰?請寫下他們的名字,並在每個名字後用壹個短句或單詞寫下為什麽要感謝他們。"
(由學生回憶寫成)
2.寫完再交流。“誰先念出恩人的名字和感謝的理由?
三、導軌材料選擇:
1,似乎每個人都記得別人對我們的好,要感恩的人很多。現在,請選擇壹個妳最想感恩、最有可寫的人,仔細想想妳為什麽要感恩他。用壹兩件具體的事情解釋壹下。
(讓同學們悄悄想到感恩,只因妳感恩,只因妳(附加材料))
體驗親情:誰把我們帶到了這個美麗的世界?誰關心我們,保護我們,照顧我們?這是我們父母的親情,人類永恒的話題;親情,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親情,是血脈相連的默契,是不可分割的存在。親情是壹切情感的基石。親情是情感世界裏美麗的玫瑰,親情是教育的源泉。從乞丐到總統,從達官貴人到普通人,都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財富,是成長和生活不可替代的。即使是靈性不高的動物也有這種本能。只有愛父母,才能愛我們的學校,愛我們的家鄉,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生活的世界,才能永遠停留在真愛中,才能形成簡單健全的人性。我們成長的過程體現了父母無盡的愛。(同學們,想想妳們名字的含義)古今中外,有多少歌頌父母的歌和詞;有多少親情的故事;有多少名言歌頌父愛和母愛:
故事壹:父親兩年來每天走8公裏給女兒送飯。壹位慈愛的父親為了省錢讓女兒順利讀完高中,堅持每天步行8公裏給女兒送飯。兩年來,他走了4000多公裏,攢了3000多元。謝景新是二十九中初三9班的學生。她2年級的時候,媽媽退休了,爸爸下崗了。這家人靠她母親600元的退休工資生活。進入高中後,謝靜心開始賣報紙,每天賺的錢不到5元,但她開心地說,“這樣可以幫我做幾個素菜,解決壹天兩頓飯的問題。”從高二開始,爸爸謝就不讓女兒“打工”了。為了用最少的錢給她補充更好的營養,他開始每天步行兩次給女兒送飯。爸爸謝每天中午和下午準備飯菜,步行2公裏,半小時到達二十九中。爸爸謝算了壹筆賬:這兩年除了放假,時間大概是500天,每天8公裏,每天4塊錢省公交費,走路4000公裏,省了2000塊錢。他說,“另外,壹頓飯省了1元錢,飯錢省了1,000元。”謝景新的辦公桌上有四個字——“堅持!拼了!”。謝靜心說,這是她自我鼓勵的方式。每天早上起床後,謝靜心都會對著衣櫃的鏡子告訴自己:我會堅持,我會奮鬥,我不會倒下!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和場景可以讓我們感動。只要我們盡力去理解他們,我們就會真切地感受到他們。和我們壹樣,似乎家人平時對我們很關心,在生活上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而我們似乎很少為他們著想,所以我們認為他們給我們的是對的,我們值得他們的愛。這裏的許多學生都出去工作謀生了。對他們來說,生活在異鄉當然不容易。妳有沒有想過他們為什麽還這樣做?同學們,妳們想念父母嗎?妳知道他們在異鄉的辛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