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文學中的鄉國情懷:在我國的詩文裏,對於故鄉、故國的思念是壹個永恒的主題。與鄉土相聯的,是對於國家的思念。君與國家,在古代文人那裏,是壹致的;至近代,此種精神由忠君報國而轉向追求國家的自立自強。鄉國的情懷的泛化,是對於山川之美的描寫與贊頌。
2、我國古代文學中的親情主題:愛情。可分為來自民間和受民間作品影響的壹系和文人作品的壹系。來自民間的壹系:表現出更為充分的人性特點。從《詩》開始到樂府民歌,所表現的男女之愛很少受到禮的約束,表現更為熱烈執著、更帶野性色彩。
文人的描寫愛情之作:表現得較為復雜。含蓄了、深化了、帶有理想的色彩(白樸《墻頭馬上》、加進悲劇色彩(《會真記》、《長恨歌》、董解元《西廂記》、王實甫《西廂記》、《長生殿》、《牡丹亭》、《紅樓夢》)。
3、友情。視朋友如兄弟,這是我國思想傳統裏的壹種認識。交友不因貴賤而阻隔,不以利而以義,守之以信,忠之以言。
擴展資料:
《詩經》我國第壹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作品。《詩經》通稱為《詩》或《詩三百》,到漢代,儒家把它奉為經典才稱《詩經》,***305篇。
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又叫“國風”***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間歌謠,這是《詩經》的精華,如《伐檀》、《碩鼠》。
“雅”分《大雅》、《小雅》,***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貴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數民謠,內容大都是記述周貴族歷史,歌功頌德的。“頌”分《周頌》、魯頌》、《商頌》***40篇,
多為貴族統治者祭祀用的樂歌舞曲。《詩經》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優良傳統的源頭,其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對我國文學,尤其是詩歌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