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跳胡旋舞的舞女,心隨著曲調的旋律,手隨著鼓點舞動。鼓樂聲中舞動雙袖,象雪花空中飄搖,象蓬草迎風飛舞,連飛奔的車輪都覺得比她緩慢,連急速的旋風也遜色了,左旋右轉不知疲倦,千圈萬周還在轉個不停。世上萬物都無可比擬,她的旋轉比飛轉的車輪和疾風還要快。壹曲終了拜謝天子,天子開口褒獎。
胡旋女出自西域的康居國,千辛萬苦從千萬裏外來到中原。從此中原有了胡旋舞,中原舞者爭奇鬥艷甚至超過胡旋女。天寶末年綱紀敗壞大臣和女子都學這種飛快旋轉的胡旋舞。其中宮中的楊貴妃和外鎮安祿山,兩人的胡旋舞跳得最出色。
楊貴妃因善歌舞受寵,在宮中樂部梨園內冊封為貴妃。安祿山則在宮中畫金雞為飾的坐障前被楊貴妃收為義子。安祿山用胡旋舞迷惑了玄宗的眼睛,讓他分不清是非。以至叛軍度過了黃河他還不信安祿山已反叛。
楊玉環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禁軍嘩變,玄宗無奈,只得下令38歲的楊貴妃自縊。“念更深”,玄宗迫於無奈賜死楊貴妃後對她思念更深。從這以後國家發生天翻地覆變化,五十年來胡旋舞卻壹直延續下去,胡旋女,請不要壹味地跳胡旋舞,把我這首歌唱給賢明的君主聽讓他領悟。
原文:
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壹聲雙袖舉。回雪飄飖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人間物類無可比,奔車輪緩旋風遲。曲終再拜謝天子,天子為之微啟齒。
胡旋女,出康居,徒勞東來萬裏余。中原自有胡旋者,鬥妙爭能爾不如。天寶季年時欲變,臣妾人人學圜轉。中有太真外祿山,二人最道能胡旋。梨花園中冊作妃,金雞障下養為兒。
祿山胡旋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貴妃胡旋惑君心,死棄馬嵬念更深。從茲地軸天維轉,五十年來制不禁。胡旋女,莫空舞,數唱此歌悟明主。
《胡旋女》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壹首樂府詩。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胡旋舞是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之壹,它與《秦王破陣樂》、《霓裳羽衣舞》為唐代最流行的三大樂舞。西域康國、石國、米國等,都曾向唐王朝宮裏供奉胡旋女。
唐玄宗李隆基對於胡旋舞十分偏愛,他的寵妃楊玉環和寵臣安祿山,都善跳胡旋舞。寫此詩的目的也是在探討安史之亂為何會發生?唐王朝如何會由開元盛世倒轉“地軸天維”,由盛轉衰的。
詩人認為唐玄宗沈溺於歌舞享樂,寵愛和重用善舞胡旋的楊貴妃和安祿山是重要原因。在詩有個副標題“戒近習也”,明確了詩歌創作目的。
作品賞析
《胡旋女》這首詩用誇張和比喻等手法,細致的描繪了這個胡旋舞舞者的舞蹈之美。交代了胡旋舞的產地和在中原風行的經過,以及善舞胡旋舞者如何受到唐玄宗的贊賞和器重。詩人在描述了此舞的驚人之美的同時,表達出對唐代君主如此沈溺於胡旋舞的持批判態度。
在結構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壹層從開頭到“天子為之微啟齒”,***十句。主要是描繪胡旋舞的主要特點,以及胡旋女在跳胡旋舞時出色的驚人技藝。
第二層從“胡旋女,出康居”到“死棄馬嵬念更深”。主要寫玄宗對善舞胡旋的楊玉環和安祿山的寵愛,由此導致的安史之亂。
這段是全詩的主旨所在,即探討唐帝國由盛轉衰的原因,批判當年曾勵精圖治開創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沈溺於胡旋舞導致安史之亂。
第三層,從“從茲地軸天維轉”到結尾四句詩人認為,胡旋舞的盛行是“天寶季年時欲變”的征兆,因為它只能“迷君眼”、“惑君心”,使得唐王朝遭受了壹次大劫難,“從茲地軸天維轉,五十年來制不禁”。
百度百科--胡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