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77典型寓於主客,風格沈郁頓挫——杜甫詩歌特點淺析

77典型寓於主客,風格沈郁頓挫——杜甫詩歌特點淺析

杜甫是壹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詩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現實主義的高峰,這是人們的***識和公論。

01 典型化的描寫

杜甫的現實主義描寫是對生活進行更深刻、更本質的揭示和概括,使之更具典型性。其主要手法有二:

01.01 ,善於選擇最富典型意義的藝術形象。

如寡婦、老人、兒童、失業徒、遠戍卒等富有悲劇性的人物。杜甫也極善通過寫自己來體現其典型意義,如《月夜》、《春望》。

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還極善於作細節描寫和對比描寫,如《北征》、《彭衙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無不產生極為強烈的藝術效果。

彭衙行

憶昔避賊初,北走經險艱。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

盡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顏。參差谷鳥吟,不見遊子還。

癡女饑咬我,啼畏虎狼聞。懷中掩其口,反側聲愈嗔。

小兒強解事,故索苦李餐。壹旬半雷雨,泥濘相牽攀。

既無禦雨備,徑滑衣又寒。有時經契闊,竟日數裏間。

野果充糇糧,卑枝成屋椽。早行石上水,暮宿天邊煙。

少留周家窪,欲出蘆子關。故人有孫宰,高義薄曾雲。

延客已曛黑,張燈啟重門。暖湯濯我足,翦紙招我魂。

從此出妻孥,相視涕闌幹。眾雛爛熳睡,喚起沾盤餐。

誓將與夫子,永結為弟昆。遂空所坐堂,安居奉我歡。

誰肯艱難際,豁達露心肝。別來歲月周,胡羯仍構患。

何當有翅翎,飛去墮爾前。

01.02 ,善於寓主觀於客觀。

作者往往不直接抒情、議論,而是讓事實和作品中的人物來說話,以增加真實性和感染力。如《石壕吏》、《麗人行》,“無壹譏刺語,描摹處,語語譏刺;無壹慨嘆聲,點逗處,聲聲慨嘆”。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壹何怒,婦啼壹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壹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禦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此外,善用極富個性化的人物對話和人物內心獨白。如《兵車行》、《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在前文中)等,作品中人物的對話和自白,遠比作者直接評說親切、自然。

02 沈郁頓挫的抒情風格

杜詩抒情,風格豐富多樣,但“沈郁頓挫”為其主導風格。沈郁頓挫均指感情表達而言,“沈郁”側重指內容、感情,“頓挫”側重指表現形式,二者緊密相連、不可割裂的。

沈郁頓挫風格形成:

沈郁頓挫風格的形成與老杜的經歷、思想和美學觀念均有密切關系。他的閱歷極其豐富,思想極為復雜,政治上的由自信自負到受壓抑,使其追求的美學思想受到扭曲,由壯美壹變而為沈郁。

沈郁頓挫的表現:

杜甫憂國憂民和表現個人不幸遭遇的作品基本上都具有沈郁頓挫的風格。如其名作《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洗兵馬》,《春望》、《蜀相》、《登高》、《登嶽陽樓》、《秋興八首》等。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余者,在前文中。

03

詩歌風格多樣:

杜詩的風格多種多樣,沈郁頓挫之外,其清麗者如《江村》等,真率者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浪漫者如《洗兵馬》、《鳳凰臺》等。

江村

清江壹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多病所須唯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洗兵馬

中興諸將收山東,捷書日報清晝同。河廣傳聞壹葦過,

胡危命在破竹中。祗殘鄴城不日得,獨任朔方無限功。

京師皆騎汗血馬,回紇餵肉葡萄宮。已喜皇威清海岱,

常思仙仗過崆峒。三年笛裏關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

成王功大心轉小,郭相謀深古來少。司徒清鑒懸明鏡,

尚書氣與秋天杳。二三豪俊為時出,整頓乾坤濟時了。

東走無復憶鱸魚,南飛覺有安巢鳥。青春復隨冠冕入,

紫禁正耐煙花繞。鶴禁通霄鳳輦備,雞鳴問寢龍樓曉。

攀龍附鳳勢莫當,天下盡化為侯王。汝等豈知蒙帝力,

時來不得誇身強。關中既留蕭丞相,幕下復用張子房。

張公壹生江海客,身長九尺須眉蒼。征起適遇風雲會,

扶顛始知籌策良。青袍白馬更何有,後漢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貢,奇祥異瑞爭來送。不知何國致白環,

復道諸山得銀甕。隱士休歌紫芝曲,詞人解撰河清頌。

田家望望惜雨幹,布谷處處催春種。淇上健兒歸莫懶,

城南思婦愁多夢。安得壯士挽天河,凈洗甲兵長不用。

04 眾體皆備

杜甫在詩體方面,既集以往之大成,又極富開拓和創新。他多選用樂府詩和古體詩來反映社會現狀,自制樂府新題,如《兵車行》、《麗人行》等,實開中唐元白新樂府壹派;他多用近體詩來抒發個人情懷,如《春望》、《旅夜書懷》、《登嶽陽樓》等。

七律至杜甫真正興盛、成熟,如《蜀相》、《登高》等,興會淋漓,慷慨激昂,很好地發揚了七律雋永深長的特點。

對七律有新的開拓發展,如《秋興八首》、《詠懷古跡五首》。杜甫的絕句也不乏佳作,如其《絕句》、《江南逢李龜年》等,皆“無意求工而別有風致”。

詠懷古跡五首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雲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壹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臺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壹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裏,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鄰近,壹體君臣祭祀同。

?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壹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福移漢祚難恢復,誌決身殲軍務勞。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05 工巧而豐富的語言

杜甫特別善於錘煉句子,使語言新穎別致,極富表現力。善用對比,常打破五七言詩句慣常的節奏,或使用倒裝,形成拗句。還多用當句對、流水對等。極善於煉字也極重視口語、俗語的使用。

06杜甫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崇高地位

06.01 ,集詩歌之大成,把現實主義推向高峰。

他繼承和發展《詩經》、《漢樂府》等現實主義傳統,寫出了壹代“詩史”;他轉益多師,博采眾長,成為公認的集詩歌之大成的作家。

06.02 ,杜甫在思想方面對後世影響深遠。

中唐新樂府運動,晚唐的李商隱、皮日休、聶夷中、杜荀鶴,北宋的江西詩派,南宋的陸遊、文天祥,金元之交的元好問,明代的李夢陽,清代的顧炎武、屈大均等,均受老杜憂國憂民思想的影響。

06.03,杜甫在詩歌的藝術風格、形式上對後世有無窮影響。

杜甫的七律“無法不備”;杜詩風格多樣,中晚唐詩派無不受老杜的影響。

杜甫和李白是盛唐詩壇的雙子星座,是並世而立的兩位詩歌偉人,啊,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