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杜甫詩選註》

《杜甫詩選註》

淺談杜甫的人格與詩風

杜甫,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出生於公元712年,他所處的時代是唐帝國由勝而衰的壹個急劇轉變的時代。杜甫經歷了安史之亂前的唐盛時期,也經歷了安史之亂的全部過程。他目睹了人民的窮困潦倒, 經歷了與人民***度離亂的生活,所以他的思想,他的為人處世,都與那個時代息息相關,杜甫在 中國古典詩歌 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 詩聖 ”,他的詩被稱為“ 詩史 ”。

壹、杜甫的人格

?面對現實的態度是構成杜甫人格的壹個重要因素。無論現實多麽黑暗,政治多麽腐朽,社會多麽衰敗,杜甫決然不會袖手旁觀,他必定是大膽明示自己的態度,揭露事實。那種不顧個人安危的執著、率直以及勇於面對現實迎接困難的處事風格也常常體現在他的詩中。

堅強樂觀是構成杜甫人格的另壹個要素。杜甫雖有悲觀的時候,但不是悲觀主義者,無論時局多惡劣,遭遇多不幸,杜甫也不會放棄理想,不會喪失信心。這種樂觀豁達,也會滲透在他的詩中,如《北征》:“所遇皆被傷,呻吟更流血”描寫了路上遇見的人,有很多都是帶著創傷的,痛苦呻吟,傷口更是流著鮮血的。“床前兩小女,補綻才過膝”。床前兩個女兒,縫縫補補的舊衣裳剛過兩膝。面對這種民不聊生,家人寒苦的現狀,杜甫依然不灰心,“仰觀天色改,坐覺妖氛豁”,擡頭看看天色的改變,覺得妖氣正在被消除。始終抱有對國家的信念。

杜甫的樂觀精神決不是盲目的,而是清醒的、與面對現實的精神緊密結合的。杜甫總是把希望寄托在政治的改良上,而不是把理想建築在世外桃源裏。

熱愛生活是構成杜甫人格的第三個要素。杜甫壹方面註視著生活的陰暗面,並且毫不粉飾地揭示出來;另壹方面又最善於發現生活中光明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杜甫的興趣也很廣,他對繪畫、書法、音樂、舞蹈都有很高的修養。杜甫對大自然具有特殊的敏感和熱愛,熱愛生活中壹切美好的事物,當然更憎惡那些醜惡的東西:“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芟夷不可闕,疾惡信如仇。”這也就給了他更大的力量,去揭發政治的弊端和抨擊壹切殘害人民的軍閥、官吏、甚至皇帝。

現實、樂觀、熱愛生活,是杜甫的人格寫照,更是他的魅力所在。

二、杜甫的詩風

  杜甫 的 詩 歌在語言上,普遍認為具有“沈郁”的特點,“沈郁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作品的語言,沈郁表現在他的詩深沈蘊蓄,頓挫則是感情的抑揚曲折,語氣、音節的跌宕搖曳。試讀他的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描寫秋天肅穆蕭殺、空曠遼闊的景色,壹句仰視,壹句俯視,有疏宕之氣。在寫景的同時,深沈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傳達出韶光易逝,壯誌難酬的感愴。它的境界非常壯闊,對人們的觸動不限於歲暮的感傷,同時讓人想到生命的消逝與有限,宇宙的無窮與永恒。透過沈郁悲涼的精工對句,顯示著詩人出神入化的筆力。

 杜甫的詩歌在風格上,是兼備多種風格的, 元稹 這樣評價杜甫:“至於子美,蓋所謂上薄風騷,下該沈、宋,言奪蘇、李,氣吞曹、劉,掩顏、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矣。” 秦觀 也有類似的看法:“於是杜子美者,窮高妙之格,極豪逸之氣,包沖淡之趣,兼俊潔之姿,備藻麗之態,而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眾家之長,杜氏亦不能獨至於斯也。”杜甫也有狂放不羈的壹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氣。

杜甫的詩歌在格律上,具有煉字精到,對仗工整的特點,符合中國詩歌的“建築美”,例如“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就是杜詩煉字與對仗高超的體現。另外,在體裁上杜甫有許多創新,例如他在五七律上的創造性也是他文創作的獨到之處。

杜甫詩歌的內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題材廣泛,寄意深遠,尤其描述民間疾苦,抒發他悲天憫人的仁民愛物、憂國憂民情懷,杜詩有詩史之稱,這種說法最早見於晚唐,“杜逢祿山之難,流雍隴蜀,畢陳於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號為詩史”。到宋時成定論,但詩史之義各有各說。人們認為杜詩為紀實的詩,可以補史證史,所以稱為詩史。

用杜甫自己的話來說,“窮年憂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濟時肯殺身”,是他的壹貫精神。他拿這些來要求自己,也用以勉勵朋友。

三、杜甫人格與詩風的關系

所謂人格,指的是個體特有的特質及行為傾向的統壹性,又稱個性。人格的形成,先天的氣質稟賦為不可忽視的基礎,後天的環境為決定的因素。杜甫人格精神的形成,與其家世有著深刻的關系。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儒學影響、詩歌傳統與個人幼年遭遇。

杜甫很為自己的家世所自豪,他從小受著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對孔孟宣道的憂患意識、忠恕之道、仁愛精神、惻隱之心等都有著深刻的理解並能身體力行,而對功名的渴望與對國家民族命運的強烈關註,也與其儒學觀念有著內在的聯系。杜甫在接受儒學教育的同時,又深受家庭詩歌傳統的影響。他的祖父杜審言,其文才在當時享有盛名,杜甫對這位自己並未見過的祖父推崇備至,不無誇大地稱其“修文於中宗之朝,高視於藏書之府,故天下學士到於今而師之”(《進雕賦表》)。他把杜審言的詩學成就看成是家庭傳統:“吾祖詩冠古”(《贈蜀僧閭丘師兄》),又諄諄教道其子:“詩是吾家事”(《宗武生日》)。他又說:“法自儒家有,心從弱歲疲”(《偶題》),認為詩歌創作法則早在先秦的儒家就有了,自己從小作詩寫文章都是以儒家典籍為依據的。人們普遍認為,杜甫的詩藝與杜審言壹脈相承。儒家精神影響著杜甫的人格,更是體現在他的詩作裏,他的現實,他的樂觀豁達,正是形成了他沈郁頓挫兼容並蓄的寫作風格,他的“吾祖詩冠古” “法自儒家有,心從弱歲疲”嚴謹執著的學習風格正是他的詩歌能夠達到煉字對仗、內容深遠境地的緣由。? 四、杜詩對後世的影響

杜甫的 詩 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壹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壹代“詩史”。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 杜甫 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縛,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死後受到樊晃、 韓愈 、 元稹 、 白居易 等人的大力揄揚。杜詩對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的文藝思想及 李商隱 的近體諷喻時事詩也影響甚深。杜甫在他的有生之年以及他去世後的壹些年,沒有受到多少嘉獎和重視,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藝術的不斷發展,讓人們越來越多地體會到了杜甫詩歌的價值,這種價值不僅僅體現在他詩歌的藝術性,更多的是道德層面的影響力。二十世紀,美國現代詩人雷克斯羅斯認為杜甫所關心的是人跟人之間的愛,人跟人之間的寬容和同情。杜甫以其雄厚多姿的藝術文本與豐富的人格踐履,以其現實人格與藝術人格的統壹,在中國歷史文化的長河中聳立起壹座人格的豐碑,在人類精神世界的星空中閃爍著永遠不滅的光輝。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