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益陽腔、昆山腔、梆子腔、徽州腔、漢腔傳入廣東。廣東地方劇團演奏的曲調受這些外來曲調的影響很大。他們唱的曲子被稱為“廣調”,從粵劇的音樂中可以看到益陽調和昆曲的痕跡。清朝道光年間,廣州的戲班分為地方戲班和外江戲班。外江大部分班表演徽劇,地方大部分班表演梆子腔。本地班早期的活動中心在佛山。清乾隆年間,許多外省戲班來到廣東,地方戲班從外江戲班汲取了豐富的養分,藝術日趨成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清朝嘉慶、道光年間,高腔、昆山腔逐漸式微,地方班以梆子為主要唱腔。後徽班的影響日益擴大,並以“棒黃”(即西皮和黃兒)為基本唱腔。同時保留了部分昆山、益陽、粵劇,並吸收了廣東民樂和流行曲調。此時的本地班與外江班“完全不同”,於是粵劇逐漸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