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慈禧太後是最美的人。然而,據清末宦官辛回憶,慈禧太後在四十歲左右開始嚴重脫發。後來慈禧太後太陽穴和後背的頭發都禿了,只能用發片遮蓋。專門為慈禧太後梳頭的人,壹個是老太監“梳頭劉”,壹個是接任的李。兩人都是機緣巧合受到慈禧太後的青睞。每當李發現的頭發掉落時,他都會悄悄把它藏起來,生怕讓太後知道。貼假發很麻煩。妳需要用紅膠把假發輕輕的壹點壹點的粘在頭發中心,不留痕跡。然後將發片貼在太陽穴上,使整體發型對稱美觀。這是非常考驗技術的。所以不是所有的小太監都註定是李的。
/e4d de 71190 ef 76 c 6 f 9 a 5 ECE 39616 fdfaae 516786?X-BCE-process = image/resize,m _ lfit,w _ 450,h _ 600,limit _ 1/quality,q _ 85。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影視作品中頭發又黑又亮的男人,其實是對藝術品的壹種美化!
那麽古代人是怎麽處理脫發的呢?
妙招1:帽子!
古人常說“身體的皮膚受父母影響”,可見頭發在他們心目中的重要性。詩人杜甫寫道“我撫我白發。長得太細了,再也裝不下發夾了”,說明頭發已經落到連簪子都戴不上的地步,而大詩人劉禹錫也曾寫道“身細體瘦,發薄冠偏”,意思是頭發少的人總是在流浪。成年男子頭發戴皇冠,脫發時用帽子蓋住。多麽機智!
/7 af 40 ad 162 d9f 2d 3 EAA 13327 a2 EC 8 a 136227 cc 42?X-BCE-process = image/resize,m _ lfit,w _ 450,h _ 600,limit _ 1/quality,q _ 85妙招二:假發!
什麽?妳還認為假發是現代人的發明嗎?不要!不要!不要!古時候有壹種叫“?”壹些事情。湖南長沙馬王堆壹號漢墓出土了壹頂用黑色絲線制成的假發。對於漢初千年不腐的辛追侯爵夫人的遺體來說,是非常珍貴的裝飾品。但古代女性只是將假發作為美化首飾,並不是為了應對脫發問題。是不是很多朋友和我壹樣,總在想為什麽古代女人的頭發就憑壹個盤子就能這麽大?其實都是靠假發撐場面。哈哈~
/a 1 EC 08 fa 513d 26975 CD 81 f 955 efbb 2 FB 4216d 8 ea?X-BCE-process = image/resize,m _ lfit,w _ 450,h _ 600,limit _ 1/quality,q _ 85妙招三:順其自然,不遮不掩,光著身子就去光頭!
南北朝時期,佛教的興盛讓禿頂變得相當廉價。《南朝四百八十殿,塔多煙雨》中描述的就是這種情況。當時和尚傳佛,還能得到政府支持。這樣,誰管他是不是禿頂,就算剃了,還能有飯吃,有衣穿!
其實在傳統觀念中,人們認為頭發是健康和力量的象征,其實不然。前陣子果殼網的研究顯示,禿子可能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面都更有魅力。所以,如果妳有時間擔心自己的發際線,不妨多讀書,提升自己內在的東西,這樣妳會更有魅力吧?
如果妳也有脫發和植發相關的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直接給我寫信,我會耐心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