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誰了解龍?

誰了解龍?

1.傳說中的龍

龍是中國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善變,促性,利萬物。是多鱗之首,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古書中有許多不同的形象。說到細長,它有四只腳,虎頭蛇尾。說到穿鱗,頭上有須,五爪。《本草綱目》說“龍有九相似”,是壹種異種動物,具有各種動物的長處。它有許多名字。有鱗片的叫龍,有翅膀的叫應龍,有角的叫龍,沒有角的叫龍。小的叫嬌,大的叫龍。傳說它能顯能隱,能詳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無所不能。在神話中,它是海底世界的主宰(龍王),在民間是吉祥的象征,是古代皇權統治的體現。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四大神靈之壹。太上洞《神咒經》中有“龍王品”,按方位列出“五帝龍王”,按海洋列出“四海龍王”,按世間萬物列出54個龍王、62個龍王的名字。唐玄宗時,設壇官祭祀龍王。宋太祖沿襲了唐代的五龍祭祀制度。宋徽宗大關二年(1108),天下五龍皆加冕為王。封青龍神為任光王,紅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傅瑩王,白龍神為伊姬王,黑龍神為淩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運河龍神被封為“應分水龍王之神”,使河長及時犧牲。《西遊記》中的龍王是東海的敖廣、南海的敖欽、西海的敖潤和北海的敖順,合稱四海龍王。

於是,龍王的職責就是播撒雲雨,為人們消暑除煩,龍王治水也就成了民間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東申遠咒經》中的“龍王之品”說“土地幹旱,五谷不收,三三兩兩不知時”元初佛乘五色雲來地,與龍王等天王壹起傳法,拯救眾生,得時滋潤。

關於龍王的生日,各種文獻記載和當地民間傳說都有差異。在過去,供奉龍王的寺廟幾乎和城隍地的寺廟壹樣普遍。每當風雨失衡,久不下雨,或者下了很久的雨,百姓都會去龍王廟燒香,祈求龍王治水,風調雨順。

考古學家認為,早期的龍是頭上有角的蛇,是純粹的爬行動物;有人認為龍最初形成,龍頭很像豬,龍身和蛇身壹樣;還有人指出,龍是由鱷魚改造而成的;著名學者聞壹多先生對龍有獨特的見解。溫先生認為龍是由蛇和許多其他動物形成的。他們以蛇為基礎,融入了馬鬃、牛尾巴、鹿角、狗爪、魚鱗和胡須...

進入現代社會以來,許多專家學者對龍的起源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從許多出土的有關龍的文物分析,龍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其中河南濮陽出土的蚌龍,距今已有六千年歷史。壹方面體現了仰韶文化的脈絡,另壹方面證明了龍的最初形成。

關於龍的起源,經過長期的研究和考證,人們終於達成了比較壹致的認識:龍是各種動物的綜合體,是原始社會形成的圖騰崇拜的象征。

龍是偉大的,因為它受到所有中國人的尊敬。龍什麽都不是,因為它只是壹種精神,而不是壹種物質。

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它是壹種神奇的動物,有蛇身、蜥蜴腿、鷹爪、蛇尾、鹿角、魚鱗、口中有須、額下有珠的形象。據《山海經》記載,夏後啟、蓐收和句芒都“騎過雨龍”。還有其他秘書,《顓頊、乘龍與四海》、《帝嚳、春夏、乘龍》。前人把龍分為四種:有鱗的叫龍,有翅的叫應龍,有角的叫龍,無角的叫龍。有人認為這是古代炎黃統壹中原各部落後,各個氏族的圖騰所形成的形象。傳說中,妳可以隱藏和展示,在春風爬上天空,在秋風中潛入深海。也能帶來雲和雨,後來成為皇權的象征。歷代皇帝都以龍為裝,器物上也用龍裝飾。龍被華夏先民作為始祖神崇拜,普遍尊稱為“龍”。中國人經常稱自己為“龍的傳人”。

龍在中國傳統生肖動物中排名第五。龍、鳳、麒麟、龜並稱為“四大瑞獸”。(也有很多古籍和史書把“四瑞獸”提到為:相護、生養、相護、相護。)青龍和白虎,朱雀和玄武是中國的四大天象。

佛教中的龍是天人八部之壹,即八部八部的龍部。在佛教中,天龍八部是佛教的保護者,尤其是龍部眾生以宣誓捍衛法王金剛為己任,以確保佛法在三界不被禍害。當有人真正修行佛法的時候,也有龍系的人被派下來保護修行的人,為了護法。

雖然“龍”在英語中壹般翻譯為“龍”,但西方文化中“龍”的形象與中國傳統的龍形象相似,但背景和象征意義卻大相徑庭。西方的“龍”壹般是邪惡的,和東方的瑞獸完全不同。

九子生龍,就是九子生龍,都不是成龍,所以不壹樣。所謂“龍生九子”,並不是說龍恰好生了九子。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九代表很多,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九是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形容龍子。龍有九子的說法由來已久,但究竟是哪九種動物壹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各種說法。

2.關於龍的傳說

①龍女拜觀音。

在觀音菩薩身旁,有壹對男女,男的叫善財,女的叫龍女。

龍女原本是東海龍王的小女兒。她生得眉清目秀,聰明伶俐,深得龍王寵愛。有壹天,她聽說天下在放魚燈籠,很熱鬧,就吵著要去看。龍王捋了捋胡須,搖了搖頭說:“這裏荒無人煙,人山人海,但不是妳們龍族公主去的地方!”龍女撒嬌裝哭,龍王始終不肯。龍女撅著嘴:我心裏想,妳不讓我走,我就走!好容易進入夜深人靜,然後悄悄溜出水晶宮,變成了壹個非常漂亮的漁家姑娘,踩著夢龍裏的月光,來到了魚燈喧鬧的地方。

這是壹個小漁鎮,街上有很多魚燈!有黃魚燈、牛角燈、章魚燈、墨魚燈、鯊魚燈、龍蝦燈、海蟹燈、扇貝燈、海螺燈、珊瑚燈...龍女東張西望,越看越開心,有時還把自己推進人群。很快就來到了十字路口,這裏更有趣!魚燈與魚燈疊放,燈山與燈山相連,五彩繽紛,璀璨奪目。龍女像個傻子壹樣站在燈山前,看得見神。誰知這時,從閣樓上倒來半杯冷茶,不偏不倚地潑在龍女頭上。

龍女嚇了壹跳,叫苦連天。變成少女的龍女,半滴水都沾不到。她壹沾水就再也保不住少女的模樣了。龍女急了,怕街上出現龍形,導致元宵節泡湯,拼命擠開人群,跑到海邊。剛跑到沙灘上,突然“忽啦啦”,龍女變成了壹條非常大的魚,躺在沙灘上,動彈不得。正巧,兩個打魚的男孩,壹瘦壹胖,來到了海邊。當他們看到這條閃亮的大魚時,他們突然楞住了。

“這是什麽魚!怎麽能放到沙灘上呢?”胖子膽小,遠遠站著說:“我沒見過。”

這種魚恐怕不吉利。我們走吧!"那個瘦男孩膽子很大,他拒絕離開。他壹邊擺弄著魚,壹邊說:“不管是什麽魚,到街上賣,肯定能賺點外快?”兩個人嘀咕了壹會兒,然後拎著魚上街去賣。那天晚上,觀音菩薩坐在紫竹林裏。她清楚地看到了剛才發生的事情,她被感動了。

傷心之余,他對站在身後的男孩說:“快去漁鎮,買壹條大魚,送到海裏放生。”

善財低頭道:“菩薩?弟子如何用銀子買魚?”觀音菩薩笑道:“就從香爐裏抓壹個。”杉菜點點頭,說好。他匆匆趕到觀音寺,抓了壹把香灰,踩著壹朵蓮花,直奔漁鎮而去。這時,兩個男孩已經把魚擡到街上,壹下子被看魚燈籠的人圍了起來。驚嘆和贊嘆的人漫天要價,村裏嘰嘰喳喳,卻沒人敢貿然買這麽大的魚。壹個白胡子老頭說:“小子,這條魚太大了。妳為什麽不把它切碎,在零售點賣?”胖子覺得老頭說得對,就借了壹把肉斧,舉起來切魚。突然,壹個小孩叫道:“看?大魚流淚了。”當胖子停下斧頭,看到大魚真的流下了兩串晶瑩的眼淚,嚇得扔掉肉斧,往人群外鉆。瘦子怕多出來的錢泡湯,趕緊拿起肉斧要砍,卻被壹個氣喘籲籲的小沙彌攔住了:“別砍了!不要切!這條魚是我買的。”大家看到後都很驚訝:“小沙彌為什麽要買魚?”老人頓了頓,翹起山羊胡子說:“恐怕和尚買魚就要開葷了。”小沙彌見眾人都在冷笑,臉紅了,連忙說:“我買這條魚是為了放生!””說著,他拿出壹撮碎銀子遞給瘦子,讓他們把魚運到海邊。

瘦男孩暗自高興:“賺到外快了!”扛到海邊,說不定小沙彌走了,還能把這條大魚扛回來!”他叫胖子去扛大魚,跟著小沙彌到了海邊。三個人來到海邊,小沙彌叫他們把大魚放進海裏。魚壹碰到大海,立刻濺起水花,遊得遠遠的,然後轉過身,跟小沙彌點點頭,突然消失了。瘦子見魚遊走了,便斷了賺外快的念頭,找出碎銀子來給胖子。沒想到,我攤開手掌,碎銀變成了壹把香灰,被壹陣風吹走了。轉眼找小沙彌,他也不見了。

況且在東海龍宮,自從小公主失蹤後,宮外就發生了踩踏事件。龍王氣得龍須直豎,龜丞相急得頭頸直伸,守門蟹將軍嚇得口吐白沫,玉蝦宮女嚇得跪在地上直打顫...直到天亮,龍女回到水晶宮,大家才松了口氣。龍王怒視著他,吼道:“小惡獸,妳竟敢破壞宮規,私自外出!說!妳去哪兒了?”看到龍王生氣了,龍女知道撒嬌沒用,就實話實說:“爸爸,我女兒去看魚燈籠了。要不是觀音菩薩派個好孩子來救我,我女兒差點沒命了!”然後我又把我的故事講了壹遍。龍王聽到這裏,臉色變得蒼白。他怕觀音把這件事說出來,讓玉帝知道了,就要被控“對女兒管教不嚴”。他越想越生氣。壹怒之下,他將她驅逐出水晶宮。

龍女很難過。茫茫東海,她能在哪裏生活?第二天,她流著淚來到蓮花洋。哭聲傳到紫竹林,觀音菩薩知道是龍女,就命山財去把龍女找來。善財蹦蹦跳跳地走到龍女跟前,笑著問:“龍姐姐,妳還記得我這個小沙彌嗎?”龍女連忙擦幹眼淚,紅著臉說:“妳是好哥哥嗎?妳是我的救命恩人!”說出來就要低頭。善財壹把抓住她:“走吧,觀音菩薩讓我來接妳!”杉菜和龍女攜手走進紫竹林。龍女壹見觀音菩薩坐在蓮臺上,就彎腰下拜。觀音菩薩非常喜歡這位龍女,讓她和山財像兄妹壹樣住在陰超洞附近的壹個山洞裏,這個山洞後來被稱為山財龍女洞。

從此龍女就跟著觀音菩薩了。然而龍王卻食言了,經常叫龍女回去。龍女依戀普陀山的風景,再也不想回到禁止青銅化的水晶宮。